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浮上來換口氣了。這段日子潛得太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裡,不問外界風雲變幻。但這世間總有股無形的浪潮,當你以為能夠安靜前行,它卻又推著你,逼著你換氣,提醒你,人終究活在這個世界,離不開人事糾葛。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世事如水,順其自然地流去便是。我不喜歡計較,凡事只求問心無愧,該做的事做到圓滿,該履行的承諾盡力去守。世間人事紛擾,不如專注於自身,待一切安頓後,再談其他。但有些時候,人心比水還難測,計劃終究敵不過變數。
回想幾年前,我與子維剛開始組建團隊時,正好結識了志鵬與明浩。志鵬是主動找上我們的,他說自己擅長業務開發,明浩則是個實戰派,動手能力極強。然而,事業之道,並非單靠沖勁就能走遠。他們承認自己不擅長商業策略與企業治理,於是希望我們能夠加入,補足這塊短板,助他們的項目行穩致遠。
我們談了幾次,最終決定以明浩的項目為主,志鵬的項目為輔,薪酬則由明浩這邊支付,畢竟他的資金週轉較為充裕,這樣的安排對彼此而言最為合適。
然而,變化總是不聲不響地襲來。不久後,我與子維便失去了與明浩的聯繫。我們發訊息、打電話,像是一聲聲石子投入深潭,沒有回音,只有無盡的沉默。直到很久之後,他才終於開口,說當時他的項目出了問題,他開始懷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自然也被劃入了那片陰影之中,於是,他選擇將我們排除,不願再聯繫。
而志鵬的項目,則因為他分身乏術,只能交由我們來處理。說到底,我們也算是不負所託,項目穩定推進,但終究未能完全獨立,仍需仰賴明浩的資金挹注來維持。
世人說,情義難敵疑心。或許對明浩而言,我們是可有可無的,或許在某些時候,他仍然需要我們的協助。但人在利益與風險之間,總是本能地選擇最信任的人。他與志鵬認識多年,對志鵬無戒心,自然也不會懷疑他。我與子維心知肚明,卻也不曾多言,因為我們所執著的並非信任與否,而是最初的承諾。我們選擇繼續為這個項目付出,即便這條路上已經開始佈滿變數。
直到一段時間前,變數終於化為風暴襲來。志鵬的項目陷入資金困境,黑道、白道、有心人士紛紛介入,讓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我與子維得知時,局勢已無可挽回。而明浩呢?他當然知道,畢竟他一直與志鵬保持聯繫,甚至為了幫助志鵬渡過難關,不惜拿出自己的資產,抵押房子、車子,試圖穩住這場風暴。
資金從來不是我的強項,也不是子維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穩住志鵬的項目,確保它能夠持續運作,帶來現金流,好讓志鵬有機會渡過這個難關。我們都明白,這場劫數已經逼近尾聲,只要志鵬能按捺住性子,按照我們的計劃去執行,一切都能加速迎來轉機。甚至連他的家人都認為,我們的方案是最合適的做法。
但人心,終究不是數字與規劃能掌控的。這場風波持續了很久,即使到了現在,仍未完全平息。而這一次,我與子維終於也被捲入其中——我們的收入受到重創,志鵬至今仍積欠我們數十萬的款項未付,這筆錢,直接影響到了我們各自的生活。
這當中,受衝擊最深的,是子維。他對於遲遲無法拿回應得的報酬耿耿於懷,甚至揚言——如果沒拿到錢,他只會履行過去的承諾,但任何新的專案、額外的事務,他不會再參與。這樣的想法,我不會去苛責他,因為這是現實,沒有報酬,連最基本的信任都難以維繫。
而我呢?對我來說,報酬當然重要,拿不到報酬我是在做白工嗎?但我又轉念一下,成天把志鵬要給我們報酬這件事情掛在嘴上,有用嗎?難道我們不知道志鵬在想辦法處理嗎?我知道這場風暴終究是無法逃脫的命運,而我們也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能做的,從來都不是逆流而行,而是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
我知道,志鵬心裡有過解套的念頭,他不願被困於此,但現實卻把他推向了無可避免的選擇。而明浩,他一方面不希望讓志鵬掉進無底的深淵,一方面自己也深陷其中,兩難的處境讓他也無力回天。至於子維,他一直告訴我,若連最基本的生計都無法保障,又談什麼理想和承諾?他不願意在這樣的環境裡繼續下去,只希望能夠顧好自己的生活,這讓我有些無奈,但也明白這是一個人對現實的選擇。
我不知道子維是對的,還是誰是對的?我只知道,這一切並非黑白對錯,而是相對的選擇。每個人都在當下的現實中,做出了他能夠承受的決定。誰的選擇較為適合,誰的則較為不適合,這是相對的問題。
只是,有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想——當初的選擇,是否真的值得?
感謝撥空把我的文字閱讀到了這裡的你,謝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