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開場:我 vs 電腦】
我跟電腦說:「我人生還有很多可能吧?」
電腦翻了翻檔案,回我一句:
「開個list()
出來看看啊。」我點開,裡面只有一個選項,而且還是:
加班
【語法背後:清單不是多,是列得出來的少】
在 Python 裡,list
是一種可以把一堆東西收集起來的資料型態。
看起來很厲害,什麼都能放, 實際打開,有時候空空如也,有時候只有一個想丟掉的選項。
就像你的人生規劃表,一開始以為是百寶袋,結果只有一條死路。
【生活語境:打開選項清單的時候心涼了】
choices = ["加班"]
if len(choices) == 0:
print("你沒有選項")
elif len(choices) == 1:
print("你有選項,但選了跟沒選一樣")
else:
print("恭喜,有得選")
這段程式會依照清單內容判斷:
沒東西=沒選擇, 只有一個=沒得選, 兩個以上=假裝自己自由。

Google colab教學:choices只有1個選項,就是選了跟沒選一樣;2個以上選項,就是有得選
【Python 文法時間】
你說:
「我人生還有很多選擇。」
Python 的寫法是:
choices = []
→ 在程式裡,這是清單。
→ 在生活裡,這叫自己安慰自己。
【今天的生活幹話哲學】
不是你有很多選項,
是你硬把沒有的東西列成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