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複製貼上到獨立思考:我,此生的信念檢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突然想到,有時候,我們會聽一些走在我們前面的思考者,所謂前人,像是牛頓一樣或是愛因斯坦,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或是一些日常生活的長輩,他們會告訴我們,他們看到的事情跟得到的結論,以及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或是道德觀念,我們一開始聽,或許我們會認同它,然後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嗯!這句話講得很對。」,然後就收進了自己的腦袋,還是自己的念知裡,或是把它收進自己的信念語錄,成為自己今生的信條。

那我想,這沒有什麼不好或不對。只是我想,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內化的功能。



為什麼要內化呢?

因為我們必須知道,它基於什麼原則或是邏輯去了解它講的這件事情。

它為什麼這樣講這個結論呢?

這個結論它是否跟此人的人生背景跟生活時代有關係?

這個結論是否客觀?

這個結論是針對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的?

當我們了解這個資訊它的一切背景 那我們才能夠知道說,基於什麼樣的原則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以及什麼樣的視角看事情的人,他會用什麼樣的模式,去得到一件事情帶給他的一個禮物,或是得到的報告,就像是他運行過了他的時代,他經歷了這件事情帶給他的,就是形成一個背景的報告,告訴他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是什麼 ?它的意義又是什麼?



而事物是,並不會只有一個單一的意義或是理論。

對每個人來說,他們看的事情的方針、價值觀,以及篩選,還有生活背景,以及世代他們的追求,或是他們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因此我們在遇到一個理論的時候,我們認為不應該只是收進自己的信念冊,然後再傳達給別人,因為這就是所謂的複製貼上 ,但我覺得它或許可以去納入我們的思維,我們去想提出概念的人,他是怎麼做到看見這個結論的?然後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從這個基礎繼續往上開發,讓他的理論觀念變得更加的穩固,可能不像一開始那樣子,初始空談的去講這件事情,如果能夠舉例或是用其他的事情,去應用過來,把一樣的模式放到其他事情上面,這會更有說服性!也可以更能夠讓其他人或是自己去驗證說:「這個概念或學說,它的可行性,是在很多事情上面都發生過的。」



所以,我感覺到,更重要的 應該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個概念跟報告,它提出來的結論、任何的俗諺、任何的一些名言,它留下的意義都是那位的有生之年,他個人的能力上、背景上,有了解到、有悟到、有想到的。但對你來說不一樣,你並不是只能去複製它的人生路徑,得到了這個結論就好,而是你可以怎麼把它的結論,繼續研究下去,然後去讓它成為更多的應用 ,甚至是用它來去看到更多核心與真相 ,這才是一個更好的一種學習者,它不只是複製貼上的結語,它還去懂背後的運作機制,這個「想的過程」也可以帶給你篩選的機制,你會發現一些不是很合理的論點,你也會發現一些 ”原來這樣子想會讓事情有這樣的矛盾! ”,還有不客觀,把某些字眼去除,或是某些字眼就等於了會不客觀,以及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或是字詞賦予的正面與負面,正帶有時代的一種集體意識,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成,所謂的「獨立思維」。



所以我們看電視、看任何事物,我們都在學習,我們去聽人家講話,不管什麼時候,都必須要去慢慢的了解,其中對你來說你會怎麼解釋它?還有這句話你怎麼看 ?常常這樣子問自己,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跟自我覺察力,心靈的力量從此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龍的思想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這是一個獨立思考的自由天地。 人生,是持續迎來空白篇章,持續嘗試撰寫的過程。 You're undefined.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你們構築的概念,是你們所發明的實相,以便去創造一個結構,在其中擺放你們的經驗。如果不是如此,你們 (我們) 所有的經驗都會重疊。 實際上它們是重疊的——也就是說,在同「時」發生——只是你們不知道。你們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覺的殼中,阻斷了整體實相。 一切事物都同時發生。一切。所以,
Thumbnail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你們構築的概念,是你們所發明的實相,以便去創造一個結構,在其中擺放你們的經驗。如果不是如此,你們 (我們) 所有的經驗都會重疊。 實際上它們是重疊的——也就是說,在同「時」發生——只是你們不知道。你們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覺的殼中,阻斷了整體實相。 一切事物都同時發生。一切。所以,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各領域的頂尖人物,當他們陳述自己成功的歷程時,常將一切的成就,都歸給神。他們的真聰明,是將天啟與人智兼容並蓄。
Thumbnail
各領域的頂尖人物,當他們陳述自己成功的歷程時,常將一切的成就,都歸給神。他們的真聰明,是將天啟與人智兼容並蓄。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