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26歲正在職場上發光,是如何下定決心放下一切裸辭,出發歐洲開始新生活?
曾經唐綺陽國師分享一段話:
「明明你工作也好、別人也覺得很棒,一切都在節奏上⋯但你卻倦怠了!其實那也是你的靈魂深處在跟你求救,它其實覺得你已經在內耗了,渴望一個新的改變」
我在26歲裸辭的前兩份工作,一份是亞洲知名科技巨頭、另一個是產業全球TOP3外商,雖然廣告設計產業比不上工程師的薪水,但說實在的福利很好,各種名目的放假、公司福利、進修課程、品牌活動以及獎金等等,大家聽到我想離職的第一個反應:「妳公司不是滿好的嗎?妳也不是也待得好好的嗎?」🤔
是啊!也正是因為這樣,更難、下定決心。
做決定的當下看起來是一瞬間,但前後也是好幾個月的掙扎與思考;甚至非常現實的會拷問自己:
「我如果出國回來了,能找到像現在一樣好的工作嗎?」 但我們都知道,也許全世界都可以被自己瞞天過海、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心😶🌫️
倦怠的心情就是清清楚楚地擺在那兒,尤其每個禮拜日晚上😭那股不想上班的心情總會出來戲謔地說:「嗨!妳想繼續過這樣的人生嗎?」
地球上有197國家,從北海道的雪景、到紐西蘭的峽灣,巴黎的浪漫鐵塔、到紐約的曼哈頓⋯這世界好大、好美👀我要這樣週一到週五上下班,週末喘息兩天,接著每週日不甘心地內耗:
在我20-40歲有健康的身體、清晰的腦袋、對世界熱情的人生黃金歲月,要繼續把大把的青春與精力奉獻給公司?然後再幾個10年?🌀
💭
💭
💭
「我覺得我在浪費自己的人生」 這個念頭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
我決定了,就是現在‼️我再不鼓起勇氣出發,將來要出走的成本更大,不論職涯規劃或人生階段,都只會更讓人走不開💪🏻
所以開始思考專案告一段落的離職時機、計畫我Gap Year要怎麼安排⋯⋯最後如大家所見,預計一年的Gap Yea變成了4年+的Golden Years ✨
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謝謝26歲用力掙脫束縛、跨出舒適圈的自己,才有機會體驗到人生有不同面貌🥳
之前有網友問到:當初26歲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妳鼓起勇氣「裸辭」出國?
沒有什麼浩瀚的雄偉目標,就只是:「世界好大好美!不想要每天上班、下班,就這樣一直到老。趁年輕還有選擇,我想把握人生出去看看!」
現在30歲的我一樣要工作,但可以更有彈性安排自己的工作地點、探索自己想去的地方,不敢說現在生活是100分,但至少讓我脫離了之前不停內耗的情緒🫶🏻
如果你也感到生活了然無味、十分倦怠,我不敢說離職出國就是最好的答案,但我想鼓勵你「勇敢做出改變」‼️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不跨出第一步,你無法看到生活可以變得不一樣、你可以是每天閃閃發光地活著✨
𖤐
如果你也正在思考該不該啟程、該不該踏出舒適圈──我想跟你說,永遠不要為了讓別人滿意,而放棄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這世界那麼大,真的值得你親自去看看 ₊ ⊹
我是 Stella,一個在歐洲生活的台灣女孩,持續紀錄一個人旅行、生活、迷路與尋找勇氣的過程。 歡迎你來我的 Instagram ꔛ www.instagram.com/yestellago
讓我們一起在平凡日子裡,寫下不平凡的旅程 ♥ 一起出發,成為更勇敢的自己.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