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最好的沉澱
生活及看書,是最好的input
創作,是最好的output
回想起我這一次經營自媒體的首篇文章
除了當時的創作狀態,是位在靈感的巔峰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自由──也就是「不受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許久沒創作公開文章的我
那一篇文章有如一個新的開始
正因為是新的開始
所以我知道一切都是自由的、創作型式也是自由的!
在這樣「正確」的心態下
我任由雙手,揮筆寫下每一個想法(雖然我是敲打著鍵盤完成的)
-
但是,靈感就如浪潮般,一波又一波
待這波浪潮退去,我感到空虛……
我以為是我需要休息
我以為這是正常的「靈感醞釀時期」
然而,我的以為也都是對了
只是剛剛在閱讀的我,突然意識到──那個創作的「自由」!
-
我無意識地落入一個創作思維的陷阱而不自知
那個陷阱就是「比較」──我在跟我已經完成的文章做比較!
除了感覺之前的文章比較有「力道」、比較優質
也在不自覺地仿照當時文章的表現型式
比方說:實用方法分享、引導步驟教學等等
搞得我下意識地就告訴自己:
「你現在寫的這個主題,又沒什麼價值可以提供給別人……」
「你看你之前的文章都言之有物,還提供具體方法,而你現在都寫不出來……」
-
有言道「靈感不是稀缺資源」
真的!靈感一直都在!
只是它很自由,像風一樣、來來去去
當你的大腦太擁擠,就沒有空間讓靈感來跟你對話
因此,只有當你放鬆了、去做一些你看起來很「耍廢」的事
釋出大腦空間,才能再次感受到與靈感的「不期而遇」!
(我這次的「耍廢」,就是「閱讀」)
(「閱讀」時,因為沒有創作進展,所以自我感覺不太好…)
以下的訊息,就是此時我接收到的靈感輕語──
「那些你認為沒用的內容,是因為你忘記了創作的自由!」
「你不需要『只』分享實用內容或條列式資訊」
「你的親身經歷,也是很好的分享題材!」
.
.
.
「你的真實故事,可以只為了描述一個啟發、一個觀點、一個感覺」
「無論你寫什麼,只要符合你的『真誠』,就會有人需要!」
-
那些受到自我批判的主題及內容
就是因為主講的都是「親身經歷的故事」
我擔心是否會有太過「輕小說、散文、心情日記」的感覺
少了些許的理性輸出,讓我自評對他人沒什麼價值
但也沒辦法,我確實就是沒有創作靈感(在我寫這一篇文章之前)
只好拿起書來,做一些相對靜態的事情
我喜歡閱讀,且閱讀是我的input
雖是於我有意義的事情,不過在此卻更像是為等待靈感而消磨時間
因此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些話
最後,我的靈感跟我說──
「恭喜妳又收穫一個新的領悟(創作自由),恭喜妳又成長囉!」
-
若你也正在創作、創造、創新的靈感空窗期
希望我的分享,及我的靈感輕語,能再次點然你內心中「希望的火花」!
願你能在這篇文字裡,找回一點創作、創造、創新的自由感!
期待收到你來訊,與我分享你的心路歷程與體驗♥
如果我的文字,給了你一些溫暖、給了你一些力量
歡迎你用一杯咖啡,支持我繼續寫出更多好事好文☕
👉 https://p.ecpay.com.tw/B44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