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下的真實:卯月妙子漫畫《憂鬱者之歌-精神病房掙扎求生實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5.3.27 寫於梘尾,轉載請標明出處。)



樂團「極限賀爾蒙」(マキシマム ザ ホルモン)的每一位團員…,你們是讓我一口氣畫完這本書所有草圖的雷管。在畫每一則故事的時候,你們的歌曲《憂鬱者之歌》都讓我感觸頗深,並將這本書寫成一首憂鬱者之歌,謝謝你們允許我以這首歌的歌名為書名。…這首歌是當時還在唸大學的兒子告訴我的,他說「這是屬於媽媽的歌喔」。至此之後,這首歌就成了我心中的主題曲,他不僅讓我得到鼓勵,也讓我哭泣。

(書中後記)


偶然在書店發現了這本漫畫,這個主題就首先吸引了我,畫風又非常少見,沒特別抱著什麼期待買回家,翻開一看真是不得了,當晚就一口氣就看完了。


內容是患有思覺失調的作者的親身故事。


思覺失調在正名之前,是以精神分裂症廣為人知。這是一個令人一生揪心而難解的精神疾病,除了當事人,周遭的家人、親友的生命都會一起進入這個不斷循環的消磨考驗。網路上找得到很多相關的資料,請有心深入了解的朋友盡量去搜尋。


而若非身邊親友有這樣的情況,其實一般能得到的視角多半來自患者的家人、朋友、伴侶等等的敘述,一方面因為患者當事人的認知和表達通常難以完整地呈現,很多時候甚至是理智邏輯上難以去消化的經驗;一方面也是對於精神病患者的不理解和陌生化所致。


所以這本漫畫的作者能夠長久經歷的折磨和所見,以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真的令我非常佩服和感動。回想我自己身邊也有一些患有思覺失調、或是在相關機構工作的朋友,那些當事人與周遭親友長期起起落落的掙扎和辛苦支持,更加了解這本漫畫的不容易。於是想來寫一個小小的心得。


卯月妙子,1971年出生。10歲開始出現幻聽、幻覺與妄想,17歲因懷疑有精神疾病而接受治療,但卻無法說出幻聽內容,故被診斷為心臟神經官能症。19歲開始治療思覺失調症,20歲為了償還丈夫的債務而一邊從事AV女優、脫衣舞孃、酒店小姐等職業,一邊開始在SM雜誌上畫漫畫、插圖及寫作,以漫畫家之姿展開活動。之後,丈夫自殺。曾經七度進出封閉病房,並向警察尋求保護,強制住院兩次。30多歲成為舞台演員,毅然前往歐洲及北美公演。2004年在脫衣舞劇場發生自刎事件,昏迷不醒長達三天。2012年,描寫自己從天橋跳下自殺之後容貌全毀、單眼失明的《人間仮免中》造成轟動。(摘自書中簡介)


首先感受到的,是躁動的畫風。有點潦草變形塗鴉、但絕對稱不上可愛的人物風格,與其說是Q版,不如說是無奈和滄桑,有點像以前略有惡趣味的Flash動畫裡的人物一樣(有點年代了),但更感受得到一種不是有意為之的傾頹感;大多數角色的眼睛都沒有眼球,除了^^的笑臉外,只以白白的眼形輪廓來呈現面部表情和情緒。


剛開始其實非常不習慣,但翻了幾頁就意識到,這本漫畫絕對不適合以尋常看漫畫的角度去欣賞。可以感受到的,那些角色神情的某種缺席和抽離感,似乎可以讓我們某種角度上去想像作者眼中所看到的人們,比起畫不出的眼神,我能想像也許他們就是沒有眼神。


當中的現實和殘酷自然不在話下,殘忍與痛苦在這樣的畫面中帶有一點點的詼諧(但我覺得仍是十分無助),而即使是有趣的小小日常情節、光怪陸離的荒謬事件,也讓人並不覺得真的輕鬆好笑。尤其在現實中目睹是血淋淋的驚悚事件的那些場景,在漫畫中看似在形式上趨緩了那個驚嚇恐怖的程度,實際上卻更呈現出它令人心碎的本質。


raw-image


有一種帶著精神疾病的濾鏡看世界的感覺,與其說令人痛苦或不舒服,不如說是一個忠實呈現出的親身敘事,令人在每一格、每個線條中都感受到那股揮之不去的無助與哀傷,比起同情、難過,我更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的感官和情緒全然地掉進去裡頭。


雖然當中也描述了其他各種各類進出病院的人士、病況,以及各種難以形容的經歷,有許多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但請原諒我,沒辦法也不情願以文字試著轉述在漫畫中的情節經歷,推薦各位去親自去看看這本漫畫。



語言是記憶累積而來的……而部落格則是標準的「主觀」世界……因為「主觀」想寫多少就能寫多少,可是……畫漫畫這件事卻是一個相當極端的「客觀」行為……
寫文章這件事,如果以「我」為開頭的主張就寫得出來……但是畫漫畫的時候,自己也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場才有辦法畫出來……因為在漫畫「客觀」立場另一端的通常是「讀者」……因此我必須透過圖畫以及字詞製作與讀者溝通的共同語言……

(摘自書中獨白)


作者卯月妙子在出院開始嘗試以漫畫重述這些經歷時,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即使是認知能力正常的人們,在面對世界與人群的適應和提問,都感受得到意識認知的脆弱和侷限,何況在現實與幻覺中痛苦擺盪的思覺失調患者。


