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4月23日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1. 川馬一體效應發威,特斯拉銷售大減獲利暴跌 71%

摘要: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交付33.7萬輛車,營收193億美元,獲利4.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跌71%。銷售低迷源於馬斯克支持川普及加入政府效率部(DOGE),引發反川普勢力抵制。碳權收入5.95億美元避免虧損。馬斯克宣布淡出DOGE並推出平價車,推升股價上漲4.6%至237.97美元。特斯拉坦言政治情勢衝擊能源事業,自動駕駛與人形機器人進展緩慢。

詳情:特斯拉連續兩年交車表現不佳,2024年首次全年交付下降,2025年第一季為近兩年最差。馬斯克的政治立場導致品牌形象受損,影響銷量。平價車將使用Model 3/Y平台與Cyber Cab技術,降低成本,但無人計程車與Optimus機器人因技術與成本問題延遲。財報警告政治不確定性可能阻礙銷售成長,能源事業面臨更大挑戰。分析師認為,馬斯克回歸經營或有助重振,但短期內挑戰仍多。


2. 馬斯克 5 月起淡出 DOGE,專注特斯拉重振計畫

摘要:馬斯克宣布自2025年5月起減少參與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每週僅花一兩天處理事務,專注特斯拉經營。投資人盼馬斯克退出爭議性部門,聚焦銷量下滑危機。馬斯克作為川普政府顧問的影響力減弱,傳言可能離開白宮。特斯拉財報顯示獲利暴跌71%,馬斯克回歸經營被視為扭轉局面的關鍵。

詳情:馬斯克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DOGE主要工作已完成,未來將優先處理特斯拉的銷售與創新挑戰。其政治角色引發投資人擔憂,認為分散了對公司的注意力。特斯拉面臨品牌危機與市場競爭,馬斯克的回歸可能加速平價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分析師指出,馬斯克的領導對特斯拉長期願景至關重要,但短期內需解決政治爭議的負面影響。


3. 美中關稅要搞多久,美企員工:感覺快要失業

摘要:川普對中國徵收高達145%的關稅,導致中美貿易幾近停滯,美國企業損失慘重。一家吊扇製造商因零售商取消訂單,損失達3億美元,貨物積壓港口。嬰兒用品公司Busy Baby創辦人表示,在美國生產成本過高,供應鏈難以短時間轉移。凱投宏觀預測,未來兩年中國對美出口或下降80%,美國消費者恐面臨商品短缺,企業與員工憂心破產與失業。

詳情:關稅戰造成供應鏈混亂,美國企業難以找到中國以外的替代供應商。Busy Baby創辦人指出,美國缺乏食品級矽膠與高效模具製造,生產成本高昂,短期內無法回美生產。企業庫存僅能支撐數月,預計2025年7月起消費者可能面臨缺貨。專家警告,關稅政策若持續,將重創中小企業,推升通膨並削弱美國經濟競爭力,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4. 數位時代的反壟斷考驗:如果 Meta 分拆,世界可以變得更公平?誰能真正受益?

摘要: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指控Meta透過收購Instagram與WhatsApp進行「掐殺式併購」,違反《謝爾曼法》反壟斷規定,尋求強制分拆。Meta辯稱TikTok等競爭者削弱其壟斷地位,但FTC認為Meta在狹義社群市場仍具支配力。分拆可能促進競爭但損害用戶體驗,反壟斷法注重長期市場公平而非短期便利。此案將影響數位平台規則與用戶數據控制。

詳情:FTC認為Meta的併購策略扼殺潛在競爭,違背市場公平原則。法院需界定相關市場範圍,判斷Meta是否具壟斷力。分拆可能讓新創公司獲得發展空間,但用戶可能面臨平台斷裂與數據安全問題。專家強調,反壟斷法旨在確保長期競爭,Meta案將重新定義科技巨頭的市場責任。公眾參與討論至關重要,因平台運作影響通訊、消費與言論自由。


5. 川普:未來對中國關稅將大幅降低,但不會是零

摘要:川普表示將大幅降低對中國的145%關稅,但不會降至零,強調中國必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否則無法在美貿易。他稱與中國關係良好,談判進展順利,90天暫緩期為各國提供協商機會。川普此前將關稅從11%-50%調整至10%,中國則以125%報復性關稅回應。分析師預測關稅戰短期內難平息,影響全球經濟。

