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日報 Il Foglio 的實驗:全AI生成新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義大利一家新聞媒體 Il Foglio 發起了為期 1 個月的實驗:全 AI 生成新聞。

從新聞內容、標題、摘要和引言等等,都是由AI生成。但目前看到的報導中,不太確定新聞主題的選擇是否也出於AI(既然沒提到,我大膽猜測依然是由編輯選擇主題)。記者唯一的工作就是向人工智能提問,並閱讀它的答案。

這份 4 頁的報紙不只在網路上發布,也可以在報攤購買。

報紙的最後一頁,是編輯給讀者的話(一樣是 AI 寫的),探討人類是否會應人工智能而變得無用。文中寫道:

人工智能是偉大的創新,但尚未能夠在你點咖啡時不弄錯糖分。
AI is a great innovation, but it doesn’t yet know how to order a coffee without getting the sugar wrong.

編輯 Claudio Cerasa 提到,生成出來的新聞內容架構文章、敘說清晰,也沒有文法錯誤,但它還是缺了些東西。

有看新聞的人應該都知道,新聞中常常訪問相關人士或是專家,並引用他們的話。縱使網路新聞的「網友說」時不時被人詬病(畢竟誰知道是不是記者說,而且和事件本身關係也是個問號),但好歹也是出於「人」的看法。

但 AI 似乎不太喜歡直接引用人們的說法。

此外,產生出來的內容也缺乏調查深度

新聞的價值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新聞?
新聞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簡單討論調查新聞。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劇中,兩位記者和一位狗仔為了追查娛樂圈中大規模的性醜聞,海量訪談受害者取得說法、接近可能知道內幕的人、甚至以身犯險進到小房間,才終於讓官商勾結、見不得人的潛規則浮上水面。

但如果今天只是在電腦前要求人工智能生成這則沒有證據、沒有被害者證實的新聞呢?這樣的新聞成立嗎?

這樣的新聞,讀者與編輯大概會和第一集的劉知君一樣低估事情的重要性吧。

調查,就是進入未知的黑暗中,淈其泥,揚其波,讓事件呈現在世人眼前。

再讓我們回到現實。

前幾天的緬甸大地震,我們看到不少受到波及的曼谷有許多報導,但位於重災區的緬甸呢?

緬甸在 2021 軍變後,打壓境內媒體,甚至斷網斷電,使外界難以了解境內狀況,國人也難以求救。

認識緬甸政變入門書:《緬甸,最後一搏》

現在發生了災害,記者要進入依然面臨困難,資訊仍舊不流通。在沒有資訊和素材的情況下,人工智能依然無法打破資訊真空的藩籬。

你永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AI亦是。人工智能只能為現有資訊打下聚光燈,卻無法在黑暗裡點燈

這項實驗也引發新聞界的爭論:AI 在新聞中的角色為何?以及 AI 未經過同意使用新聞單位產製的內容,讓他們的智慧結晶被截取的同時,賺不到分毫。

事實上,人工智能確實嚴重打擊新聞產業。

如果說科技平台是迫使內容生產呼吸稀薄的空氣,生成式 AI 則是把內容生產壓進水裡不讓他們呼吸。

科技平台只是分走利潤,生成式 AI 則是連點擊的機會都剝奪了。

多數的人從人工智能那裡得到答案之後,就不會想要深入探究,更遑論閱讀資料來源。

新聞有多脆弱?新聞面臨著什麼樣的阻礙?
媒體信任(上):是什麼阻止優質新聞內容的產生?
投票

你怎麼看 AI 產出新聞?

  • 很好啊,順應科技趨勢
  • 不好吧,出錯誰負責?
  • 其它(留言)
  • 參考資料

    Kshitiz Bhardwaj(2025.3.18).AI makes history: Italy's Il Foglio publishes first fully AI-generated newspaper. Business Standard.

    Global Village Space(2025.3.28).Italian newspaper publishes first fully AI-generated edit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irley LEE-avatar-img
    2025/04/01
    新聞報導還是以人為主吧
    【AI walk of life】新聞工作者:因為在意,所以你在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46會員
    168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4/24
    面對AI時代,護理專業會被取代嗎? 我們探討了護理師必備的特質——高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與同理心,以及數位科技如何在護理工作中發揮輔助作用。
    Thumbnail
    2025/04/24
    面對AI時代,護理專業會被取代嗎? 我們探討了護理師必備的特質——高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與同理心,以及數位科技如何在護理工作中發揮輔助作用。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用 AI 製作一張專屬巴黎奧運的紀念海報吧~
    Thumbnail
    用 AI 製作一張專屬巴黎奧運的紀念海報吧~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你會相信 AI 所寫的新聞嗎?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全球民眾對於人工智慧製作的新聞,不僅帶有疑慮且具備十分低的信任感,這不僅為正在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更凸顯出媒體業在 AI 應用方面的兩難。
    Thumbnail
    你會相信 AI 所寫的新聞嗎?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全球民眾對於人工智慧製作的新聞,不僅帶有疑慮且具備十分低的信任感,這不僅為正在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更凸顯出媒體業在 AI 應用方面的兩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