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黑暗讓人恐懼,而是你腦中對黑暗的想像──挫折也是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腦洞大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雅剛升任專案主管,第一次要帶頭提案。她準備了兩週,查資料、開會、對簡報每一句話都反覆練過。

就在簡報前一天,主管忽然丟下一句:「這方向跟我們原本想得有點落差,明天再看簡報怎麼說吧。」

她笑著回應:「好,我再調一下。」

但當天晚上,她失眠了。腦袋一再上演災難劇情:

「主管會覺得我能力不夠嗎?」
「我是不是搞砸了這次信任?」
「他們會不會想換人帶案?」

她不只重寫簡報內容,連第二天開場白都練了十遍。


結果呢?

簡報過後,主管說:「你的切角蠻有意思的,雖然不是原本設定的路線,但我們可以從這方向往下延伸看看。」

沒有批評,沒有否定,甚至得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小雅走出會議室時才真正意識到:

真正讓她失眠、焦慮、胸悶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她腦中對「最壞結果」的預演。
raw-image

🔍 第一層:我們恐懼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裡可能藏著什麼」


人天生就怕不確定。

黑暗會讓人不安,不是因為黑這個顏色,而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於是,大腦開始演。

你走進暗房,腦中跳出:「會不會有蛇?會不會撞到什麼?會不會有人在裡面?」

這種「自動補劇情」的能力曾經保護了我們——古人類需要預測危險。


但在現代職場,它常變成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內耗式焦慮

我們不是在處理問題,而是在腦中不斷演「失敗的版本」。


🧠 第二層:你不是預言家,只是太會導戲


心理學有一個重要概念:災難性思考(Catastrophizing)

也就是:在缺乏資訊時,大腦會傾向自動想出最壞的劇本,並默默開始相信那就是真的。


你會這樣想,不是你玻璃心,而是你大腦的保護機制開太強。

問題是——你把想像,當成了事實。

你以為你在準備面對挑戰,

但其實你是在預演挫敗,然後一點一滴把自己的信心消耗光。


🎭 比喻解析:你以為你走進黑森林,但其實只是房間燈沒開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間黑漆漆的房間。

你腳步變慢,心跳加快,腦中浮現:「會不會踩到什麼?會不會有東西衝出來?我是不是應該退出去?」

但當你摸到牆邊的開關,燈一亮——
你發現這只是一間儲藏室,地板乾淨、四周安靜,什麼都沒有。


這就是我們每天在心裡經歷的劇情:

不是情況真的那麼糟,而是你的腦早就先演完了最壞版本。


挫折不一定是終局,它有時只是「情境變動」或「路徑偏差」——
但你的大腦會說:「完了、丟臉、結束了。」

你要做的,不是關掉想像力,而是在適當的時候打開燈,回到現實場景


💡 第三層:面對「黑暗感」,試著這樣做


下次當你陷入焦慮、自我否定、對未來充滿「災難劇本」時,請試著這樣練習:


🧩 1. 問:「這是事實,還是想像?」


寫下你心中最擔心的事,例如:

「主管覺得我做不好。」

然後問自己:這是他說的?還是我自己腦補的?

你會發現,90%的焦慮都是來自「還沒發生,但我先信了」。


🔍 2. 拆開:「事件」與「自我評價」


把你遇到的情境拆成兩部分:

  • 事件事實:「主管說這方向和原先想的不一樣」
  • 情緒投射:「我覺得這代表他對我失望、我能力不夠」


這樣拆開後,你就會發現:

挫折感不一定是事件造成的,更多時候是我們對事件的詮釋。


🛡️ 3. 問:「就算最壞發生,我可以怎麼辦?」


不是悲觀思考,而是幫你從「無力」走回「有選擇」。

像小雅後來說:

「如果主管真的不喜歡,我也可以跟他討論下一步。只要我願意修正,我還有影響力。」

你會發現,你不是等死的人,而是可以行動的人


✨ 結語:你不是真的怕黑,而是腦補了一隻怪獸


我們怕的,不是黑暗,而是「我不知道那裡會不會很可怕」。

我們怕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萬一我一失誤,就會徹底失去信任」。

但你已經不是那個需要躲在洞穴的原始人了。


你可以開燈,你可以思考,你可以說出來。

你可以告訴自己:

「我現在腦中有很多不安的劇情沒錯,但那只是想像,不是結果。

我還可以選擇怎麼走,怎麼回應,怎麼慢慢走回我的方向。」

那一刻,黑暗會慢慢淡下去,你的力量會慢慢浮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6會員
395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工作上常聽到有人說:「這沒什麼啦」?有時不是謙虛,而是卡住了。這篇文章用 LACK 模型點出:你做到了,但不敢說好;你會做,卻說不出自己強在哪。別讓努力被低估,也別讓高光悄悄溜走。從看見卡點開始,練習讓自己說出:「這次,我真的有做到。」
Thumbnail
2025/04/23
工作上常聽到有人說:「這沒什麼啦」?有時不是謙虛,而是卡住了。這篇文章用 LACK 模型點出:你做到了,但不敢說好;你會做,卻說不出自己強在哪。別讓努力被低估,也別讓高光悄悄溜走。從看見卡點開始,練習讓自己說出:「這次,我真的有做到。」
Thumbnail
2025/04/22
別再以為卡住就是失敗,其實那是成長的前奏。卡點會讓人焦慮、想逃,但當你願意面對、拆解、調整,新的能力就會在裡面長出來。很多人以為高光是天賦,其實只是卡點沒退、學會了穿越。所以,別急著跳過卡住的感覺,它正在為你引路。
Thumbnail
2025/04/22
別再以為卡住就是失敗,其實那是成長的前奏。卡點會讓人焦慮、想逃,但當你願意面對、拆解、調整,新的能力就會在裡面長出來。很多人以為高光是天賦,其實只是卡點沒退、學會了穿越。所以,別急著跳過卡住的感覺,它正在為你引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對於不了解的事物,總是會有些失真的想法。
Thumbnail
人對於不了解的事物,總是會有些失真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在練習顯化時,偶爾會出現自己不想要的 3D現實。 當自己害怕的劇情(3D現實)出現時,寶貝們可以回想一下: 這個劇情是否曾經閃過你的腦海中?並且盤旋了一段時間? 那,為何大腦會忍不住一直思考那些自己害怕的東西? 答案就是:因為我們產生了 情緒。 凡人(還未接觸過顯化/剛接觸顯化的人),大腦
Thumbnail
我們在練習顯化時,偶爾會出現自己不想要的 3D現實。 當自己害怕的劇情(3D現實)出現時,寶貝們可以回想一下: 這個劇情是否曾經閃過你的腦海中?並且盤旋了一段時間? 那,為何大腦會忍不住一直思考那些自己害怕的東西? 答案就是:因為我們產生了 情緒。 凡人(還未接觸過顯化/剛接觸顯化的人),大腦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Fear hinders acute thinking and action taking
Thumbnail
Fear hinders acute thinking and action taking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