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和 AMD 到底在紅什麼? | 搞懂顯示卡GPU、ASIC,揭開科技業的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顯示卡不是只用來打電動的

「顯示卡」,其實正在改變全世界。

從打電動、剪影片,到挖比特幣、讓 AI 像人一樣講話,甚至讓車子會自己開——背後都和顯示卡有關。

你可能聽過 NVIDIA 和 AMD 這兩家公司。這幾年它們股價飛天,新聞也常提到,甚至連台積電都跟它們密切合作。


但…它們到底在紅什麼?


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整理:什麼是 GPU?什麼是 ASIC?還有,這些晶片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GPU 是什麼?它就像一把萬用瑞士刀

GPU(圖形處理器)一開始是為了讓遊戲畫面更順,後來大家發現它的數學運算能力超強,尤其適合處理大量重複的計算。

於是,大家開始用它來做更多事情:

  • 訓練 AI 模型
  • 剪影片、跑動畫、3D 設計
  • 挖比特幣
  • 開自駕車

這就好比一把萬用瑞士刀,什麼任務都能處理一點,靈活、快速又省事。


NVIDIA 和 AMD 就是這類瑞士刀的兩大工廠。



ASIC 是什麼?它是專門為一件事設計的神器

相比之下,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是一種只做一件事、但做得非常快、非常省電的晶片。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把專門打某個王的神器,比如:

  • Google 自己造的 TPU 晶片,只為 AI 訓練服務
  • Tesla 的自駕晶片,只為讓車子看懂路況
  • 挖比特幣的礦機 ASIC,只做一件事:挖礦、挖礦、挖礦

它不像 GPU 那麼靈活,但在固定任務上,它就是效率王者。


NVIDIA 和 AMD 在紅什麼?

NVIDIA:從遊戲之王變成 AI 巨頭

  • 擁有 CUDA 軟體生態系,讓 AI 開發者大量使用
  • 高階 GPU(如 H100)被用來訓練 AI 模型,例如 ChatGPT、Midjourney 等等
  • 也推出伺服器平台和 AI 雲端工具,從硬體做到軟體一條龍

AMD:穩紮穩打的效能玩家

  • 做 GPU,也做 CPU(像是 Ryzen 系列)
  • 在遊戲、一般使用者、以及企業伺服器市場很受歡迎
  • 近年積極投入 AI 領域,以性價比吸引開發者

兩家雖然都做顯示卡,但路線不同,一個強攻全能與生態圈,一個聚焦效能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簡單來說:

  • 重疊的族群有:遊戲玩家、創作者、挖礦者、工程人員。
  • NVIDIA 獨大的族群:AI 開發者、學術機構、雲端平台(尤其是在 CUDA 生態鏈成熟後)。
  • AMD 比較吃得開的族群:預算有限的玩家、需要 CPU + GPU 整合方案的 OEM(例如搭載 Ryzen + Radeon 的筆電)。



那誰在做 ASIC呢?

除了 NVIDIA 和 AMD,還有很多公司也在打造 ASIC,甚至是你每天都在用的服務背後的公司:

  • Google:為 AI 訓練開發了 TPU 晶片,用在自家資料中心
  • Tesla:為自駕車設計專用晶片,提升判斷與反應速度
  • Amazon:在雲端服務 AWS 上推出 Inferentia 和 Trainium 晶片
  • Bitmain(比特大陸):專門做挖礦用的 ASIC,效率遠高於一般顯示卡
  • 台積電、ARM、Synopsys:這些是 ASIC 的背後推手,提供設計和製造能力,是整條供應鏈的支柱

這些公司各自打造出一種「只為自己任務而生」的專武型晶片,讓自己的服務跑得又快又穩。


GPU 和 ASIC 是敵人嗎?

