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是無意中聽到的,習慣性的聽歌前看完歌詞,在被旋律吸引之前,我被歌詞嚇到了。是誰,誰看到了我的內心獨白,誰把他攤開來寫成一首歌?
他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寫出一種深入骨髓的痛苦,但我認為它的核心其實不限於愛情。當我們抽離「情感對象」的具體身份,會發現這是一首描繪「心靈疾病」與「孤獨痛苦」的詩,甚至可以是一種精神創傷的內在告白。他描述那些跟我一樣「陷入痛苦、求救無門、渴望被拯救」的人,如何日復一日,靠著藥吊著自己。 --- 痛苦的具象化與生理隱喻 「我跌進四尺的病床/半年我染上了各種不安」 這是一個痛苦開端的宣告。病床、四尺、半年。這些具體量詞把「情緒的崩塌」轉化成身體的病症。病床不再是休養的地方,而是囚禁心靈的牢籠。這是一個人慢慢陷入失控、焦慮、無助的開始。 --- 無力與反應遲緩的世界 「醫生請施捨兩片春光/夠我併發片刻的振作」 明明是向醫生求助,卻用「施捨」這個詞,表達出那種對外界沒辦法伸出援手的失望。求助已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是一種低聲下氣的乞求。哪怕只是能讓我「併發片刻的振作」,都已是奢望。 這裡的「春光」象徵了暖意與生機,我不是要完全康復,我也知道這很難,只是想從冰冷絕望的深海中,浮出水面呼吸一口氣,陷進情緒時就像溺水的感覺,喘不過氣,一切都變得模糊。 --- 藥石無效,苦難日復一日 「多一粒 少一粒 醫不好痛楚/多一天 少一天 改不到結果」 這是我無能為力的哀號。即使吃了再多藥、過了再多時間,也無法根治這場痛。這句話可以套用在任何人生的深層苦痛──失落、創傷、抑鬱、長期的孤獨等等,當你試盡各種方法,結果卻始終一樣,那麼質疑這世界是否真的無藥可醫,也只是無奈的結果。 --- 對自身的控訴與渴望有人看見 「無人來及時平復我/無良方可救我」 這是整首歌令人刺痛的兩句之一。不是說沒有痛,而是沒有人在你最痛的時候出現。醫療延遲、情緒延遲、安慰延遲、關心延遲──所有都太晚了。這讓人不是只是感到痛,而是產生存在價值的懷疑:「是真的沒良方/人可以救我,還是我不重要,沒人願意來救我。」 --- 心理病徵與渴望自救 「惶恐卻照樣復發/回憶已變成監倉」 「復發」是一個對我而言是一個極重的字眼,它道出了一種長期的心理創傷週期,我總在醫療紀錄上看到這兩個字。不是跌倒一次,而是永遠跌在同一個深坑。記憶本該承載美好,現在卻成為監獄。記憶本身變成一種病,而不是治癒的良藥。 --- 仍等待有人聽見 「止痛藥不夠我斷腸/忘掉你片刻都不錯/任何人若能痊癒我/麻煩即刻救我」 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同病相憐的人,內心深處最赤裸的祈求。不是什麼偉大的夢想,只是:「能不能現在就拯救我?」哪怕是陌生人也可以,只要能緩解這種日復一日的苦痛。 ---
對我而言,一再重複這首歌的原因,是因為我聽出這首歌的核心,不僅是愛情的失去,而是人對抗痛苦時的孤單、絕望與求救無門。它像是一封寫給整個世界的求助信,一次把情緒赤裸攤開的脆弱告白。它讓那些無法被解釋的悲傷,有了語言;那些找不到出口的心,有了一個共鳴之處。

我寫那些沒說出口的感受,也寫那些被忽略的日常角落。 我的文字不大聲,只是靜靜地存在著。 如果你也習慣在人群裡沉默,那我們也許在字裡行間早已見過面。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贊助支持我繼續創作。
[點我贊助]
綠界支付:
https://p.ecpay.com.tw/4196839
https://service.jkopay.com/r/transferj=Transfer:90243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