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2025開年最早讀的書,但一直苦無機會抒寫,近日得空,決定一鼓作氣完成。
本文我只列舉5個深得我心的小故事,其餘精華留待大家各自品味了。
本書目錄,共16課
第一課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第二課 佛在平凡人間
第三課 人生在世,只為「執念」而苦
第四課 忍耐一切不如意
第五課 不過於追求圓滿
第六課 學佛是為了修心
第七課 放下得自在
第八課 做人做佛兩不誤
第九課 在福報好的時候慢慢用
第十課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第十一課 只有學問,沒有門派
第十二課 自由自在佛,逍遙人世間
第十三課 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十四課 真正的信仰是心靈的恭敬
第十五課 解脫和悟道
第十六課 參透生死,生命只在呼吸間
小故事1
有一日,小和尚與老和尚一同過河,河邊因為下過雨十分泥濘,有個姑娘急需過河,老和尚主動幫忙,揹著姑娘過河。小和尚不解,悶了數天,終於開口問老和尚:「平日師父教導不能接近女色,為何自己犯了清規?」
老和尚回小和尚:「我揹那個姑娘過河,早就把她放下了!沒想到你卻把那個姑娘緊緊揹著,到現在還沒放下來!」
人生在世,皆為了「執念」而苦。
小故事2
古印度常有水災和乾旱,老百姓時常失去收成,忍飢過日。
有一位婆羅門虔誠向梵天祈求,希望可以免除自然災難,讓人們過上富足安問的日子。
梵天被婆羅門誠心感動,願意相助,詢問要如何配合?
婆羅門央求梵天,提供一年好天氣,自此沒有電閃雷鳴、沒有狂風暴雨,任何可能對莊稼不利的自然災害都沒有發生,因此小麥的長勢特別驚人。
終於到了收割時刻,當大家興高采烈地割下麥子時,卻發現麥穗裡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
婆羅門詢問梵天:「這是怎麼回事?」
梵天回答他: 「那是因為小麥沒有受到任何打擊的緣故。這一年裏,它們過得太舒服了,沒有受到烈日煎熬,也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你幫它們避免一切可能的傷害,這確實能讓他們長得又高又好,但你也看到了,麥穗裏什麼都結不出來…」
人生,每經過一種創傷,就會離成熟更近一點。
小故事3
有一日,趁著秋高氣爽好時節,老師父帶著小和尚走出寺廟,外出賞景。
寺廟外的景致動人,有遠山、溪流、涼風、落葉、飛鳥…. 等。一整個下午,老師父引領小和尚,在溪邊閉目打坐,一句話也沒有說。直到傍晚,二人才起身返回寺廟。
未料,剛進寺門,老師父便把門帶上,把小和尚關在門外。小和尚不解,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崗、樹林、小溪、鳥與水聲也不再清晰。
老師父問:「外面怎麼樣? 」
小和尚:「什麼也沒有了。」
老和尚:「不。外面的清風、綠野、花木、小溪...一切都在。」
我們的目光總是關注不順遂的苦,卻忘了隱藏在日常不起眼的微小快樂。
小故事4
以前有位讀書人去問一位法師:「有沒有地獄?」
法師回答:「沒有。」
讀書人覺得不太對,又去問了一位禪師:「師父,請問世間有沒有地獄?」
「有。」禪師回答。
讀書人就說:「這就奇怪了,我之前問一位法師有沒有地獄,他回答我說沒有,而您卻說有。我究竟該相信誰的說法呢?」
禪師就問他:「你有妻子嗎?」
「有。」
「那位法師有妻子嗎?」
「沒有。」
禪師告訴讀書人:「那位法師說沒有地獄是對的,但是你就不能說沒有地獄了。」
地獄詞是一語雙關,地獄不顯於外,內藏於心。真正開悟的人,對世界不過多解釋。
小故事5
禪宗裏有個故事,說有兩個師出同門的和尚都已經悟道了。
一天,兩個和尚在路上見到一個死人,一個和尚就找來工具,把死人埋了。另一個看到那個死人後卻無動於衷,揚長而去。有個人看見了,就去問他們的師父,說為什麼兩個人都悟道了,做法卻完全不一樣呢?
他們的師父回答說:「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