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向來是個奇怪的生物,不斷地去追求他人的期望與社會價值,從來不傾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就如同張愛玲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追求到後來是一場空,就如同我上一篇文章的各種疑問與呢喃,到底生命的意義與社會價值在哪裡?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就是是否符合社會期待及水平。
但這些“水平”就等同於“我的”水平嗎?在我的認知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水平,假設大眾平均值在50,可是我的個人水平只達到30,所以50對我來說是很高的分數,但為何他人又或是我自己要去勉強的達到“大眾平均值”,不活在這個平均值就不配做個人嗎?
就如同我常常詢問“何謂成功?”,我的家人認為就是要,結婚生子,有個穩定的工作。慶幸的是我的家人不會覺得須要年薪百萬或是當個企業家、名人之類的。
我媽常說自己的婚姻“失敗”,有天我問她「什麼是成功的婚姻?」,她愣了一下,我告訴她「在這段婚姻裡,妳的丈夫酗酒,家暴,如果你認為不離婚就是成功的婚姻,那你真的婚姻失敗,但是!你結束了婚姻,這段婚姻也帶給妳成長,結束這個關係你是快樂的,那我不覺得你的婚姻失敗,婚姻只是一個成長過程,沒有所謂的“成功”或是“失敗”。」,媽媽一個恍然大悟,不再說自己婚姻失敗,但卻也不知道怎麼說她的婚姻。
回到開頭,所以我們在追求什麼?追求那些不讓自己看起來奇怪的樣子?可是卻是自己不快樂或是不喜歡的樣子?
沒有所謂的對錯,追求那樣的狀態,如果是喜歡的,那非常棒。如果是不喜歡的,那就會像“振保”那樣的怨懟,產生內耗,導致心理失衡,開始怨恨這個世界,開始變得貪婪?
可是如果追求的是自我的快樂,那將會有許多輿論,也會有許多的“建議”,世界會開始視你為瘋子?
而我們是否能那樣擺脫世俗的框架?是否能承受他人的眼光?
我姊姊是家人們認為的“成功”,讀書結婚生子,每樣都做得非常好,我當然也視姊姊為榜樣,可是我真的做不到,我就是不愛讀書,怎麼考高分?結婚?我的男友不符合他們的期望,因為他大我38歲。
但有天姊姊告訴我「我一直很羨慕你」,我超驚嚇,因為我成天就是被罵,然後被說不成材,而現在你卻羨慕我,姊姊告訴我「你過著你想要的生活,而我過的是他們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