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會解決問題,只是少了一個溫柔的提問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今天你遇到一件麻煩事,你的反應是什麼?


難以否認,生活就是這樣

你想平靜、你想穩定,但總會有一些爛事自己來找你


每當新問題出現,我們很常興起一波負面情緒

一不小心,便深陷其中


值得慶幸的是,發現問題並不是一件壞事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發現問題──才能不斷堆疊經驗,走向更好的人生


既然「問題」不分大小、不分好壞,必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那我們有沒有辦法提升每次處理問題的效率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你分享

由我個人經驗總結、可以加快解決問題的「思維技巧」


「改變想法,就會改變做法」

當你有了一個新的思維模式

你就會有機會獲得新的解決方法!


第一步、先「發現問題」


要解決問題之前,得先發現問題


當你面臨一個問題,通常會有以下訊號:

1、煩躁

2、壓力

3、懊惱

4、緊繃……當然還有其他的!

而這些訊號,都被大腦定義為「負面訊號」,包括「負面情緒」及「身體不適」


這些訊號,比問題本身更重要!


怎麼說呢?因為,有些不大的問題

大腦不願處理、不想面對,就會忽略或擱置一旁


無數的小問題,累積久了也是會變成大問題的!


然而當你意識到「大問題」時

情況可能已經變得極為複雜(因為它是由眾多小問題組成)


因此,「問題」出現的訊號,我認為「情緒、身體」反而比大腦意識更加準確


一旦你察覺到問題訊號

下一步,你只需問問自己「發生什麼事

大腦就會自動為你辨識問題訊號背後的資訊


那些資訊,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第二步、再問「兩個問題」


針對你所發現的問題,再多問以下的「兩個問題」

1、為什麼?
2、怎麼做?


「為什麼」在於探討「問題發生的原因」

「怎麼做」則是在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

1、探討「為什麼」,能幫我們找出問題的來源,全面地展開問題

2、思考「怎麼做」,能強制我們去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當你將一個問題剖析成「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怎麼做

你就完成了這個問題「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拼圖


看著這個時間軸(時間拼圖)

恭喜你,擁有了更全面的格局觀!


如此,才能做到──

1、當問題解決後,我們能從「根源」去做好檢討與調整,降低問題再發生的機率

2、減少我們沉浸在負面狀態的精神及時間,把寶貴的資源用來真正地解決問題


第三步、「兩個問題」的提問順序


既然要針對原問題,多問「兩個問題」,那麼誰先誰後呢?

以下,我整理兩個情境:


(一)問題本身很「緊急」


正因為「緊急」,所以要趕快想辦法解決

因此,提問順序為:先問「怎麼做」→再問「為什麼」


等到問題解決了,再回頭去探討問題的成因


人生有限,盡量去做到「不二過」

別把時間浪費在犯相同的錯誤上!


找出成因之後,對症下藥,盡可能地預防問題再發生!


(二)問題本身「不緊急」


我認為更一勞永逸的方式

自然是從問題的根源著手,來去起擬解決辦法


哪些問題不緊急呢?

通常都是一些「深思型」的議題

比方說:職涯發展、人生規劃、親密關係、自我認識等等


它的陷阱在於,因為沒有急迫性,所以很容易被大腦冷處理


如果你想真正地將它們「由負轉正」

找到問題的根源,或許是最效率的做法


前面有提到,探討「為什麼」,就尤如「將問題全面展開」


當問題一目瞭然,你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哪裡是你的著力點」

選好著力點,再去解決問題,事半功倍!


因此,這種情境下的提問順序為:先問「為什麼」→再問「怎麼做」


結語


不論你來到地球上第幾個週年

你會發現,「問題」們,總是五花八門


以往解決問題時,我們是「當事人」,用的是第一視角


當我們為曾經面對過、曾經解決過的問題做統整,這就是第三視角

更誇張點說──是「上帝視角」──你都看得到、你都做得到!


因此,再繁瑣、再多樣的問題

我們都能找到它們的共同點及規律


我深信「萬物本同源」

在一定的基礎上,「問題們」必定是相同的


我正是藉由這篇文章的創作,來匯整的我的「處事」經驗


沒有100%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一招鮮」
但有一個持續成長、能力愈來愈好的你!


祝福你,可以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力量

也祝福你,可以獲得每個問題帶來的「禮物」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模式嗎?歡迎你來訊跟我分享!


如果對於這篇文章有任何問題,或者是在技巧的實作上碰壁

你可以用任何方式(email、留言等等)讓我知道,我會盡我所能協助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ynn's 教練說
1會員
18內容數
「組間休息聊什麼?」 從健身教練,被學員譽為生活教練 健身訓練之餘,讓生活話題填滿我們的組間休息時間
Lynn's 教練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被各種框架束縛,這些框架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行動。破框的過程是挑戰規範,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自由。但當自由過多時,也可能迷失方向。我在這篇文章中,憶起我當時的迷茫,並寫下迷茫之後對於「真正的自由」有何感悟。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啟發你,幫助你在自己的成長路上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4/23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被各種框架束縛,這些框架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行動。破框的過程是挑戰規範,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自由。但當自由過多時,也可能迷失方向。我在這篇文章中,憶起我當時的迷茫,並寫下迷茫之後對於「真正的自由」有何感悟。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啟發你,幫助你在自己的成長路上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4/22
這次分享會的「小木偶問題」,讓我深刻體會到,過度依賴權威與框架,往往限制了我們的視野與思考。真正的自由來自於打破這些框架,挑戰自己原本的局限,並從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段經歷提醒我,成長的關鍵是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勇於改變,才能迎接更廣闊的自由與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22
這次分享會的「小木偶問題」,讓我深刻體會到,過度依賴權威與框架,往往限制了我們的視野與思考。真正的自由來自於打破這些框架,挑戰自己原本的局限,並從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段經歷提醒我,成長的關鍵是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勇於改變,才能迎接更廣闊的自由與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缺乏行動力,而是你把目標訂得太完美了!這篇文章將帶你透過兩個小情境,辨識自己是「高標準」還是「低標準」型,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合理目標」,並在過程中找回行動的節奏與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缺乏行動力,而是你把目標訂得太完美了!這篇文章將帶你透過兩個小情境,辨識自己是「高標準」還是「低標準」型,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合理目標」,並在過程中找回行動的節奏與成就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Thumbnail
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庸人自擾讓人生空轉、內心不平、生命空轉
Thumbnail
庸人自擾讓人生空轉、內心不平、生命空轉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