在職場中,努力不等於成功,方向錯了只會越走越遠。本篇探討如何運用戰略思維、黃金圈法則及個人定位,提升職場競爭力,避免無謂的重複勞動,找到自身獨特價值,實現真正的成長與突破。
可以不會方法,但不能沒有方向
既要關注什麼事變的,也要關注什麼是不變的
方法錯了可以覆盤,方向錯了就是災難
永遠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吃力。
老闆一旦跑錯了方向,所有具象的努力都沒有任何意義。
我不確定是不是所有開公司、創業當老闆的人都是這麼想的,但至少我的老闆是這樣的人,他持續提升他對商業的認知,
他對趨勢的追蹤,他對市場的了解,
待在一個電商的業態裡,每分鐘都有一個商業行為產生,也會有新的平台演算法出現,
所以,沒什麼是不會改變的,唯一的不變就是變。
《認知破局》
這本書是張琦寫的,2022年度中國十大品牌女性,是一名新商業架構師,增長模式設計專家,擁有全網商業類目頭部IP,如果你是一名創業家,我滿推薦你可以看這本書,將會提升你對商業世界的認知層級,如果你是一名工作者,看這本書將會提升你本身大腦的認知,有些問題將會自動出現答案。
我是一名職場工作者,從我的角度來講,這本書刷新了我的腦袋知識層級,(如果有分級的話,大概像是原本是20級,現在提升到60級,三倍成長)
但所有的知識帶來的成長,每個人的接受層度還是不同的,因為認知不同,所以理解的也會不同。
接下來我會用書裡講的金句,套用在職場工作者身上,也許你會發現好像在哪裡看過,
但現在再看一次就瞬間通透了。
原句是:沒有以終為始的頂層設計,你所有的努力都只是重複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往哪裡走,那你在哪裡一點也不重要。
黃金圈理論
Step1. Why
Step2. How
Step3. What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去想如何成為這樣的人?
進而推出現在你該做些什麼?
以終為始,你將不會迷茫,
因為你知道你是誰,將走向哪裡去。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也不用太緊張,因為大部分的人也不知道,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有這個議題產生。
當然這個答案,持續在改也沒有問題,因為人的思考和選擇優先程度,本來就會依當下的人生身份和生活就調整,只是讓自己思考這個問題,其實都是在讓自己不要忘記初衷,或是想做的事情。
在職場上,如果你沒有想做到的職位或是工作目標,收入數字或是完成什麼事情,那你大概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追求,因為你根本就不關心不在乎,那你的每天都只是一再重複做著去上班的這件事情而已,人的熱情熱忱也不是一下子就點燃的,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在做的過程中,發覺自己在做某些事情,好像感受不太到時間的流動,或是樂於去增進這方面的知識或是技能,不管是天賦者還是黑馬,都是需要去自我覺察和思考,才能發現自己也許在哪幾個領域或做什麼事情比別人厲害一點點,這一點點就是能夠展現卓越的細節處。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這句話我在愛瑞克的內在原力也有看到,我記得當時的我,在工作上感覺老闆希望我和另外一個PM學習數據、通路開發配合這塊,但我很明顯就不是做這塊的人,比較偏品牌行銷、活動規劃這塊,不太理解為何要學?請我來是要在複製一個人嗎?當時對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有點問號?
後來我看到這句話,也是腦袋被擊中的感覺,我不必勉強自己,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價值,
並且我也花時間去釐清,包括自我覺察和與老闆深度談話,互相確認這件事情,解答自己的疑惑。
商業世界也是如此,一直抄競品的商家,永遠不知道下一步在哪,也對風險趨勢比較沒有意識,當頭部賣家在轉移時,只會抄的商家,等到意識到要清庫存尾貨的,都已經來不及了。
人和商品一樣,都需要做出定位,有定位,才有價值,否則只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