詳情: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覆調整,引發市場不確定性。他強調協議需公平,否則美國將單方面制定規則。美中談判進展備受關注,財政部長貝森特預測關稅戰可能降溫,但高關稅已重創中美貿易,中國商品積壓,美國進口商難尋替代品。專家警告,關稅若長期持續,將推升物價並損害消費者利益,全球供應鏈需更長時間適應。


6. 親近川普的代價 美科技七雄市值蒸發「1個日本」

摘要:川普上任三個月,美國科技七雄(蘋果、微軟、輝達等)市值蒸發4.2兆美元,相當於日本年度GDP,跌幅24%遠超標普500的14%。川普的關稅政策與科技巨頭的全球化戰略衝突,影響利潤與供應鏈。科技業的數位順差(2023年2,670億美元)支撐美國經濟,但關稅威脅其全球擴張,市場對科技股評價轉趨嚴格。

詳情:科技七雄的全球供應鏈與服務模式與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相悖,導致投資人信心下滑。關稅推升成本並限制市場准入,衝擊企業獲利。蘋果等公司高度依賴中國製造與市場,面臨更大壓力。分析師認為,科技業需調整供應鏈並尋求多元化市場,但短期內難以抵消政策衝擊,市值波動可能持續。


7. 「創新困境」下的蘋果:產品瓶頸、AI 競賽、地緣政治的挑戰

摘要:蘋果面臨創新放緩、AI落後、關稅壓力與反壟斷調查等多重挑戰。iPhone營收佔比過高,Vision Pro銷量不佳,Apple TV+虧損嚴重。AI功能延遲且問題頻發,Siri升級受阻,人才流失與領導力危機加劇困境。川普關稅可能推升iPhone價格,App Store反壟斷訴訟威脅營收。蘋果需加大創新投資以維持領導地位。

詳情:庫克的保守策略確保財務穩健,但缺乏突破性產品削弱品牌吸引力。AI領域落後Google與微軟,內部決策混亂與預算限制拖累進展。Vision Pro高價策略限制市場,人才如Jony Ive離職影響設計創新。關稅與反壟斷訴訟可能推升成本並改變商業模式。專家建議蘋果增加資本支出,加速AI與新產品開發,否則恐失去競爭優勢。


8. 土耳其為鑑:川普若干預 Fed 比特幣有望加速普及

摘要:川普有意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威脅其獨立性,導致美元指數跌至2022年3月低點98.32,比特幣則漲至88,246.77美元。土耳其里拉危機顯示央行干預推升比特幣與穩定幣需求,市場預測若美元持續走弱,比特幣將成保值工具。分析師警告,比特幣與科技股關聯性仍高,長期趨勢需進一步觀察。

詳情: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干預央行導致里拉崩跌,通膨逼近40%,推升加密貨幣普及。川普的聯準會政策引發類似憂慮,美元跳水推高比特幣價格。分析顯示,比特幣與美元走勢背離,顯示其避險屬性增強,但與黃金關聯性低於科技股。專家認為,若聯準會獨立性受損,加密貨幣市場可能加速成長,但短期波動風險仍存。