不論是創作或是重述一段經歷,都調動著人類的記憶,並且考驗著認知本身與語言重組的能力,語言是我們思考的首先工具,以此敘述就已十分困難,而以圖像繪畫來說故事又更仰賴空間、時間感以及相關的節奏、分鏡構圖、氛圍,一般的創作者都常因為必須誠實地揭露、與自我對話而面臨身心的巨大考驗,帶著思覺失調來進行漫畫創作是怎麼樣的狀態,令人難以想像。那些瀕臨爆炸而瓦解認知平衡的經驗隨時伺機穿破傷口而出,艱辛地維持著理智的人格整合狀態就如風中殘燭。而卯月妙子將這一切也都如實地描繪下來了。



raw-image



「這個世界上沒有『瘋子』這種東西,有的只是病。」


書腰上摘選的這段文字,是妙子在東京遇到的第一個精神科醫師對她說的話。在翻開內容前的書腰上看到時,我並沒有特別的感受,但在讀完整本漫畫的後記中再次看到這句話時,感到揪心的情緒中傳來一股力量。


「醫生,我是不是瘋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瘋子』這種東西,有的只是病。既然是病,那就可以治療。所以讓我們把他治好吧!」
醫師的這番話,讓我對自己的病有了病識感。

(書中後記)


raw-image



希臘神話裡,森林之神Silenus面對人類國王米達斯的追問,被逼著回答「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是什麼?」的問題。祂回答:「對人類來說,最美好的事物就是不曾出生。而第二美好的就是早點去死。」


面對造化中無所適從的種種無常和苦難,神話以這個將自然界超越性的精神人格化的象徵,來回答肉身在有限時空與感知中飄渺的人類終極提問,如此直接、殘酷而中肯。而在有口難言、真假難分、所有感知的界線都被幻覺與幻想摧殘,連適應人類社會,甚至自理日常生活都已是痛苦掙扎的認知狀態中,卯月妙子以她筆下的每個線條,呈現出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顛倒樹/流波治泰的沙龍
11會員
32內容數
2025/02/25
前篇已談到《西洋記》這部小說演義的故事梗概,而從現場的觀賞體驗之後,我也檢索起這部小說文本的脈絡,因而有以上出自劉瓊云教授的引言。該文對《西洋記》的創作背景和元素有十分精闢的探討,讓我們更得以想像《西洋記》所描繪出的世界,以及其流行的時空背景。
Thumbnail
2025/02/25
前篇已談到《西洋記》這部小說演義的故事梗概,而從現場的觀賞體驗之後,我也檢索起這部小說文本的脈絡,因而有以上出自劉瓊云教授的引言。該文對《西洋記》的創作背景和元素有十分精闢的探討,讓我們更得以想像《西洋記》所描繪出的世界,以及其流行的時空背景。
Thumbnail
2024/08/03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2024/08/03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2024/02/15
「我麻將超爛的!」 這是今年開始大肆邀約朋友打麻將時常聽到的一句回應,也同樣是我一直以來用來回應別人邀約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4/02/15
「我麻將超爛的!」 這是今年開始大肆邀約朋友打麻將時常聽到的一句回應,也同樣是我一直以來用來回應別人邀約的一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80天 #突然一陣兵荒馬亂 這幾天男友舊疾肺炎復發 醫生說必須住院觀察五天 今天已是住院第三天 第一次體驗擔任照顧者的辛勞 重點是醫院病房不夠 只能待在急診室住🙂‍↕️ 空間超擠超小 還能聽到其他急診患者痛苦叫聲 頭頂的燈光永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80天 #突然一陣兵荒馬亂 這幾天男友舊疾肺炎復發 醫生說必須住院觀察五天 今天已是住院第三天 第一次體驗擔任照顧者的辛勞 重點是醫院病房不夠 只能待在急診室住🙂‍↕️ 空間超擠超小 還能聽到其他急診患者痛苦叫聲 頭頂的燈光永
Thumbnail
生病的時候看《怪醫豪斯》都有種自己已經去看病了的錯覺? 沒辦法,看他發瘋、下危險指令、吐嘲跟治療真的很過癮,甚至喜歡解決病人跟下屬的私人問題(根本是多管閒事但又無法討厭他的可愛歐吉桑
Thumbnail
生病的時候看《怪醫豪斯》都有種自己已經去看病了的錯覺? 沒辦法,看他發瘋、下危險指令、吐嘲跟治療真的很過癮,甚至喜歡解決病人跟下屬的私人問題(根本是多管閒事但又無法討厭他的可愛歐吉桑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139天 #要愛惜身體喔 今天一整天身體都很不舒服 本來有志工日也請假 頭超級脹痛 伴隨著腸胃卡卡的不適感 想打嗝打不出來 卻完全沒有咳嗽跟流鼻水 所以對於自己是不是感冒非常疑惑 - 痛苦指數比之前確診兩次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139天 #要愛惜身體喔 今天一整天身體都很不舒服 本來有志工日也請假 頭超級脹痛 伴隨著腸胃卡卡的不適感 想打嗝打不出來 卻完全沒有咳嗽跟流鼻水 所以對於自己是不是感冒非常疑惑 - 痛苦指數比之前確診兩次
Thumbnail
我終於可以跟醫院裡的身心症病友面對面述說我的生命故事,告訴他們不用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告訴他們不要絕望,在耶穌裡有盼望;告訴他們我們不是社會的邊緣人,而是尊貴的、有價值的、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好….
Thumbnail
我終於可以跟醫院裡的身心症病友面對面述說我的生命故事,告訴他們不用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告訴他們不要絕望,在耶穌裡有盼望;告訴他們我們不是社會的邊緣人,而是尊貴的、有價值的、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