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之困難(2)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想,卻是台灣非常多基督徒當初信教的理由,其實「正當無比」。

明明是錯誤的神學觀,但有人因此進到教會卻是千真萬確(是否得救稍後再談),而且我們往往也沒其他更好的方式,因為這就是聖靈運行的結果,祂會帶領迷路的羔羊來跟隨好牧人,但跟隨好牧人跟平安走到家是兩件事情。

這一點正是教會該做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是帶著各自背景知識與經驗來到教會的,所以對於所見所聞都是用自己的經驗去詮釋,先別說對錯,連合一都辦不到。

但也因此讓上帝的奧秘更彰顯,因為上帝的無限的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得到更多了解,單打獨鬥絕對是不成的,個人的差異構成神學的複雜度,也幫助我們辨認出絕對的錯誤,同時又能整合出一個大家更容易理解,而且合乎當代處境的解釋。

比方說你要讓人理解「信耶穌比較靈」這句話錯在哪裡?其實很麻煩,你要先讓他知道什麼叫一神論,而光這一點搞不好連傳道人都說不清楚,因為的確有牧者說「要信就信最強的那一位」,而這又是多神論的陳述句,雖說舊約裡有類似的句子,這正是麻煩之處,舊約文獻的確反應了那個年代的多神文化背景,除非你理解新舊約的歷史與神學發展,還要對聖經做文本分析……對,你會發現超級麻煩,隨便一個神學概念可能都要開碩士學分班才能處理,而台灣人又是出了名不愛唸書。

也因此,老實說大半基督徒可能都是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上教會的。當然,如果你「做個好人」大概也沒什麼太大問題,畢竟核心教導是愛神與愛人,雖說神學就是要讓我們知道「愛」是什麼(要先「信對」才稱義),但老實說除非偏差得太離譜,不然大致上馬馬虎虎也可以過日子……

所以很多人或許對於特定經節很熟悉(死背),日常生活也沒麼好指責的,只要讓他安安靜靜的,倒也沒什麼問題。

除非有人去挑戰(最常見的就是自己的子女),或者他出了某些意外。

這時候偏差或錯誤的神學觀問題就很大了,因為常會主導一個人的想法,用「自己相信的」神學來解釋自己的處境(或者受到旁人錯誤神學的影響,比方說只要有信心就不用打預防針這種「試探上帝」的神學),而如果用錯誤的出發點,保證解釋也會出現矛盾,最後如果在信仰上跌倒,教會有做好準備嗎?

教會有把兩千年來的神學好好傳遞給信徒嗎?有做好聖徒的相通嗎?

最常見的莫過於病沒得醫治就叫做信心不夠,結果美國就有靈恩派交換論大師自己妻子死於癌症,那麼憑信心就能得醫治是什麼意思?耶穌也有說生病要找醫生喔!

好玩的是,如果說書不用念考試就能一百分這種禱告大家都能了解是錯誤的態度,為何有病不要看醫生你們又特別愛講?

要知道,那種去某間廟拜比較靈驗、念佛之後病就好了之類有的沒的例子可多著,耕心週刊裡的見證一大半可以在其他宗教的類似刊物裡看到差不多的見證(甚至一模一樣的故事,只是拜的對象換掉而已,顯然有人抄襲,至於抄襲文章一大堆的靜思語就更不用說了,真的一堆是抄來的)。是的,好的見證依然值得感激,但顯然「不夠好」,因為那只是「現象解釋」,不是「神學道理」,而我們上教會要「聽道理」,所以受洗前要「問道理」(然後有人覺得憑感動就好,真的笑死,邪靈也是靈,謝謝)。

耶穌在會堂講解經文,大家聽了覺得「稀奇」,而且覺得耶穌說話「有權柄」。這代表了兩件事情,耶穌用了過去沒有的詮釋去詮釋經文,所以感到稀奇,再來,因為祂的詮釋「說服力夠強」(這代表無可挑戰的堅固邏輯),所以有權柄。

但大家要知道,瞎掰一樣可以稀奇,濫情或聳動也能有說服力,這一點希特勒就是最好的例子,被韓國瑜騙的人殷鑑不遠,而被藍白偶像牽著走得小草數量可不少,年輕人還特別多,而世界上這類迷惑人的假先知也不在少數啊!

