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智財應用與企業經營(三)—EMBA學習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創新遇上制度:Telecan 案例中的專利困局與新創挑戰


20250419 13:30-17:30 課程心得

「這是我們發現的結果,可以申請專利嗎?」

這是許多新創公司在實驗室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後的第一個直覺反應。但接下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技術的突破不等於制度的認可,而制度的語言,是創新得以走向商業化的關鍵密碼。

在政大 EMBA 課程中,我們分析了加拿大生技新創公司 Telecan Pharma 所面對的一場典型而複雜的專利策略難題。這個案例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在生技產業中,從創新誕生的那一刻起,所要面對的不只是研發、資金與競爭,更是一整套既嚴謹又難以駕馭的智財制度遊戲規則


發現 ≠ 專利:Telecan 的困境

Telecan 是一間資本僅約 400 萬、每月支出約 25 萬的生技公司,資金僅能支撐約 16 個月。這家公司的研究人員在既有化合物 TC-025 上進行測試,發現其對黑色素瘤細胞具有抑制效果。這項研究結果與既有文獻的結論相左,也讓他們相信自己找到了新的治療可能。

然而,TC-025 並非新化合物,早在 1993 年就以 Nitroponol 的名稱被申請過專利,且早已到期。根據專利法,「新穎性」已不存在,這代表 Telecan 無法再為該分子本體取得化合物專利。

這也揭開了課堂討論的主軸:當你無法為技術本體申請專利時,你還能怎麼保護自己的發現?


專利制度的彈性與侷限:用途、製程與策略的選擇

儘管無法申請化合物專利,Telecan 仍可能考慮以下幾條路徑:

一、用途專利(Use Patent)

若 TC-025 先前從未被用於治療黑色素瘤,則此「新用途」仍可能獲得保護。這就是醫藥專利中常見的「第二醫療用途專利」(Second Medical Use Patent)。

但關鍵在於:新用途是否足夠明確且可合理預期效果?


目前,Telecan 僅完成細胞實驗(in vitro),尚未進入動物或人體試驗。在某些法域(如歐盟或日本),這樣的資料可能無法滿足專利要件中的「實用性」或「可信賴性」標準。


用途專利看似是解方,實際上仍是一場與時間、證據與審查標準的硬仗。

二、製程專利與營業秘密

Telecan 擁有一套能以半成本製造 TC-025 的製程,若能取得製程專利,可構築商業上的技術壁壘。或可選擇不公開、以營業秘密方式保護。

但製程專利一旦公開,競爭者可能反向工程或規避設計;而營業秘密雖無揭露義務,卻須具備「合理保密措施」,對於日後擴張或跨境合作可能是一種風險。

三、衍生物與組合專利的延伸應用

Telecan 也可嘗試開發 TC-025 的衍生物(例如結構修飾、鹽基變異、異構體等),或與其他藥物組合應用(如免疫療法合併),以申請組合物專利、劑型專利等,延長專利生命週期、提高技術附加價值。

這些策略聽來合理,卻都需要一件關鍵資源:時間


時間與資源的賽跑:新創公司最現實的瓶頸

資源有限,是 Telecan 的最大現實。公司僅有約 400 萬元資金,在未有產品上市、尚無授權合作的情況下,每月支出 25 萬的現金流,只能支撐約 16 個月。

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公司必須快速決定:是否要送出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要寫多廣?是否優先投資動物試驗以支持用途專利的有效性?要不要先以 provisional application(臨時專利)卡位,再做完整佈局?

這不只是法律問題,而是企業策略與資源配置的抉擇。對新創而言,錯過一次申請的時機點,可能就再也無法進入這場技術與市場的競賽。


我的反思:制度不該是障礙,而是放大創意的槓桿

過去我曾經以為,專利制度是一種限制——設下規則、設下門檻,讓創新變得更難。但透過這堂課,我反過來看見:

制度不是壓縮創意的工具,而是將創意轉化為商業資產的唯一通道。

如果創意沒有被寫進制度,它就只是存在記憶中的「好點子」,而無法成為可以交易、授權、擴張的「資產」。

而對於新創而言,學會與制度對話,是創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結語:你為創意準備好「制度語言」了嗎?

