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無論是輔導原理或者是心理學,研究法的試題全部都用英文出題。看過去的出題紀錄,心理學會有一大部分用英文出題,在研究法與心理學尚未合併之前。研究法也常常以英文出題。所以我認為,要考國北基本的英文能力是要有的,不然會連題目都看不懂。
輔導原理:
今年輔導原理的題目非常冷門,Evidence based practice (EBT)就考了10分。這一題補習班並沒有教,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不會。但是如果有熟讀考古題的人就會發現:110年的考古題。選擇題的第9題,有提到這個名詞:證據導向實踐,同時也提到實務導向研究Practice- based research。所以如果有注意到這個10分裡面大概可以拿個4或5分吧?所以考古題,讀的要很細,裡面選擇題如果有不懂得要查清楚。這一題還有問道:EBT通常包含哪些核心元素?答案在Corey那一本第四版的51頁。
另外,在108年的心理學申論題有一題問道:如果要完成諮商碩士學位,通常需要經過碩士論文的學術研究洗禮,請嘗試從諮商碩士的教育訓練中該不該進行學術研究這個課題來論述你的想法與觀點。讀書會有一個本科系畢業,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同學還特別提醒大家:這一題要寫要。因為國北教很重視實徵、學術研究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就跟EBT有關。
另外,BASIC ID考了25分。第一小題先寫出BASIC ID各代表什麼及內涵?第二小題是要進行更個案概念化或提出治療計畫11分。 這一題的決勝點就在於你知不知道BASIC ID是什麼?補習班的講義有,是看你有沒有讀到背起來?或許很多人看到這個會默默地跳過,覺得不會考。
因為我是用英文來記憶BASIC ID,所以7個每一個都沒有漏。
我的體會是讀書要讀的扎實。到最後大家時間不夠的時候,其實都會取捨,選擇什麼讀什麼不讀,如果你就手上的教材如補習班的教材、考古題、讀書會的資料。都確確實實的讀好,考試寫的出來,其實就可以勝出了。
申論題的第三題是情境題。有一個個案的敘述,然後問依據DSM 5 TR精神疾病診斷準測守則,評估個案可能有哪個疾患?其實我不知道DSM 5 TR。的診斷準則手冊有哪些?但感覺個案像憂鬱症就以憂鬱症的方向來寫。後來跟同學討論才知道這議題其實是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要考國北護的同學就有準備到。雖然寫的不完全正確,但是我想可能是有寫的憂鬱症也有一些分數吧?後來輔原得分58,我看其他過一階的同學。也有很多是這個分數上下,所以並不影響我過一階,所以我猜其實大部分的人也不會,有寫一些有道理就有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