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關係的徵兆: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時刻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最近,我開始認真飲食控制,每晚下班後都會順路去一間便利商店買茶葉蛋。一開始,店員與我閒聊,我以為只是一般的寒暄沒有特別在意。

但隨著時間過去,我發現店員開始觀察我的購物習慣,甚至在某天我結帳時,問我在哪裡上班。

這個問題讓我一愣,卻沒有多想。

回家後,我與伴侶聊起這件事,他認為我想多了,覺得店員可能只是無聊隨口問問。然而,接下來的幾天,店員的話題越來越深入,進一步詢問我其他私人資訊。

那一刻,我感到極度不舒服,甚至有點後悔去那間店買東西。

這讓我意識到,其實只要在人際互動中感受到絲毫不適,就應該認真看待,而不是勉強自己適應。想想覺得自己也真傻,不過就是買個東西,換別家店買就好,何必要讓自己有其他的情緒。

有毒關係的開始,忽略內心的不適

事實上,這種感受,不僅存在於陌生人之間,在親密關係中亦是如此。

許多時候,人們對於有毒關係的警覺性並不高,因為它們往往並非從明顯的傷害開始,而是從一點點的「勉強接受」導致。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比如,剛開始對方只是無心地開了個讓你不舒服的玩笑,你告訴自己「別想太多」,但之後這類玩笑變本加厲,甚至影響你的自尊心。

又或者,一開始對方會隨意翻看你的手機,你覺得這只是因為關心,但後來這種行為演變成控制與監視。

有毒關係的發展,就像是那位便利商店店員的行為——從普通的問候,慢慢地跨越界線,最後讓人感到反感。如果我們忽略最初的不適,等到問題變得嚴重時,離開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尊重自己的不適感——設立界線

如果當初我對店員的問題感到不自在,卻選擇無視,那麼未來他可能會問得更深入,甚至變成一種騷擾。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傾聽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界線。

✏️就我看來,當自己感到不適的時候,就應該試著問自己:

  1. 這個互動讓我感到自在嗎?
  2. 對方的言行是否跨越了我的界線?
  3. 如果我選擇遠離,是否會讓自己更安心?

我們應該學習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建議(當然我沒有怪伴侶,他可能真的認為是我想太多 XD),當我們學會在關係中保護自己,才會讓自己更有勇氣。

選擇遠離,而非妥協

無論是便利商店店員的過度關心,還是親密關係中的輕視與操控,當我們感到一絲不適時,就應該重視這個訊號。不要讓自己陷入「他可能沒惡意」「是不是我想太多」的自我懷疑中,而是應該相信自己的感受,選擇遠離不適的環境。