專利不是保障點子的標籤,而是一種專業語言,一種法律文本下的商業籌碼。

Telecan 案例讓我清楚看見:在生技產業裡,從實驗室走到市場,每一項創新背後,都需要一套清楚的制度規劃與風險掌握。

創新不是終點,而是制度賽局的開始。


這堂課讓我學會的不只是專利法,更學會了怎麼用制度為創意說話。



📩 如果你也對生技產業、創新管理、智慧財產策略有興趣,歡迎留言交流。


📌 接下來我會陸續在專欄中整理更多 EMBA 課堂中的深度案例與個人學習筆記,讓我們一起用更清晰的視角理解企業經營的多重維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4會員
32內容數
📘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一邊走路,一邊記錄。這裡是 Kevin 的 EMBA 學習筆記,也是我面對知識、生活與未來的方式。 從教室裡的理論,到真實世界的應用。從對話中的靈光,到深夜裡的反思。 歡迎你,和我一起在學習的路上前行。
2025/04/24
本文記錄了作者參加政大EMBA黃家齊院長所授「策略人才管理」課程的心得。課程重點在於人才招募策略,並探討如何吸引、維持候選人興趣以及影響其最終選擇。文章提及三個階段的招募模型、P&G的接班制度,以及名校效應與組織偏見等議題,並鼓勵讀者反思團隊文化、人才留任及領導者角色等問題。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記錄了作者參加政大EMBA黃家齊院長所授「策略人才管理」課程的心得。課程重點在於人才招募策略,並探討如何吸引、維持候選人興趣以及影響其最終選擇。文章提及三個階段的招募模型、P&G的接班制度,以及名校效應與組織偏見等議題,並鼓勵讀者反思團隊文化、人才留任及領導者角色等問題。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一場由李瑞華老師主持,邀請Z世代年輕創業家樊舒陽分享學習與創業經驗的EMBA講座心得。講座內容涵蓋Z世代的學習邏輯、AI的學習機制、以及人類如何提升學習效率等面向。文章並從中提出反思,探討在AI時代,人類如何保持學習動力、培養批判性思考,並持續自我精進。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一場由李瑞華老師主持,邀請Z世代年輕創業家樊舒陽分享學習與創業經驗的EMBA講座心得。講座內容涵蓋Z世代的學習邏輯、AI的學習機制、以及人類如何提升學習效率等面向。文章並從中提出反思,探討在AI時代,人類如何保持學習動力、培養批判性思考,並持續自我精進。
Thumbnail
2025/04/20
從政大EMBA策略矩陣課程中,學習如何透過價值單元分析,剖析起維物聯、幸中傢俱、臺灣東洋藥品(TTY)、吉晟生技等四家企業的經營策略。文章重點在於理解策略矩陣的核心架構,以及如何在不同產業中應用,並探討如何透過價值單元設計、策略風格選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長期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4/20
從政大EMBA策略矩陣課程中,學習如何透過價值單元分析,剖析起維物聯、幸中傢俱、臺灣東洋藥品(TTY)、吉晟生技等四家企業的經營策略。文章重點在於理解策略矩陣的核心架構,以及如何在不同產業中應用,並探討如何透過價值單元設計、策略風格選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長期競爭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輝景醫藥ABVC集團如何利用併購策略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成為臺灣首家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生技企業。文章回顧臺灣生技產業的併購趨勢,並比較ABVC集團與保瑞藥業、敏盛醫療等公司的策略。透過案例分析,說明企業如何透過股權併購創造安全可靠的成長模式,以擴展市場與業務版圖,並確立明確的國際化願景。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輝景醫藥ABVC集團如何利用併購策略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成為臺灣首家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生技企業。文章回顧臺灣生技產業的併購趨勢,並比較ABVC集團與保瑞藥業、敏盛醫療等公司的策略。透過案例分析,說明企業如何透過股權併購創造安全可靠的成長模式,以擴展市場與業務版圖,並確立明確的國際化願景。
Thumbnail
ABVC集團作為臺灣首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生技公司,以併購模式擴展市場。集團透過前瞻性的全球化思維,提升旗下AiBtl藥業及ONCOX等子公司的市場表現,致力於讓臺灣生技產業接軌國際
Thumbnail
ABVC集團作為臺灣首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生技公司,以併購模式擴展市場。集團透過前瞻性的全球化思維,提升旗下AiBtl藥業及ONCOX等子公司的市場表現,致力於讓臺灣生技產業接軌國際
Thumbnail
每年7、8月是生技產業盛事的月份,政府的參與顯示對於臺灣生技產業鏈發展的重視。儘管許多企業因資源限制只能專注於單一領域,但隨著市場全球化的挑戰,企業如ABVC集團開始走向國際,探索新的商業機會
Thumbnail
每年7、8月是生技產業盛事的月份,政府的參與顯示對於臺灣生技產業鏈發展的重視。儘管許多企業因資源限制只能專注於單一領域,但隨著市場全球化的挑戰,企業如ABVC集團開始走向國際,探索新的商業機會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3/29 (五)下午由台大 EiMBA 校友會與台灣工研新創協會 TINVA,及美國 Seraph 天使投資集團共同合辦矽谷菁英投資家及 AI 新創高峰會。活動邀請五位矽谷的創投先進和與會者們分享來自世界新創中心的產業觀察。
Thumbnail
2024 生策年會於臺北生技園區盛大展開,總統蔡英文等政商高層出席,透過科技和生醫大健康產業的結合,臺灣成為創新研發樞紐。本次年會主題「迎變、應變、創新局」,探討生技醫療與房地產強強聯手的機會,尤其關注觀光醫療和大健康養生基地的發展。
Thumbnail
2024 生策年會於臺北生技園區盛大展開,總統蔡英文等政商高層出席,透過科技和生醫大健康產業的結合,臺灣成為創新研發樞紐。本次年會主題「迎變、應變、創新局」,探討生技醫療與房地產強強聯手的機會,尤其關注觀光醫療和大健康養生基地的發展。
Thumbnail
你們的公司是新創公司嗎?手上有還沒申請專利的技術或商品嗎? 新年好康報你知~ 智慧局公布自113年元旦起修正「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再行鬆綁本方案之申請人資格!  
Thumbnail
你們的公司是新創公司嗎?手上有還沒申請專利的技術或商品嗎? 新年好康報你知~ 智慧局公布自113年元旦起修正「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再行鬆綁本方案之申請人資格!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