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傷人?「偏愛」是原因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家庭會傷人」。但家庭如何傷人?父母辛苦賺錢養家,然後小孩長大後還要指控親子關係傷害了他們?

raw-image

這幾年的研究,開始走向父母對小孩的差別待遇。你對小孩很好,供應衣食、教育,不打不罵,甚至還準備幫他們買房子。但,人心會比較,再富裕的家庭,如果小孩感覺到有偏愛、有不同的教養與對待方式,就還是常出問題。

差別待遇,就容易導致焦慮、憂鬱、低自尊,以及一些對抗、反抗行為。

有研究說,若強調「家庭責任」,可以減少這些問題行為。但在現代台灣,好像大家也不太會對小孩強調家庭責任。

2023年的一份研究認為,「差異化對待」包括「差異化的情感表達」(如父母對不同子女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愛、溫暖和關心)和「差異化的控制」(如父母對不同子女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管教、懲罰和責備)。

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的差異化對待,都會對家庭凝聚力、以及兄弟姐妹間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這研究認為,父親的差異化對待,對家庭內部的負面影響更為顯著。

美國家庭有兩個小孩的比例比較高,所以這問題算嚴重。有專家建議,父母要生小孩前,可以上些課,來增進自己教養的能力。

覺得不被愛的小孩,可能會有許多身心狀況。但被寵愛的小孩,常要承受父母的期待,也會遭受兄弟姊妹的敵意,長大後需要看憂鬱症的比例也不低。

小孩年紀小時,父母會花費比較多時間在「偏愛」的小孩身上;小孩長大後,偏愛則可能出現在有差異的經濟支持上。如果父母覺得自己沒有偏愛,就有需要跟小孩說明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

另一個研究則認為,「與母親和兄弟姐妹的持續緊張關係」,容易導致憂鬱症狀。而女兒會比兒子更容易受到影響。

然後,到了中年,人們常需要開始照顧父母。照顧責任如何分攤?這可能導致更多的緊張和壓力。然後在照顧時,一些過去覺得沒被公平對待的往事又浮上心頭。

成年後的母女關係,往往比父女、父子關係更親密。女兒也常成為年老母親的主要照顧者。緊張關係、衝突、以及憂鬱也就常因此產生。

緊張的家庭關係常成為壓力來源,所以現在國外有不少年輕人跟父母形同陌路。

在台灣,年輕世代決定不生小孩、或最多只生一個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我不是這方面專家,只是順手蒐集一下資料。如果你正面臨這些問題,可以考慮到諮商所找心理師談一談。教養專家們也可以考慮開給新手父母的教養課吧!



avatar-img
1.5K會員
476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婚姻持續一段時間後,愛情漸漸消退,兩個人像是朋友一樣,但也有些人形同陌路,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不要離婚。
這是歐美國家的趨勢,台灣會不會也開始跟進? 英國年輕人越來越不愛去夜店、越來越不喜歡飲酒聚會,導致夜店大量倒閉。
美國近期統計,單身、沒小孩的房屋買主有逐漸上生趨勢。台灣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字,但新青安帶來的小宅風,可能也有不少單身買主。
當父母的人都應該要知道這件事情:雖然打字、語音輸入越來越方便,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手寫」對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非常重要。從幼兒會拿筆開始,我們就要讓他們持續有練習手寫的機會。直到青少年與大學生階段,不要放棄手寫,仍有助於活化大腦功能。
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13-17歲的青少年,有46%表示他們幾乎一整天都黏在網路上。現在可以隨時上網的手機,好用的各種app與社群網站,讓許多青少年忍不住時時刻刻都要看一下網路。 跟十年前相比,這比例上升了24%。現在美國青少年有95%擁有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數據可能沒那麼高,但手機造成的青少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調查了23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其中,有高達70%的受訪者表示,生活成本高昂、以及供養家庭的財務壓力,是他們不想生育的首要原因。這調查報告在最近發表。 為了讓年輕人願意放開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南洋理工大學使用一個由人工智慧訪談平台,讓受訪者能夠自由表達和分享自己的
許多婚姻持續一段時間後,愛情漸漸消退,兩個人像是朋友一樣,但也有些人形同陌路,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不要離婚。
這是歐美國家的趨勢,台灣會不會也開始跟進? 英國年輕人越來越不愛去夜店、越來越不喜歡飲酒聚會,導致夜店大量倒閉。
美國近期統計,單身、沒小孩的房屋買主有逐漸上生趨勢。台灣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字,但新青安帶來的小宅風,可能也有不少單身買主。
當父母的人都應該要知道這件事情:雖然打字、語音輸入越來越方便,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手寫」對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非常重要。從幼兒會拿筆開始,我們就要讓他們持續有練習手寫的機會。直到青少年與大學生階段,不要放棄手寫,仍有助於活化大腦功能。
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13-17歲的青少年,有46%表示他們幾乎一整天都黏在網路上。現在可以隨時上網的手機,好用的各種app與社群網站,讓許多青少年忍不住時時刻刻都要看一下網路。 跟十年前相比,這比例上升了24%。現在美國青少年有95%擁有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數據可能沒那麼高,但手機造成的青少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調查了23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其中,有高達70%的受訪者表示,生活成本高昂、以及供養家庭的財務壓力,是他們不想生育的首要原因。這調查報告在最近發表。 為了讓年輕人願意放開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南洋理工大學使用一個由人工智慧訪談平台,讓受訪者能夠自由表達和分享自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就是我們常談的「家庭價值系統」,家庭價值系統並沒有對錯,但若和「孩子的發展」、以及「群體的狀態」相衝突時,就很容易引發親子的對抗。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就是我們常談的「家庭價值系統」,家庭價值系統並沒有對錯,但若和「孩子的發展」、以及「群體的狀態」相衝突時,就很容易引發親子的對抗。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