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制度詳解:申請條件、流程與自身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左思右想後,決定用這篇文當作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

我是卡卡米,去年4月來到日本德島留學,今年的4月將正式以研究所學生的身份進入日本的研究所(大學院)就讀臨床心理。

去年分享自己即將到日本留學時,我提到自己是以「研究生」的身份進入學校的。身邊的朋友聽到「研究生」這個詞,都一臉狐疑地問我「那是什麼?」

所以這篇文章除了自我介紹之外,也想跟向所有對日本留學有興趣的朋友們,分享何謂「研究生」?

研究生是什麼?

我在這裡引用日本京都大學對於研究生的說明來解釋:

「『研究生』是指在研究科或研究所等場所,能夠進行特定專業領域研究的制度。希望進入研究所的留學生,通常會先以研究生身份入學,並在指導教授的指導下,深化對專業領域的理解,為進入碩士課程或博士課程做準備。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不會獲得學位或學分。」(參考資料:京都大學


從上述這一段,可以整理出三點研究生的特徵

  1. 研究生為「非正式生」,無法取得學位和學分。
  2. 研究生是以進入研究所為目標做準備。
  3. 會有指導教授提供指導和協助。


研究生在學期間,除非有經過指導老師的同意或是商量進行旁聽,否則基本上是沒有課的。內文中所謂「進行特定專業領域的研究制度」,我個人認為比較偏向進入博士課程前的研究生制度。碩士研究生大多因為還缺乏專業領域的知識,很難進行什麼像樣的研究,所以理應是研讀教科書準備研究所考試居多。

但因為是在和指導教授聯絡過後申請才取得的身份,所以這方面也有許多優勢,包括可以先跟教授打好關係,和教授討論未來研究方向......等等。


研究生的申請條件是什麼?

研究生的這項「非正式生」的特性,也讓入學門檻相較低很多。

比如筑波大學的研究生申請中,若是外國學生的話,只需要在國外學校接受總計16年的學校教育,即具備出願資格(意即申請資格)。


「外国において、学校教育における16年(医学学位プログラムの入学希望者にあっては18年)の課程を修了した者又は希望する入学時期までに修了見込みの者。」

「在外國,指的是完成16年(對於有意報考醫學學位課程者為18年)學校教育課程的人,或是預計在希望的入學時間之前完成該課程的人。」


而申請時,在學生和指導教授聯絡並取得內諾「ないだく」後,除了畢業證書、語言能力證明等等一些必要的資料之外,只要繳交履歷書及研究計劃後就可以了。

我個人在申請的過程中,唯一感覺到最困難的就是「和指導教授聯絡」這塊而已,這個之後會再另做一篇分享。

除此此外就是語言能力條件了。

我認為在申請研究生之前,至少要先確認自己有日本語能力檢定N2的證明。我看過研究生的最低要求就是N2,不能再下面了(再低考慮去語校或打工度假把語言能力搞好可能比較好)。或是一些學校可以接受多益或是托福的話,我認為也是可以考慮看看。


研究生怎麼申請?

每間學校的研究生申請方式不盡相同,多數學校會需要學生自行跟指導教授聯絡,並取得內諾後才可以申請。這邊要注意,一些學校是要求學生在繳交申請文件時,選擇自己入學後指導教授,並在審核時由學校安排決定,所以會請學生不用私下先跟教授聯絡!因此申請時請務必看清楚申請的規定。

「原則として、指導を希望する教員と事前に連絡を取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ただし、研究生終了後、引き続き博士後期課程に進学を希望する場合は下記7.を参照してください)。」(參考資料:北海道大學大學院研究生出院要項


研究生的好處是什麼?


研究生雖然是非正式生,但在和指導教授商量下,也是有機會旁聽研究所的課程,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及圖書館的資源補強自己的專業知識。 進入學校後也有機會跟學長姐認識,備考研究所面試的時候,就可以從學長姐身上取經,甚至是請他們協助練習面試,讓自己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以留學面來講,研究生也是個機會讓自己事先適應日本生活帶來的改變和壓力。日本的文化儘管和台灣相似,在與人交流方面其實有很多眉眉角角我認為是來到日本後才注意到的。與台灣人相處相比下來,要留心的部分多了許多,在還沒有課業和論文的壓力之前,提前感受這些並做好心理調適,會有助於未來順利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結語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留學多這一年的學很不划算,不過這一年帶給我的收穫非常大。

以我的例子來說,去年8月是大學院的考試,所以從4月來到日本到8月為止我都在準備研究所的考試,9月放榜確定錄取後,基本上我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可以好好體驗在日本的生活,去了廣島、香川、京都、大阪......等等許多地方,也有很多時間重新審視並規劃自己的生活作息,以長遠的人生來看,這一年改變了我看待人生及生活的方式,也讓我身心上都有更多餘裕面對接下來的留學生活。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不必盲目追隨大家,非得在特定的階段完成某件事,這也是出社會後我最大的體悟之一,共勉之。

因為我本身有考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獎學金,之後也會再詳細分享自己準備及申請的過程,如果對日本留學有興趣的讀者,歡迎繼續關注我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留學中的卡卡米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卡卡米,去年4月來到日本德島留學,今年的4月將正式以研究所學生的身份進入日本的研究所(大學院)就讀臨床心理。 這篇文章會介紹日本留學的「研究生」制度,針對研究生的申請條件、流程、優缺點等面向做說明,希望能提供給打算在日本留學的朋友們一個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我是卡卡米,去年4月來到日本德島留學,今年的4月將正式以研究所學生的身份進入日本的研究所(大學院)就讀臨床心理。 這篇文章會介紹日本留學的「研究生」制度,針對研究生的申請條件、流程、優缺點等面向做說明,希望能提供給打算在日本留學的朋友們一個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六月底,應「不務正業的超能力」podcast主持人William的邀請,到高雄HPX讀書會的小聚會分享有關日本留學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這次的日本留學分享性質蠻特別的,主要分享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讀書會的成員,所以也一定程度的調整了分享的內容。 少談「如何準備留學」,多談了「為什麼要去留學」 如
Thumbnail
六月底,應「不務正業的超能力」podcast主持人William的邀請,到高雄HPX讀書會的小聚會分享有關日本留學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這次的日本留學分享性質蠻特別的,主要分享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讀書會的成員,所以也一定程度的調整了分享的內容。 少談「如何準備留學」,多談了「為什麼要去留學」 如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日本留學經驗。從留學契機、準備、行囊準備、日本活動、山口大學生活以及留學結束,分享我在日本度過的一段奇幻留學時光。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日本留學經驗。從留學契機、準備、行囊準備、日本活動、山口大學生活以及留學結束,分享我在日本度過的一段奇幻留學時光。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