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場的線上分享會參加者討論熱烈,紛紛敲碗實體聚會。因此我們在 4 月舉行了今年第一場實體聚,主題是 AI + 自動化工具的全方位導入指南。活動順利完售,現場也看到一些參加過線上分享會的身影。如果你錯過這場活動,歡迎來看 RPAI 為你準備的活動精華整理:
文組小白的自動化之路:Grace 的轉型經驗
首先第一位講者是外商科技業的分析師 Grace,她分享自己如何從文組小白,加入組織中的自動化工具實驗小組,後來在逐步做出成果後,成立一個獨立部門的過程。她自嘲:「曾豪言絕不碰 Finance 跟 Code,現在主要幫 Finance team 寫 Code。」
透過定價流程機器人誕生的實際案例,Grace 讓參與者了解自動化工具的實際價值。同時,她也不吝分享自己是如何評估一個需求是否適合使用自動化流程,並介紹進行成效評估的方法論。
問對問題,才走得穩:Eddy 談導入前的思考架構
接著是 Eddy 分享「關於 AI & 自動化導入,你該問自己的關鍵問題」。作為一名技術代理商的科技顧問,Eddy 經常面對來自各種產業、不同規模企業想導入 AI 與自動化的需求。他將與客戶互動過程中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以及他建議客戶思考的面向,完整歸納成精華,讓參與者們能夠直接獲得相關經驗,避免走冤枉路。
Eddy 分享了導入 AI 工具的基本框架,包含組織內部應建立 AI 委員會、強化數據治理與管理機制,以及部署後該如何持續優化。他認為:「導入不是買一套工具,而是一條要有人陪你持續走下去的路。」

Panel 現場:多元視角激盪思考火花
經過兩位講者不間斷的分享,參與者們收穫滿滿的同時也冒出好奇與疑問。在隨後的 Panel 環節中,講者們透過互動式的 QA 方式,即時回應大家的各種問題。從提問的內容可以看出,不同參與者因角色立場與對 AI、自動化工具的熟悉程度不同,而提出多元觀點,讓講者們的回答不僅對提問者有幫助,也讓在場所有人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發。

找到族人,一起慢慢走
最後的互動交流環節,是 RPAI 實體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 RPAI 的初衷便是希望打造一個讓對自動化工具有興趣的人能夠互相交流的場域。也正如兩位講者都曾提到的核心概念:「技術快速發展,找到族人一起慢慢前進。」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參與者中不乏企業經營者,也有初入職場的實習生;有熟悉開發的軟體工程師與資料工程師,也有不會寫程式的專業工作者。在這段交流時間,我們看見各種對自動化工具感興趣的樣貌。他們雖然背景不同,卻都對 AI 與自動化能夠解決工作痛點抱有信心與期待。
也因此,這些真誠的交流與熱情回饋,成為 RPAI 數位優化器團隊持續經營活動的重要動力。無論你是否曾參加過我們的活動,我們都真心期待下次能在現場見到你!
這些功能雖然簡單,卻是我們創造自動化流程的基石,
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點愛心或留言,讓我們相互交流和成長!
這次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想了解更多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RPA 軟體功能介紹及實務應用案例,也歡迎追蹤 RPAI 數位優化器的社群和我們交流互動,我們下次見!
🚀 Instagram:RPAI 數位優化器
🚀 臉書粉絲專頁:RPAI 數位優化器
🚀 任何疑難雜症需要合作?直接填寫表單:
https://rpaiarticle.notion.site/1938bb9d0a478085af09e1b69eb372ae?pvs=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