要知道,界線的建立,不是為了拒絕他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

勇敢劃下界線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溫柔的自我守護;學會聆聽內心的不安,尊重內心的聲音,這才是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最健康的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只贏推推的沙龍
125會員
127內容數
💫在速食資訊橫行的時代,長文成了奢侈品,但我依然熱愛文字間的留白,以及標點符號裡的自由。
只贏推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去年五月,我帶著家人去京都旅行。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動揪團帶家人出國,從訂機票、安排交通,到篩選餐廳,每一個環節,彷彿都握著一份真誠的心意,我想為這個家,留下一些溫柔而深刻的回憶。 但心裡,也免不了有些忐忑。 家人之間習慣各異、步調不同,我聽過太多「帶家人出遊結果翻臉」的故事。出發前,我
Thumbnail
2025/04/28
去年五月,我帶著家人去京都旅行。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動揪團帶家人出國,從訂機票、安排交通,到篩選餐廳,每一個環節,彷彿都握著一份真誠的心意,我想為這個家,留下一些溫柔而深刻的回憶。 但心裡,也免不了有些忐忑。 家人之間習慣各異、步調不同,我聽過太多「帶家人出遊結果翻臉」的故事。出發前,我
Thumbnail
2025/04/25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很累,不是身體上那種忙碌疲倦,而是說不上來的「心累」。 工作上,對自己的表現總是不滿意;生活中,也經常懷疑自己;而最讓人洩氣的時刻,往往是在深夜滑著社群,看著別人分享光鮮亮麗的片段。明知道那只是人生的高光時刻,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過得如此平凡?
2025/04/25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很累,不是身體上那種忙碌疲倦,而是說不上來的「心累」。 工作上,對自己的表現總是不滿意;生活中,也經常懷疑自己;而最讓人洩氣的時刻,往往是在深夜滑著社群,看著別人分享光鮮亮麗的片段。明知道那只是人生的高光時刻,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過得如此平凡?
2025/04/21
週末吃飯的時候,我媽一邊撥蝦一邊說:「你知道隔壁那個阿姨嗎?她最近憂鬱症發作,因為小孩離婚了。」根據我媽描述,那位平常神清氣爽的阿姨,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彷彿女兒不是離婚,而是被世界淘汰。 我邊聽,邊啃著雞翅,一邊笑著問:「那如果我不結婚,妳會憂鬱嗎?」 媽媽想也沒想就說:「完全不會,我樂
Thumbnail
2025/04/21
週末吃飯的時候,我媽一邊撥蝦一邊說:「你知道隔壁那個阿姨嗎?她最近憂鬱症發作,因為小孩離婚了。」根據我媽描述,那位平常神清氣爽的阿姨,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彷彿女兒不是離婚,而是被世界淘汰。 我邊聽,邊啃著雞翅,一邊笑著問:「那如果我不結婚,妳會憂鬱嗎?」 媽媽想也沒想就說:「完全不會,我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小吃店點餐時,因對豆類過敏而需要特別挑選配菜的過程,讓我深刻反思如何尊重他人感受、承擔自身需求,以及帶著感恩心情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透過這次經歷,我學習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並分享如何在不同情緒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在小吃店點餐時,因對豆類過敏而需要特別挑選配菜的過程,讓我深刻反思如何尊重他人感受、承擔自身需求,以及帶著感恩心情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透過這次經歷,我學習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並分享如何在不同情緒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明天是閨蜜約吃飯的日子,說準確一點,是閨蜜和她以前在飲料店打工的同事們,然而到現在我還沒有收到確定的時間。   每次都這樣,不問就不說,沒有一次例外,我很想試試如果哪一次自己都不問,是不是就當作沒這回事了。   可惜,不爽歸不爽,我仍舊拿起手機開啟LINE的圖示,點開「秘蜜」的對話框
Thumbnail
  明天是閨蜜約吃飯的日子,說準確一點,是閨蜜和她以前在飲料店打工的同事們,然而到現在我還沒有收到確定的時間。   每次都這樣,不問就不說,沒有一次例外,我很想試試如果哪一次自己都不問,是不是就當作沒這回事了。   可惜,不爽歸不爽,我仍舊拿起手機開啟LINE的圖示,點開「秘蜜」的對話框
Thumbnail
一走進店裡我們三個便受到了店員熱情的款待,原以為我們亞洲人的面孔會被歧視,殊不知一切都只不是我的被害妄想症而已。 在確定目前都還有在供應商業午餐後,我們便在店員的帶領下入座,並在坐下後由我直接告知店員我們需要3份商業午餐。
Thumbnail
一走進店裡我們三個便受到了店員熱情的款待,原以為我們亞洲人的面孔會被歧視,殊不知一切都只不是我的被害妄想症而已。 在確定目前都還有在供應商業午餐後,我們便在店員的帶領下入座,並在坐下後由我直接告知店員我們需要3份商業午餐。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麻麻在yt的旅遊節目看到一間凌晨開的熱炒店,太好奇就半夜出發去嚐鮮,點完菜後會一批一批的出菜,店家手上會拿滿同一道菜,然後大喊菜名,記得要舉手,店員就會送到桌上。(不確定這樣算不算i人友善?) 等待的時間就開始拿出本子畫圖,畫到一半才想到可以錄個過程(剪片真的好困難...拍的時候心裡覺得好恥,
Thumbnail
麻麻在yt的旅遊節目看到一間凌晨開的熱炒店,太好奇就半夜出發去嚐鮮,點完菜後會一批一批的出菜,店家手上會拿滿同一道菜,然後大喊菜名,記得要舉手,店員就會送到桌上。(不確定這樣算不算i人友善?) 等待的時間就開始拿出本子畫圖,畫到一半才想到可以錄個過程(剪片真的好困難...拍的時候心裡覺得好恥,
Thumbnail
一天麥可叫我去餐廳吃飯,飯菜準備好了,但因為牛奶製品而產生歧見,隨後談到電影交換和復康中心的事情。
Thumbnail
一天麥可叫我去餐廳吃飯,飯菜準備好了,但因為牛奶製品而產生歧見,隨後談到電影交換和復康中心的事情。
Thumbnail
有一次去了一間早餐店,當時時間很接近中午,走進店裡還有看到一些客人在用餐,我跟阿姨點了餐,阿姨問我內用還是外帶,我說內用,然後就入座了。 一坐下,旁邊有另一個店員過來跟我表示店裡已經打烊,只能外帶,我當下覺得有點不是很舒服,明明一開始阿姨有詢問我要內用還是外帶? 之所以選擇走進早餐店,是因為想坐
Thumbnail
有一次去了一間早餐店,當時時間很接近中午,走進店裡還有看到一些客人在用餐,我跟阿姨點了餐,阿姨問我內用還是外帶,我說內用,然後就入座了。 一坐下,旁邊有另一個店員過來跟我表示店裡已經打烊,只能外帶,我當下覺得有點不是很舒服,明明一開始阿姨有詢問我要內用還是外帶? 之所以選擇走進早餐店,是因為想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