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社群媒體與大鼠實驗:你是否也成為那個不停按鈕的實驗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54年的時候,一個科學家,James Olds,做了一個實驗 : 他在大鼠的腦內裝了一個電極,去刺激大鼠的多巴胺系統,並在牆上安裝了一個按鈕,讓大鼠可以主動去啟動電極。


然而多巴胺是什麼,它是一個神經傳導物質,於大腦特定部位產生,特過神經傳導至全身的細胞,含有多巴胺受體的細胞,接收到它後,就會有快樂、愉悅的感受產生。

猜猜大鼠發現按按鈕,能帶來快樂後,做了什麼?


結果,大鼠不斷地去按那個按鈕,一小時可到6000次。

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一分鐘100次,也就是說大鼠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其他的事都不想做,似乎任何其他的慾望都消失,吃東西,睡覺,都比不上按按鈕,彷彿連命都不要了。


現在的生活中,也充斥著這些按鈕,讓我最有感的,是各式社群軟體上面的短影音、短文,Short,Reels,TikTok,Thread,Instgram。

無時無刻,看到身邊的人滑著一個個的短影音、一篇篇的短文,就讓我想起這隻按按鈕的大鼠。藉著給你不間斷的小刺激,讓你停不下來


一群人,拿起手機,找按鈕,按按鈕,快樂的沈浸。

一群人,不斷地在設計按鈕,想辦法讓你沈浸。

說到底,是一種各取所需?還是人類的互相傷害呢?


想到大鼠實驗,再想到大企業的商人們,利用人類天生的神經生理反應,無所不用其極。我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一個人抓住你的弱點猛打,然後說是你控制不住你自己?


適當叫做娛樂,過量叫做沈迷。

知道了去做,叫做選擇,不知道傻傻去做,叫做被誘引。

要小心自己的孩子,掉入這樣陷阱。因為孩子們就像那隻大鼠,不懂多巴胺系統、腦內啡、血清素神經傳導、內分泌受體。更不懂商人們的商業行爲,不懂一群超聰明的人,研究出來的演算法,是希望你沈迷、沈迷、不斷地沈迷。


