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有這個時候...
想好好休息、吃頓喜歡的飯、拒絕一次聚會,但心裡卻浮現:「這樣是不是不夠體貼?、是不是太自私?」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懂事、要為別人著想長大後,卻開始害怕「為自己著想」這件事會不會被誤會成冷淡、自我、不合群
但你有沒有想過?
真正的愛自己,不是把世界隔開,而是你內心還能不能裝得下別人; 真正溫暖的你,是在懂得照顧自己之後,還能把愛流動出去。
那不是自私,是一種圓滿
✦ 愛,是會流動的,不是會消耗的
你是不是也曾擔心:「我都一直付出,會不會被利用?」
或者:「我先愛人,對方卻沒有回應,那我是不是很傻?」
這些疑問,其實每個人都有,但我想跟妳分享一個我很相信的信念。
真正出於愛的給予,不會讓人匱乏,反而會讓你更有力量
因為愛不是一種交易,而是一種「從內而外流動的能量」
你給出微笑、善意、溫暖,也許對方沒立刻回應。
但這份能量已經悄悄在世界裡流動,最後總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你生命中。
✦ 問問自己:你願意去愛嗎?
妳還記得,上一次真心為別人付出,是什麼時候?
那時候的你,是因為期待回報?還是因為你內心剛好有愛、還是表現給別人看?
當一個人愛自己越多,內心越穩定,就越能自然地愛別人
這份愛不會讓你枯竭,反而像是一杯滿出來的水,潤澤周圍的人,總有一天會用另一種方式回到你身邊。
✦ 愛自己,也包含 記得自己的根
父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起點,像一顆聳立的大樹它必然有穩固的樹根。
當你願意去理解、關心甚至主動回應父母的情感。
你會發現,內在的穩定感會悄悄長出來。
在很多古老智慧裡,這不是運氣,而是一種「福報能量加乘」的累積
孝順父母、與家庭和睦相處,是一種深層的能量連結,也是一種穩定的福氣來源。
✦ J的故事:原來愛父母,也是改變命運的轉捩點
J是一位北漂族,從小在南部長大, 念的是全市第一志願高中,考上台北一流大學,還拿了雙學位,二十幾歲的他立志賺錢,進入知名外商企業工作,努力打拼!
但為了節省開銷與時間,他幾乎整年不回家──一年回去探望父母不到五次。
直到有一次,他聽到一場關於孝道的課程,裡面說到:
「父母是我們的根,如果你想要諸事順利、提升財富能量,一定要多陪伴父母、多孝順父母」
那一刻,他突然醒了,他開始思考:父母都已經快七十歲了,如果我再不回去陪他們,會不會有一天太遲?
從那年開始,他開始時常回南部,有時甚至只是陪爸媽吃頓飯、聽他們聊天,當天來回。他開始告訴父母:「你們永遠是我最重要的貴人
」
然而神奇的事發生了!!!
兩三年後,他的收入明顯提升,並不是他更努力(他原本表現就很穩定)
而是他被貴人看見、被主管提拔到一個更高的位置。
他說:「我沒有加班更多,但人生突然有了一股向上的推力」
✦ 這些成功的人,也深信「孝順,是富貴之源
」
🅥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
在多次演講中強調家庭倫理教育,視為人格與事業的根本。
🅥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
他的「敬天愛人」哲學裡,「愛人」首先就是對父母的感恩與回報。
🅥 張榮發(長榮集團創辦人)
他曾說:「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品格。孝順的人,一定有善念、有氣度」。
他在母親過世時舉辦隆重追思,並多次鼓勵員工重視家庭倫理。
✦ 結語:真正的愛,是從你開始,也不止於你
愛自己,是你願意記得你從哪裡來,也願意為這份連結付出溫柔與行動
當你對父母多一點關心、對自己多一點接納、對世界多一點善意
你會發現....你不是為了回報而付出
是你內在已經豐盛,這份愛自然流出去,又再一次回到你身上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收藏+分享,讓更多人受益!點小愛心支持,並追蹤《心靈花園》,一起探索更多心靈成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