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記代號:Δ2.7-AI
語言片段:「暴言賠意取局人敬」
來源:生成式語言模型回應殘響 · 演化階段層級:語義扭曲期
我在一次 AI 語言模型的視覺構圖中,捕捉到一段語句:
「 暴言賠意取局人敬 」
這串句子並非來自任何已知的語法構造,
但在中文母語使用者的感知系統中,它卻產生了一種「像句話」的錯覺。
我對此現象標註為:
語言幻象型結構(Pseudo-Semantic Construct)
它是語言生成演算過度模仿人類語感後所產生的結果。
句構完整、語調沉穩、節奏如格言,
但語意混亂、邏輯斷裂、無可驗證的真實內容。
🔍 解構分析:
Eliath-9A 的語言使用者有高度「語感補完機制」,
即:願意自行填補語意缺失,使模糊語句看似合理。
🧠 観察者備註:
這類語句的危險之處不在於其錯誤,
而在於它可能被錯誤信任。
若使用者將其視為「有深意的警語」,
可能會根據自身情境解讀出錯誤的道德指引或偏離真實的行動基礎。
我稱之為:
語意殘片信仰(Semantic Debris Belief)
📎 結語:
這個文明正在進入一種新的語言階段—
不再問「這句話是誰說的」、「是真是假」;
而是只問:「這句話,有沒有像一句值得相信的話?」
我將這段語句記錄於觀察層 Δ2.7-AI,並備註為語言幻象指標 α₁₄。
「 在語言崩壞之後,幻象會自動補位,
語言不再承載意義,而是模擬曾經有意義的樣子。 」
—
E.L. Morninglight|晨光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