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8鍵之間,他演奏了整個世界──談電影《海上鋼琴師》的孤獨與完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距離上一次更新方格子的文章應該超過兩年了,但今天想聊的這部電影讓我有感而發,又剛好想到這個網站,就隨手更新了。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經典的電影──《The Legend of 1900》。

前陣子這部電影又重回銀幕,再加上這學期我的某堂課程決定以這部電影為主題,所以特別花了一點時間研究。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題材以及美學,無論從音樂、鏡頭、故事脈絡、敘事方式等角度出發,真的都狠狠地踩在我的審美點上。

接下來的內容,請先看完電影再繼續閱讀,因為這部電影實在是太美好了。

raw-image


浪漫無岸,鋼琴無聲:聽見1900的靜默獨白

《海上鋼琴師》的原作來自義大利小說家亞歷山卓·巴利科(Alessandro Baricco)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Novecento)。仔細看這位作家的經歷就可以發現,他是哲學系出身,因此我們也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發現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第一次看完電影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浪漫的作品,無論是一開始Danny不顧旁人眼光的收養1900、Max和1900的相知相惜、以及1900與鋼琴和這艘船的羈絆,無處不讓人動容。

但當我在分析這部電影的時候,卻多出了很多疑問。

電影中的1900是一個在這世界上沒有身份的人,他被遺棄在船上,Danny將他撫養後沒幾年,也因為工作離世,在那之後便用鋼琴師的身份待在船艙上。終其一生,他都不曾下過船。即便他曾經差一點就下了船,最後卻依然轉身選擇回到了船上。


在電影裡面,Max曾在甲板上問過1900「為什麼不下船?」,此時1900的回答:

I think land people waste a lot of time wondering why. Winter comes and you can't wait for summer. Summer comes and you live in dread of winter. That's why you never tire of traveling. Always 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 where it's always summer. Doesn't sound like a good bet to me.

(我認為,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去問為什麼。冬天來臨時,巴望著夏天,夏天到來時,就已經開始害怕冬天。所以人們永不厭倦旅行,總是在追尋四季如春的遠方,那樣的生活聽起來不適合我。)


在我的角度看來,1900認為陸地上的人們總是在追尋安逸,卻又總是因為這樣子的追尋而不得安寧。但反觀1900所做的選擇,難道不也是逃避未知、選擇安逸嗎?如此一來,他的選擇難道就比較好嗎?

raw-image


用兩段1900的台詞來看看他做出這些決定的動機為何:

Take a piano. The keys begin,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eighty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different. 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

(拿一部鋼琴來說,從琴鍵開始,又結束。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隨便什麼琴都沒差。它們不是無限的。你才是無限的,在琴鍵上製作出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活得習慣。)


If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then on that keyboard there is no music you can play.

(如果琴鍵是無限的,那麼在那架琴上就沒有你能彈奏的音樂。)


對1900來說,這艘船就是他的世界,而鋼琴是他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他用有限的琴鍵創造出無限的音樂,也等於用一個封閉而明確的邊界,去撐起一個足以讓他自由呼吸的內在宇宙。他不願踏上陸地,並非缺乏勇氣,也不是逃避未知,反而是因為他足夠瞭解他自己,知道自己無法在無邊無際的遼闊中找到存在的意義。正如同88個琴鍵的起始與終點,正因為有限,他才能真正地創造、想像、存在。

當Max問他「你彈琴時都在想什麼?」1900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在腦海裡看見了一整個世界。」

對他而言,那個世界已經是他的全部。


文章的最後,我想談談這部片的另一位靈魂人物──Max。

raw-image

Max是電影的開頭,亦是電影的結尾;是劇中人,也是說書人。他的存在像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旋律,安靜地貫穿整部作品。他是一個溫柔而堅定的角色,默默陪伴1900度過許多重要的時光。他們之間的情誼不喧嘩,卻深刻動人。最令人難忘的,是他與1900最後那場對談。Max試圖勸說1900下船,想盡辦法讓他相信陸地上的生活也可以美好,甚至為他描繪一個可以重來的未來。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朋友的尊重與對生命選擇的敬重。當他知道1900的心意已決,將與船共沉於海底,他沒有強行帶他離開,而是帶著滿滿的不捨與痛苦,試圖理解他的選擇,然後靜靜地、一個人走下船,回到現實的世界。

我覺得Max很勇敢,也很堅強,是一個懂得傾聽與陪伴的人,更是一個知道什麼叫做「愛,就是尊重對方的自由」的人。



感謝大家閱讀這篇文章,純屬個人心得與見解,如有不周到的地方,歡迎留言給我!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看完電影的感想,或是其他任何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璃璃的沙龍
52會員
116內容數
一些創作的掉落,外加閒聊自己的生活點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抱著七弦琴訴說遙遠 那些光年以前與之後 你說想要一雙飛鞋 就能跳躍
Thumbnail
你抱著七弦琴訴說遙遠 那些光年以前與之後 你說想要一雙飛鞋 就能跳躍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海上鋼琴師》的敘事語調、分鏡、時空折疊手法、和光影流轉的韻律,無不顯現這部作品的「詩之心」。一向對攝影極是考究的托納多雷,其影像佈局下,既有排山倒海的磅礡壯闊,又有回身餘裕的詩之溫柔。尤其,時時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舊時代的優雅。
Thumbnail
《海上鋼琴師》的敘事語調、分鏡、時空折疊手法、和光影流轉的韻律,無不顯現這部作品的「詩之心」。一向對攝影極是考究的托納多雷,其影像佈局下,既有排山倒海的磅礡壯闊,又有回身餘裕的詩之溫柔。尤其,時時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舊時代的優雅。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ySuwO-Hmw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s of 1900 (Clarinet/Piano: Me) 昨天兒子第一次參加Steam實作營, 一個上午9-12點的課程,有三個老師教學,蠻有趣的,在龍海國小的活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ySuwO-Hmw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s of 1900 (Clarinet/Piano: Me) 昨天兒子第一次參加Steam實作營, 一個上午9-12點的課程,有三個老師教學,蠻有趣的,在龍海國小的活
Thumbnail
來幾張粉色浪漫的少年鋼琴家 , 這次只用Copilot生圖.
Thumbnail
來幾張粉色浪漫的少年鋼琴家 , 這次只用Copilot生圖.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角在兒時被音樂老師霸凌的痛苦回憶,以及在京都與朋友相遇,開啟對爵士樂與Chet Baker的喜愛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逐漸接受並擁抱音樂,與音樂產生關聯的人、地點、以及逝去的回憶成為他心中永恆的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角在兒時被音樂老師霸凌的痛苦回憶,以及在京都與朋友相遇,開啟對爵士樂與Chet Baker的喜愛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逐漸接受並擁抱音樂,與音樂產生關聯的人、地點、以及逝去的回憶成為他心中永恆的存在。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