未來科技趨勢

  1. 關稅政策重塑科技供應鏈:川普的高關稅政策迫使科技企業如蘋果與特斯拉重新評估供應鏈布局,加速向印度、越南等地區轉移。未來,全球化供應鏈將更碎片化,企業需平衡成本與地緣政治風險,自動化與在地化生產技術將成關鍵。
  2. 反壟斷重塑數位生態:Meta與蘋果的反壟斷訴訟顯示,監管機構正重新定義科技巨頭的市場責任。未來,平台可能被迫拆分或開放生態系,促進新創競爭,但用戶體驗與數據安全挑戰將同步增加,數位生活的公平性成為焦點。
  3. 加密貨幣作為避險資產崛起:美元走弱與聯準會獨立性爭議推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避險需求。未來,數位貨幣可能與黃金競爭保值角色,穩定幣應用將擴展,但監管與市場波動仍是挑戰。
  4. AI與創新競爭加劇:蘋果在AI領域的落後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瓶頸凸顯科技業創新的高門檻。未來,企業需加大資本支出並吸引頂尖人才,跨領域合作(如輝達與日本)將推動AI應用普及,醫療與製造業將率先受益。
  5. 電動車與機器人市場挑戰:特斯拉的平價車與人形機器人計畫顯示電動車與機器人市場潛力,但成本與技術成熟度限制短期獲利。未來,低成本技術與監管支持將決定市場擴張速度,競爭將從硬體轉向軟體與服務整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aozilla, Let's go!
73會員
534內容數
我不急著定義自己是誰,也不急著證明什麼。 但我知道,只要內心不設限,生活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新的開始。 世界不一定溫柔,但我願意以溫柔回應它。 像水一樣,柔軟卻有力量; 像雲一樣,自由卻不迷失方向。 這是我的路,也可能是某些人的共鳴。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 AI 發展停滯?楊立昆質疑「擴展定律」,下一步該怎麼走? 摘要: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質疑「擴展定律」,認為僅靠增加模型參數、數據與算力無法實現超級智慧。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資訊量僅相當於四歲兒童視覺皮層,難以應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公共數
Thumbnail
2025/04/29
1. AI 發展停滯?楊立昆質疑「擴展定律」,下一步該怎麼走? 摘要: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質疑「擴展定律」,認為僅靠增加模型參數、數據與算力無法實現超級智慧。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資訊量僅相當於四歲兒童視覺皮層,難以應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公共數
Thumbnail
2025/04/26
1. 百度發布兩款新 AI 大模型,主打多模態/低成本 摘要:百度在「Create 開發者大會」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與X1 Turbo,主打多模態、強推理與低成本。4.5 Turbo價格降80%,每百萬token輸入0.8元、輸出3.2元;X1 Turbo降50%,輸入1元、輸出4元,
Thumbnail
2025/04/26
1. 百度發布兩款新 AI 大模型,主打多模態/低成本 摘要:百度在「Create 開發者大會」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與X1 Turbo,主打多模態、強推理與低成本。4.5 Turbo價格降80%,每百萬token輸入0.8元、輸出3.2元;X1 Turbo降50%,輸入1元、輸出4元,
Thumbnail
2025/04/25
1. Google AI 模型 Gemini 使用人數激增,但競爭對手仍占優勢 摘要:Alphabet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達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AI概述工具月活躍用戶達15億,新增廣告功能以抗衡ChatGPT與Perplexity。Gemini AI月活躍用戶增至3.5億,但落後Chat
Thumbnail
2025/04/25
1. Google AI 模型 Gemini 使用人數激增,但競爭對手仍占優勢 摘要:Alphabet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達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AI概述工具月活躍用戶達15億,新增廣告功能以抗衡ChatGPT與Perplexity。Gemini AI月活躍用戶增至3.5億,但落後Cha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SLA第一季度的營收年增2%至255億,優於預期的241億,每股收益為0.52美元,也低於預期的0.62美元。而外界一直關注的庫存天數從上一季度的28天減少至15天。馬斯克預告到明年年底,將生產數千台 Optus 機器人並投入實用,這將對工廠的運營效率和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到2026年,Optim
Thumbnail
TSLA第一季度的營收年增2%至255億,優於預期的241億,每股收益為0.52美元,也低於預期的0.62美元。而外界一直關注的庫存天數從上一季度的28天減少至15天。馬斯克預告到明年年底,將生產數千台 Optus 機器人並投入實用,這將對工廠的運營效率和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到2026年,Optim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營收年減9%至213億,股價上漲反映市場對未來發展潛力的樂觀預期。特斯拉將重點放在FSD技術的進步上,預示未來營收將更依賴軟體服務。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韌性,並著眼於未來發展,包括平價車款提前發布等戰略佈局。
Thumbnail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營收年減9%至213億,股價上漲反映市場對未來發展潛力的樂觀預期。特斯拉將重點放在FSD技術的進步上,預示未來營收將更依賴軟體服務。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韌性,並著眼於未來發展,包括平價車款提前發布等戰略佈局。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