因為一般人邏輯訓練不夠,所以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啊!比方說看抖音。

權柄代表不怕被挑戰,你敢說就要敢接受檢驗啊!

到頭來,每個人還是要自己判斷才行,而這個判斷,需要的就是更多種資訊的交叉挑戰(或者說,最好你自己先挑戰過,我尤其鼓勵大家先質疑自己的信仰、質疑牧者,當然也歡迎質疑我,因為我自己也都會一直挑戰自己的論點,如果大家願意幫忙就太好了),其實耶穌在新約裡也為我們示範怎樣叫踢館,其實他搞到人家非把祂殺了不可,有夠白目的……

但祂用自己的復活大獲全勝,我們可沒這本事就是了。

當然,這不是為了找碴而找碴(不然會變小草),而是只有當我們親自處理過這類議題,我們才能理解「哪種情況下人可能做出那種判斷」,正如上一篇我開頭提到的那位仁兄,他的留言一直被我辨識出背後思想是佛教概念,那當然是因為我自己也很清楚佛教概念啊!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處境的問題,只有在有能力抽離處境的時候,我們才有餘裕處理更深層的真理問題(不過我是本來就對各種價值體系的歷史脈絡有興趣)。

這也是為何有些教會有處境查經這種查經方式,爲的就是先處理每個人遇到的現實問題,但我們也很清楚處境查經反應的不見得是真理,只是優先彰顯上帝的愛與憐憫,因為愛優先於律法。

但別忘記律法依然必須被完整,不是捨棄。

不過有時候看見牧者的教導不是「講道理」,而是在附和偏差神學的時候,很搖頭阿!至少主日崇拜這種場合該做的就是最嚴謹的神學教育,當然,可能沒有沒多少會眾有能力分辨講道與關懷兩者在宗教事務上的差異,但這其實都是應該教導並訓練會眾的(至少長執應該有這種訓練)。

有時候看見一些在教會大半輩子的人,還是會說出交換論的神學觀,用多神論角度看待上帝,把上帝的恩典用因果論與功得論解釋(這兩種其實都是交換論),多少會感到憂心,這樣的人如果遇到波浪,教會又沒適時伸出援手(尤其現在很多教會開始在救助體系上面收手,號稱要專心宣教,真的很好笑),這種人隨時可能就離開,這樣要算是誰的錯呢?

我自己算是很例外的狀況,因為我是經過大量研究之後才受到感動的,是徹底從宗教比較與神學研究切入的人,所以我一開始就對「差異」非常警醒,不是關注相同之處,因為理解差異之後,才不會在遇到困難時去找「相近」的地方避難,結果跑去其他宗教。

所以教會在神學教育上真的要注意這一點,不要和稀泥在神學上模糊不清,反倒在細節或儀式上強調差異(例如爭執點水禮或浸禮,這種「爭執」根本是走儀式主義,已經變偶像崇拜了),這根本反了。如果只說好人上天堂,那什麼教都是好人上天堂,去恐嚇人家信錯教下地獄也沒意義,因為多神論概念本來就是不信的人不歸他管(相信大家都聽過算命仙說信耶穌的人不歸他管算不出來),而且不管什麼宗教壞人都是下地獄(至少大多數宗教是如此)。要好好讓會眾知道一神論是什麼?為何一神論才是唯一可行的,而上帝絕對者的身份是怎樣的概念(不是「最」大,上帝無從比較,是絕對者)、什麼叫罪與世界問題的來源(別跟我說是因為撒但或祖先犯罪,這同樣是無聊的現象學解釋,主日學入門課程說說就算了)、什麼叫耶穌的赦罪(尤其要去除交換論思想)、什麼叫永生……沒錯,教會會講這些,但大多停在「故事敘事」層面。我承認進入抽象思考的層面很多人會跟不上(尤其涉及數學跟物理的確很強人所難),但這正是牧師辛苦的地方,你要如何傳遞這些訊息,用會眾聽得懂的方式(正如我會嘗試用奇科幻故事或電玩設定來解釋給年輕人聽),這是難度很高的任務,所以我在這部份其實不會太吹毛求疵,只求至少不要完全講錯……畢竟,真正的救贖是上帝自己的工作,我們只是盡自己努力而已。

至少不要害人跌倒啊!

raw-image


186會員
79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