培養多元的興趣,能啟動多巴胺系統的,不只有手機。運動、走出戶外、烘焙、烹飪、泡茶喝、編織、畫畫、彈奏樂器,都能帶給你更深刻的滿足與寧靜。


(假日的有感而發,全文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4/27
哎,不單要小心孩子跌入這樣的陷阱,更要當心自己也不能自保😅😭
黃璧怡 真的呀~我也常常一追劇,就無法自拔。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4/27
文中所提讓我想起“玩物喪志”和癮君子。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4/27
結論超勵志👍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4/27
大人記得先要以身作則,身教勝於言教。
蘿娜自語 是呀!上樑不正下樑歪。
窩4枇杷-avatar-img
2025/05/11
我想,社群媒體提供的不一定名為「娛樂」刺激,甚至不是提供給使用者快感,更多的我猜測是一種「不知要幹嘛」的下意識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情況,當你在看某個社群媒體,看到覺得有點無聊的時候,順手把它滑掉,想要做點別的事情。結果滑掉之後,下一刻打開的app,居然又是同一個社群媒體。 我就曾經遇到這種情況,而且接連發生。我發現那是因為我當時並沒有特別想要幹嘛,而這種社群媒體,直接提供了「內容」給我,我連挑選都不用挑選。因此,我下意識地就會去打開它,即便我才剛關閉。 所以我後來就把IG刪除了,後來為了想要紀錄生活的瑣事又載回來,但除了發限時動態,當作生活紀錄的備份外,內容也是空蕩蕩的。
窩4枇杷 我也經歷過FB安裝,刪除,安裝,刪除,好多次!不知不覺被綁架,醒來,被綁架,醒來....
avatar-img
烹飪睡覺泡茶喝的沙龍
197會員
420內容數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生活」的本質,以一系列日常小事為例,闡述生活並非由「大事」堆砌,而是由無數微小瞬間累積而成。文章以獨特的比喻,將生活比作透明的城堡或堡壘,強調其虛幻易逝的本質,引人深思生命的意義與存在。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生活」的本質,以一系列日常小事為例,闡述生活並非由「大事」堆砌,而是由無數微小瞬間累積而成。文章以獨特的比喻,將生活比作透明的城堡或堡壘,強調其虛幻易逝的本質,引人深思生命的意義與存在。
Thumbnail
2025/03/25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的產生與釋放,作者結合自身經驗與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知識,提出情緒如同能量,會儲存在身體裡,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會隨著時間消逝。文章並提出幾個問題與解答,探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例如透過運動、按摩、泡溫泉等方式釋放能量,或透過轉念練習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Thumbnail
2025/03/25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的產生與釋放,作者結合自身經驗與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知識,提出情緒如同能量,會儲存在身體裡,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會隨著時間消逝。文章並提出幾個問題與解答,探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例如透過運動、按摩、泡溫泉等方式釋放能量,或透過轉念練習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Thumbnail
2025/03/25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看待情緒。作者以海浪比喻情緒的起伏,建議我們不要試圖控制情緒,而是像大海一樣接納和包容它們,最終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2025/03/25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看待情緒。作者以海浪比喻情緒的起伏,建議我們不要試圖控制情緒,而是像大海一樣接納和包容它們,最終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神秘的科學家對一群螞蟻窩做了一個實驗(有點殘忍,但很勵志!),那群科學家,對螞蟻窩點了一個蚊香,之後,有一群螞蟻對著那個蚊香噴灑自己的"蟻酸",結果因為隻螞蟻的蟻酸有限,於是一群螞蟻統一對著那個蚊香噴射自己的蟻酸,因為第一次作戰,第一批"勇士螞蟻"葬身火海"。
Thumbnail
神秘的科學家對一群螞蟻窩做了一個實驗(有點殘忍,但很勵志!),那群科學家,對螞蟻窩點了一個蚊香,之後,有一群螞蟻對著那個蚊香噴灑自己的"蟻酸",結果因為隻螞蟻的蟻酸有限,於是一群螞蟻統一對著那個蚊香噴射自己的蟻酸,因為第一次作戰,第一批"勇士螞蟻"葬身火海"。
Thumbnail
前陣子為了減少滑手機的時間,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整社群上會看到的內容。
我先拿推特做實驗。
那是我早已放棄抵抗的平台。
 一開始我將那些沒營養的內容都按隱藏/對此貼文不感興趣,發現沒什麼用。後來發現,改變追蹤的內容才能更大幅度影響演算法。 我刻意去追蹤了一些攝影師與畫家。
實驗很成功
Thumbnail
前陣子為了減少滑手機的時間,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整社群上會看到的內容。
我先拿推特做實驗。
那是我早已放棄抵抗的平台。
 一開始我將那些沒營養的內容都按隱藏/對此貼文不感興趣,發現沒什麼用。後來發現,改變追蹤的內容才能更大幅度影響演算法。 我刻意去追蹤了一些攝影師與畫家。
實驗很成功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哇!這個科普文章也是大開我眼界耶!是我從來沒有閱讀過的科學新知,原來實驗室老鼠的實驗結果,會和真實世界人類的實驗結果有所差異,和他們「從小太乾淨」有關係呀!真的是一個好像應該要聯想到,但一直沒有人說明和做過實驗講過的事情,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收穫!
Thumbnail
孟硯老師回饋:哇!這個科普文章也是大開我眼界耶!是我從來沒有閱讀過的科學新知,原來實驗室老鼠的實驗結果,會和真實世界人類的實驗結果有所差異,和他們「從小太乾淨」有關係呀!真的是一個好像應該要聯想到,但一直沒有人說明和做過實驗講過的事情,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收穫!
Thumbnail
滅鼠公司怎麼選?九大訴求先評估,後安心!通過選擇合適的滅鼠方法和專業的滅鼠公司,您可以安全、有效地擺脫老鼠問題,擁有一個乾淨、健康的家園。如果您要尋找專業的滅鼠專家服務,我們可以為您提供説明。請聯繫我們的團隊,讓我們説明您實現無鼠環境。
Thumbnail
滅鼠公司怎麼選?九大訴求先評估,後安心!通過選擇合適的滅鼠方法和專業的滅鼠公司,您可以安全、有效地擺脫老鼠問題,擁有一個乾淨、健康的家園。如果您要尋找專業的滅鼠專家服務,我們可以為您提供説明。請聯繫我們的團隊,讓我們説明您實現無鼠環境。
Thumbnail
如何滅鼠?老鼠通常不會自行離開一個它們已經找到食物、水和庇護所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原因和相關信息,幫助您了解為什麼老鼠不會輕易自行離開,以及該如何滅鼠或驅鼠方法。
Thumbnail
如何滅鼠?老鼠通常不會自行離開一個它們已經找到食物、水和庇護所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原因和相關信息,幫助您了解為什麼老鼠不會輕易自行離開,以及該如何滅鼠或驅鼠方法。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