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焦慮到安心-我用中醫陪女兒慢慢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孩頻繁感冒、生病,是很多托嬰家庭無法避免的課題。雖然身為擁有中醫背景的媽媽,但我一樣從西醫看起,再慢慢融進中醫思考,也慢慢影響周圍人對於中醫治病的觀念,不再覺得中醫只能保養。這篇文章,紀錄我與女兒的轉變歷程,也想分享給每個正在尋找育兒平衡的妳。
raw-image


寶寶一歲前,我是以西醫為主來照顧寶寶的健康。畢竟以前在醫院兒科門診實習的時候,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麼小的孩子,對這年齡層的疾病模式和處理方式並不熟悉。而且我寶寶體質很好,坐月子期間我確診covid 19時,她都可以平安無事。


👩‍⚕️轉變的契機,是寶寶七個月送托嬰之後

短短四~五個月內,生病了三次,其中兩次還因為肺炎住院。當時我心裡很自責,也很疑惑——怎麼只是流鼻水,最後卻嚴重到要住院?為什麼藥水可以喝到一個月,鼻水還是停不了,最後只能靠抗生素和點滴來把症狀壓下來?我感覺這病應該不難處理,但小寶寶有辦法吃中藥粉嗎?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幫她打造好的體質嗎?


👩‍⚕️ 中醫觀點:小兒非大人之縮影

中醫常說:「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這句話我在成為媽媽之後,有了深刻的體會。孩子不只是大人的縮小版,而是臟腑與生理機能都還在發育的個體,因此,他們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本來就比較弱。在用藥上,也需要講求「輕、靈、不苦」,量要少、藥性要溫和、重點還不能苦、不能難吃。

於是我決定,等寶寶滿一歲後開始給她看中醫、吃中藥。


👩‍⚕️ 轉換中,懷抱不要著急的心情

剛開始先帶女兒去小兒科診所,聽完兒科醫師的檢查和診斷後,再同時帶去看我熟悉的老中醫,只吃中藥、保留西藥藥水。三、四個月觀察下來,女兒生病時的病程變短,症狀也不會拖太久,發燒2~4天,鼻水三天到一週結束。最重要的是,中藥沒什麼副作用、頂多就是餵藥時哭的更慘一點,加上配合小兒推拿食療,像是健脾、養肺的食材循序漸進地加在食物中,很明顯地,寶寶體質有越來越好。

現在回頭看,這段轉變雖然不容易,但我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選擇。不只減少了她生病的次數,也讓我在職場與家庭之間,找到一種平衡的節奏。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是個腦霧媽媽,老是不記得孩子生病的狀況,下一篇我會分享我自己用 Notion 製作的「寶寶病程紀錄表」。從症狀、用藥、胃口到就醫紀錄,裡面我會詳細分享怎麼紀錄,期待妳能在眾多建議中,找到最合適自己與孩子的方式,祝一切安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元來如此|育兒‧中醫‧日常
0會員
6內容數
我是雅元,擁有中醫背景、中國執業醫師執照,現在從事中醫行銷工作。經歷過試管、懷孕、坐月子與育兒,也正在學習成為一位溫柔但堅定的媽媽。 我喜歡紀錄生活,從一碗藥膳到一段夜裡的陪睡時光,每個片刻都是我們與孩子一起走過的軌跡。 在這裡,我想以媽媽與朋友的身分,分享一路上的所見所學,讓妳感覺溫暖、有依靠,也找到自己的節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Thumbnail
一個關顧健康至極致的母親的小故事
Thumbnail
好久沒寫方格子了!因為總感覺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又算了的心情。直到今天~ 來聊點什麼吧!中生代的我們一定都在經歷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所以我相信許多人現在應該也經歷著照顧著家裡生病的父母又得顧著自己孩子的情況。 最起碼我身邊有幾個朋友是這樣的,因此我才想來說點話。 照顧病人是辛苦的
Thumbnail
好久沒寫方格子了!因為總感覺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又算了的心情。直到今天~ 來聊點什麼吧!中生代的我們一定都在經歷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所以我相信許多人現在應該也經歷著照顧著家裡生病的父母又得顧著自己孩子的情況。 最起碼我身邊有幾個朋友是這樣的,因此我才想來說點話。 照顧病人是辛苦的
Thumbnail
  ◎案例一:中部一位師姐為其小孩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孩子國小三年級起,反覆發作氣喘(咳),每次都需靠藥物治療1個月以上,現五年級,有時需住院治療,3個月發作一次,也常頭痛,醫生檢查過腦部,心臟、耳鼻喉、肺部,皆無明顯症狀,醫生以氣管比較過敏結論,但每當氣喘發作........
Thumbnail
  ◎案例一:中部一位師姐為其小孩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孩子國小三年級起,反覆發作氣喘(咳),每次都需靠藥物治療1個月以上,現五年級,有時需住院治療,3個月發作一次,也常頭痛,醫生檢查過腦部,心臟、耳鼻喉、肺部,皆無明顯症狀,醫生以氣管比較過敏結論,但每當氣喘發作........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