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家庭會傷人」。但家庭如何傷人?父母辛苦賺錢養家,然後小孩長大後還要指控親子關係傷害了他們?
這幾年的研究,開始走向父母對小孩的差別待遇。你對小孩很好,供應衣食、教育,不打不罵,甚至還準備幫他們買房子。但,人心會比較,再富裕的家庭,如果小孩感覺到有偏愛、有不同的教養與對待方式,就還是常出問題。
差別待遇,就容易導致焦慮、憂鬱、低自尊,以及一些對抗、反抗行為。
有研究說,若強調「家庭責任」,可以減少這些問題行為。但在現代台灣,好像大家也不太會對小孩強調家庭責任。
2023年的一份研究認為,「差異化對待」包括「差異化的情感表達」(如父母對不同子女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愛、溫暖和關心)和「差異化的控制」(如父母對不同子女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管教、懲罰和責備)。
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的差異化對待,都會對家庭凝聚力、以及兄弟姐妹間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這研究認為,父親的差異化對待,對家庭內部的負面影響更為顯著。
美國家庭有兩個小孩的比例比較高,所以這問題算嚴重。有專家建議,父母要生小孩前,可以上些課,來增進自己教養的能力。
覺得不被愛的小孩,可能會有許多身心狀況。但被寵愛的小孩,常要承受父母的期待,也會遭受兄弟姊妹的敵意,長大後需要看憂鬱症的比例也不低。
小孩年紀小時,父母會花費比較多時間在「偏愛」的小孩身上;小孩長大後,偏愛則可能出現在有差異的經濟支持上。如果父母覺得自己沒有偏愛,就有需要跟小孩說明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
另一個研究則認為,「與母親和兄弟姐妹的持續緊張關係」,容易導致憂鬱症狀。而女兒會比兒子更容易受到影響。
然後,到了中年,人們常需要開始照顧父母。照顧責任如何分攤?這可能導致更多的緊張和壓力。然後在照顧時,一些過去覺得沒被公平對待的往事又浮上心頭。
成年後的母女關係,往往比父女、父子關係更親密。女兒也常成為年老母親的主要照顧者。緊張關係、衝突、以及憂鬱也就常因此產生。
緊張的家庭關係常成為壓力來源,所以現在國外有不少年輕人跟父母形同陌路。
在台灣,年輕世代決定不生小孩、或最多只生一個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我不是這方面專家,只是順手蒐集一下資料。如果你正面臨這些問題,可以考慮到諮商所找心理師談一談。教養專家們也可以考慮開給新手父母的教養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