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咪說職場#7|為什麼男人總是愛說不愛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男人總是喜歡說個不停,卻不願意聽?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有社會地位的男性。

他們看起來博學多聞,彷彿掌握了人生的所有答案,但當你真正和他們交流時,會發現,他們更像是一部「單向輸出」的廣播機器,完全不在意接收對方的反饋。這種現象,不僅在生活中頻繁出現,在職場裡也司空見慣。


▍ 「傻白甜」萬用對話公式

曾經有人教我以下「對談萬用公式」,適用於所有「傻白甜」女孩在酒吧裡與陌生男子carry on對談:

1. 「那是什麼?」

2. 「為什麼呢?」

3. 「好厲害啊!」

這三句話看似簡單,但威力無窮,以下為模版示範:

一位男子搭訕:「我是做加密貨幣投資的,你知道加密貨幣嗎?」

女子微笑:「那是什麼?」

男子的表情頓時亮了起來,開始如同開了水龍頭般滔滔不絕,從區塊鏈、去中心化、談到比特幣的未來發展,連喘口氣的時間都省略了。此時,女子再丟出第二句:「為什麼呢?」

男子仿佛被注入了更多能量,進一步講解經濟體制的弊端、傳統貨幣的缺陷,直到女子已經放空、點頭、微笑,最後丟出:「你好厲害啊!」

對話圓滿結束,男子覺得自己知識豐富,女子情緒價值給滿,為下一次邀約留下伏筆。

這套公式不僅在生活中有用,在職場上也非常管用,特別是面對那些資深顧問、初識的客戶,甚至是上了年紀的老闆。

然而,裝久了傻白甜,難免會有厭倦的一天,特別是遇到那些自以為是的對象時。

raw-image


▍ 陪你吃飯還要我還飯錢?!

單身時期,我曾在Tinder上認識一位男子。看起來外型還不錯,聊天也還算得體,因此我們決定約出來見面。他選了一家信義區百貨裡某中價位的泰式餐廳。起初我覺得不錯,因為泰式料理簡單、風味好,適合約會。但從我們一坐下開始,他就迫不及待地接管了對話。

他開始炫耀自己的「美食專家」身份,聲稱自己多懂吃、多會挑菜,還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多年美食經驗積累的智慧。」然而,當菜端上桌時,我發現無非是一些泰式蝦餅、打拋豬、檸檬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接著,他打開了Airbnb的app,興奮地給我看他擁有的多間日租房。他詳細描述每間房子的裝修風格、出租率有多高,彷彿我應該為他的「財富自由」鼓掌叫好。但最讓人意外的是,整頓飯他只顧炫耀,從未問過我一句:「你是做什麼的?你對什麼感興趣?」

結局如何?當然是我飛也似地逃離。更驚人的是,幾個月後他居然私訊我說:「如果妳不回我訊息,請還我850元飯錢。」他是以為我在Tinder上騙飯吃嗎?我無語之餘,還是乾脆轉了1000元給他,並將他封鎖了事。

這件事後來成了我的笑談,但它也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為什麼有些男人不懂得聽,因為他們壓根不在意別人的存在。


▍ 你的自以為,也是一種「職場霸凌」

類似的情況在職場上更是比比皆是。某一年我剛從A公司轉職到B公司,遇到了一位資深顧問,用「過來人」的姿態告訴我:「案子應該這樣打,客戶應該那樣跟,記得一定要call high才有效。」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對我的不信任,彷彿我是個剛入行的新人。

但事實是,我在A公司剛剛成功將這些他自稱「很熟」的客戶從他們原本的系統換到我們的方案,而這位顧問卻來教我該如何報價、如何應對這些客戶,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系統已經被換掉了。這種經驗,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礙於初來乍到,我不得不選擇忍耐,但心中不禁感慨:為什麼有些男人就是不願意聽?他們是否因為認為我是女性,又相對年輕,所以覺得有資格對我指手畫腳?他不知道這也是一種「職場霸凌」嗎?


▍ 為什麼男人愛講不愛聽?