GPU 和 ASIC 並不是互相取代的關係,而是互補。

  • 研發初期:任務還不明確,GPU 靈活又好改,最適合
  • 大規模應用階段:目標清楚、穩定性重要,就可以改用 ASIC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你可以想像成:


用 GPU 當原型武器先打看看; 等你確定打誰、怎麼打,再去打造一把專屬你的神器 ASIC。



晶片,已經是這時代的民生必需品

你或許不會每天拆開電腦研究晶片,但你早就活在被它們包圍的世界裡了。

  • 你滑手機、看影片,靠的是晶片;
  • 你叫外送、導航、打卡,背後也是晶片;
  • 你用 ChatGPT、看 AI 照片、甚至追劇時看到的推薦,都是 GPU 和 ASIC 在偷偷幫你工作。


如果說 20 世紀的民生必需品是水、電、油,那 21 世紀的民生必需品,就是晶片、雲端和運算力

就像我們離不開自來水,現在我們也慢慢離不開這些運算工具。你看不到它們,但它們正在決定你每天的生活是快還是慢、方便還是卡卡,

甚至——你能不能搶到演唱會門票。

所以,搞懂 NVIDIA、AMD、GPU、ASIC,不只是為了看懂股市、追科技,而是為了搞懂「你正活在哪一種未來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記憶體小姐的碎碎念
0會員
21內容數
我來自工程背景,日常的語言是數據、邏輯、專案進度。 但在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理性之後, 還是有一些東西,無法被計算—— 這裡是我偷偷開的一個小房間, 寫詩、寫散文、寫那些微弱卻真實的時刻。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裡被某句話、某個人、某種氣味輕輕碰觸過, 歡迎走進來,和我一起感受這些柔軟的事物們。
2025/04/29
你也有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對方還是聽不懂的經驗嗎? 跨部門會議上,最常見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也沒錯,卻講不攏」。 當我們費盡口舌解釋自己的立場,卻換來對方一句:「辦不到!」 那種落差,令人疲憊又無力。 這不是語氣的問題,也不是誰比較理性,而是更深層的:我們真的理解對方嗎?
2025/04/29
你也有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對方還是聽不懂的經驗嗎? 跨部門會議上,最常見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也沒錯,卻講不攏」。 當我們費盡口舌解釋自己的立場,卻換來對方一句:「辦不到!」 那種落差,令人疲憊又無力。 這不是語氣的問題,也不是誰比較理性,而是更深層的:我們真的理解對方嗎?
2025/04/22
這幾週你可能也有聽到新聞在講,關稅又升高了,某某科技股又跌了。川普的推特讓整個風向亂七八糟。世界像個被打翻的棋盤,誰也說不準哪一顆棋子會被掃下去。 但奇妙的是,有一群公司,它們的股價不只沒跌,反而穩穩地向上。Spotify、Netflix、Uber 這些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它們有個共通點:都靠
2025/04/22
這幾週你可能也有聽到新聞在講,關稅又升高了,某某科技股又跌了。川普的推特讓整個風向亂七八糟。世界像個被打翻的棋盤,誰也說不準哪一顆棋子會被掃下去。 但奇妙的是,有一群公司,它們的股價不只沒跌,反而穩穩地向上。Spotify、Netflix、Uber 這些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它們有個共通點:都靠
2025/04/18
我們也許該重新問問自己: 那些我們花錢買下的「成功」與「擁有感」,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包裝過的虛榮? 通膨不只是物價在上漲, 更是我們在面對「選擇自己」與「討好世界」之間, 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這不是你的錯覺,是通膨。 而它,從來不是遙遠的財經名詞,而是你每天
2025/04/18
我們也許該重新問問自己: 那些我們花錢買下的「成功」與「擁有感」,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包裝過的虛榮? 通膨不只是物價在上漲, 更是我們在面對「選擇自己」與「討好世界」之間, 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這不是你的錯覺,是通膨。 而它,從來不是遙遠的財經名詞,而是你每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NVIDIA(英偉達)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GPU)製造商,不僅在遊戲市場佔有重要地位,還在專業圖形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線。
Thumbnail
NVIDIA(英偉達)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GPU)製造商,不僅在遊戲市場佔有重要地位,還在專業圖形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線。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AI晶圓代工 NVIDIA宣布,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這與接受客戶委託製造半導體的代工廠相似,NVIDIA將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程式。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AI晶圓代工 NVIDIA宣布,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這與接受客戶委託製造半導體的代工廠相似,NVIDIA將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程式。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NVIDIA在推論式AI半導體市場的挑戰,以及介紹了Intel在AI領域的強化舉措。文章中提到了新興企業可能有機會取代現有市場領導者,並討論了RISC-V技術在AI半導體市場的應用和其他相關動向。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