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心得】楊英風美術館:從雕塑到雷射,現代藝術大師的創作軌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參觀楊英風美術館,著實令我大開眼界。在看似小小的建築物內,竟有二、三、四樓與地下室透過旋轉樓梯相連,整體結構如同樹屋般,別有洞天。印象中,導覽員說,楊英風美術館的空間,原先就是楊英風本人的工作室;因此在參觀過程中,我也一邊想像著,這位現代雕塑之父在專注創作的情景。這種帶入感是參觀別的美術館不曾有過的,因為那些作品,不再是從別處搬運過來,而是本就屬於此地,這讓創作者與參訪者之間的距離拉近許多。


  地下室中的其中一張黑白照片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楊英風正在雕刻神像的模樣,而在旁邊不遠處,他的妻子正在照顧嬰兒。我不禁敬佩起這位雕刻大師,但我更敬佩的是他的妻子,同意丈夫這種薪水不穩定的工作並替他全心照顧孩子。導覽員說,那段時期他們的生活很辛苦,即使三餐不繼,他仍然潛心堅持他的創作。


  楊英風的作品主題與風格可以分成若干時期,我想那是因為隨著環境的改變,可以激發出不同的靈感。從宜蘭到北京、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往返,後來到羅馬藝術學院學習現代雕塑,促使他的雕塑主題改變,最終合而為一。其中在三樓的雷射藝術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前衛的作品,實在難以想像是四十多年前所做。他和兒子展現出了藝術最重要的精神──創新,打破框架。而那些雷射作品,其實也是因為科技的進展,使楊英風父子注意到這種新媒材。我想,所謂的藝術家是柔軟的,或者說正是柔軟的人,才容易成為一名藝術家,因為他們容易受環境改變而有所感觸,進而激發更多靈感。


  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後台》這個版畫,他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感,讓我起初誤以為這是一幅繪畫,然而,卻是一筆一畫雕刻出來的;且無論是台上或台下都非常多人,楊英風仍絲毫不馬虎地把人物的五官、表情生動地刻出來了。《無意》這件雕塑我也很喜歡。水牛與背上停留著的烏鴉,形成有趣的大小對比。而透過觀察耕牛生動的肢體動作,我們彷彿置身在寧靜的農村中,回到過去鄉村生活的情景。


  接下來有一段時期,楊英風專注在雕刻台灣的自然山水地形。那些峽谷地形的雕刻看來非常震撼人心,但是有一個人的評論同樣震撼了我,他說人類文明史上,楊英風這種「風景式雕塑」是極少見的作法,不敢說空間絕後,但絕對是極為罕見且成功的創作。我有些疑惑,風景式雕塑得好的人,真是如此罕有嗎?抱持著疑惑再仔細看看作品,我發現諸如《水袖》、《太魯閣峽谷》等作品的線條都是極度精細,且雕塑的技法,似乎是刀起刀落,幾乎無法修改的吧。


  至於他最著名的《鳳凰來儀》之作,其實我在美術館感受不到那種震撼,但我相信在日本的萬國博覽會當時,來訪者肯定會驚嘆於那氣勢龐大的鳳凰。令我疑惑的是,美術館裡的迷你《鳳凰來儀》,它的邊緣處有很多「顆粒」,看起來像是起毛球的感覺,不過照片中的實際作品看起來是沒有這種情況。這個問題在四樓得到了解答。四樓放置的是楊英風父子的合力創作,或是兒子個人的作品。導覽員說,他們父子的不鏽鋼焊接技術幾乎是無人可比擬,即使是一般的焊接師傅,都很容易讓邊緣處產生縫隙、或是像起毛球般凸出來;但是楊英風父子的作品線條都十分俐落完美,因此也才能表現出如《鳳凌霄漢》、《天下為公》的流線。


  而我個人認為最特殊的作品,其實是他晚期的《茁生》、《天地星緣》等。當觀展者移動到作品前方,不鏽鋼面就會映照出那位觀展者的身影。可以想見這樣的作品若是放置於戶外,會使作品映照出的模樣分分秒秒都在變化,因此每次經過那件作品,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楊英風美術館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31號



寫於2023.06.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所思,有所感∣一隻自由靈魂的貓
34會員
178內容數
與我一起探尋自我,在思考與感悟之間找到成長的方向。
2025/04/27
記錄第21屆台灣礦物展的參觀心得及戰利品分享!詳細描述了展覽中令人驚豔的螢石。
Thumbnail
2025/04/27
記錄第21屆台灣礦物展的參觀心得及戰利品分享!詳細描述了展覽中令人驚豔的螢石。
Thumbnail
2025/04/21
三十年前經典電影《情書》近期重映。本文結合個人觀影心得、老師講解及AI分析,深入剖析電影中細膩的情感、隱喻與拍攝手法,探討生死、記憶與情感的交織,並解讀片中重要元素與角色名字等的象徵意義。
Thumbnail
2025/04/21
三十年前經典電影《情書》近期重映。本文結合個人觀影心得、老師講解及AI分析,深入剖析電影中細膩的情感、隱喻與拍攝手法,探討生死、記憶與情感的交織,並解讀片中重要元素與角色名字等的象徵意義。
Thumbnail
2025/04/08
Copilot描述如果自己成為人類,其個性、興趣、外貌風格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08
Copilot描述如果自己成為人類,其個性、興趣、外貌風格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華筵席上杯中物 山溜穿石釀酒屋 一觴一詠說詩賦 九轉功成文創築 一五〇年印象錄 四時充美藝文舞 又到了補班日,原本過年期間內想來瞧瞧的展,因為害怕過多的人潮硬是作罷。嘿嘿,千載難逢的機會來囉!大家都在上班上課,咱們就來趣印象派^_^。 怎麼去呢?表姐問。我說就給它谷哥妹一下,嗯…「307」有到,不過
Thumbnail
華筵席上杯中物 山溜穿石釀酒屋 一觴一詠說詩賦 九轉功成文創築 一五〇年印象錄 四時充美藝文舞 又到了補班日,原本過年期間內想來瞧瞧的展,因為害怕過多的人潮硬是作罷。嘿嘿,千載難逢的機會來囉!大家都在上班上課,咱們就來趣印象派^_^。 怎麼去呢?表姐問。我說就給它谷哥妹一下,嗯…「307」有到,不過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
Thumbnail
台灣許多藝術家在過世後便把工作室或是住家整修為該位藝術家美術館,楊英風美術館也是其中一個美術館例子。楊英風這位以雕塑、版畫為創作方式的藝術家,館藏則有楊英風先生的景觀雕塑、版畫、繪畫、景觀規畫、建築設計等各類作品,並且展出其相關著述與論文。很值得大家來走走、感受一代藝術家在世上給世人的作品。 楊英風
Thumbnail
台灣許多藝術家在過世後便把工作室或是住家整修為該位藝術家美術館,楊英風美術館也是其中一個美術館例子。楊英風這位以雕塑、版畫為創作方式的藝術家,館藏則有楊英風先生的景觀雕塑、版畫、繪畫、景觀規畫、建築設計等各類作品,並且展出其相關著述與論文。很值得大家來走走、感受一代藝術家在世上給世人的作品。 楊英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