心理學的「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或許能解釋這種現象。這是一種認知偏差,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會高估自己的實力,並無法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將錯誤的判斷視為真理,並對周圍的意見充耳不聞。

有一些人,在某一領域獲得肯定後,傾向進而認為自己對「所有領域」都精通,而變得自大並處處想「指導」別人。

然而,為什麼這種情形特別發生在上了年紀的男人呢?這背後也可能隱藏著「不自信」。因為他們需要通過「說」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來抵消內心的某些不安感。

「我或許長皺紋了、體力不如從前了,但我還有價值!」


▍ 真正有魅力的老男人是

然而,我始終相信,謙虛才是真正的力量。最近我聽了邰哥(邰智源)上博恩的Podcast,對他的表現印象深刻。邰哥作為資深藝人,大可用「過來人」的姿態教導後輩,告訴他們什麼是「成功的演出」。但相反,他更多地展現了謙虛的一面。他坦承自己對脫口秀舞台的經驗不足,這和他熟悉的傳統電視領域是不同的,並不吝向後輩請教。

結果這場新舊世代的對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發,也讓人看到老男人真正的魅力所在,不在於炫耀他賺了多少錢、得了多少獎項,而是不恥下問與持續學習成長的心。


▍ 學習與聆聽才是王道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真正迷人的人,從來不是那些滔滔不絕、只顧著表現自己的「話癆」,而是懂得傾聽、願意學習的溝通者。下次當你想多講時,不妨試著停下來,問問對方:「妳的想法是什麼?」這不僅讓你更受歡迎,也讓對話變得更加豐富和有趣。希望我們都能是多聽、多學習的人。


📝 你也曾經歷類似的「職場霸凌」嗎?以下歡迎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咪愛工話
7會員
106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結合 職場真心話 × B2B銷售心法 × 裸辭人生實驗 的知識與交流社群。 來自一位 15年外商業務、裸辭後轉型自媒體創作者的第一手觀察與故事。
愛咪愛工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年紀大了,還能創造奇蹟嗎? 聽聽菲爾.米克森的故事:「不是太晚不能做,而是不敢開始。」
Thumbnail
2025/04/29
年紀大了,還能創造奇蹟嗎? 聽聽菲爾.米克森的故事:「不是太晚不能做,而是不敢開始。」
Thumbnail
2025/04/22
在業績與制度的拉鋸中,你是那個拚命開單、踩線突破的狠角色?還是照規矩走流程、乖巧不惹事的模範生?這篇文章從一位資深Sales的視角,帶你看見職場裡不被明說的矛盾、管理上的盲點,以及那些其實可以解套的突破方法。
Thumbnail
2025/04/22
在業績與制度的拉鋸中,你是那個拚命開單、踩線突破的狠角色?還是照規矩走流程、乖巧不惹事的模範生?這篇文章從一位資深Sales的視角,帶你看見職場裡不被明說的矛盾、管理上的盲點,以及那些其實可以解套的突破方法。
Thumbnail
2025/04/18
面對老闆一句「去Call High」,你是不是也常默默翻白眼?這篇從資深業務的視角出發,拆解Call High的真實代價、老闆的迷思,以及背後被忽略的心理成本。
Thumbnail
2025/04/18
面對老闆一句「去Call High」,你是不是也常默默翻白眼?這篇從資深業務的視角出發,拆解Call High的真實代價、老闆的迷思,以及背後被忽略的心理成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不知道為什麼 長越大 越不愛說話 本來就不是愛搭理人的個性 然後去做非常需要溝通的工作????? 仔細想想自己真的很有事 我喜歡文字、寫字、創作故事 也喜歡講故事 可是職場上的談判議價、訴說自己需求 我真的會變啞巴? 到底為什麼?內心抗拒什麼? 我很不喜歡生意人 我知道他們
Thumbnail
我不知道為什麼 長越大 越不愛說話 本來就不是愛搭理人的個性 然後去做非常需要溝通的工作????? 仔細想想自己真的很有事 我喜歡文字、寫字、創作故事 也喜歡講故事 可是職場上的談判議價、訴說自己需求 我真的會變啞巴? 到底為什麼?內心抗拒什麼? 我很不喜歡生意人 我知道他們
Thumbnail
男人的話說得不清不楚,而女人聽得似懂非懂......
Thumbnail
男人的話說得不清不楚,而女人聽得似懂非懂......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有一種表達不是在溝通,而是在表演。 在工作的場域應該很常見,某人對著你講話,但他不是在跟你溝通,而是在跟你附近的同事表達、或著在對著你身後那扇門裡面的主管或長官表演。 你只是他的道具。 所以言不及義、避重就輕,甚至答非所問。 又或者,他在和別人講電話,也是講給旁人聽的,顯得自己很忙碌、很重要
Thumbnail
有一種表達不是在溝通,而是在表演。 在工作的場域應該很常見,某人對著你講話,但他不是在跟你溝通,而是在跟你附近的同事表達、或著在對著你身後那扇門裡面的主管或長官表演。 你只是他的道具。 所以言不及義、避重就輕,甚至答非所問。 又或者,他在和別人講電話,也是講給旁人聽的,顯得自己很忙碌、很重要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