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你遇到一件麻煩事,你的反應是什麼?
難以否認,生活就是這樣
你想平靜、你想穩定,但總會有一些爛事自己來找你
每當新問題出現,我們很常興起一波負面情緒
一不小心,便深陷其中
值得慶幸的是,發現問題並不是一件壞事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發現問題──才能不斷堆疊經驗,走向更好的人生
既然「問題」不分大小、不分好壞,必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那我們有沒有辦法提升每次處理問題的效率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你分享
由我個人經驗總結、可以加快解決問題的「思維技巧」
「改變想法,就會改變做法」
當你有了一個新的思維模式
你就會有機會獲得新的解決方法!
第一步、先「發現問題」
要解決問題之前,得先發現問題
當你面臨一個問題,通常會有以下訊號:
1、煩躁
2、壓力
3、懊惱
4、緊繃……當然還有其他的!
而這些訊號,都被大腦定義為「負面訊號」,包括「負面情緒」及「身體不適」
這些訊號,比問題本身更重要!
怎麼說呢?因為,有些不大的問題
大腦不願處理、不想面對,就會忽略或擱置一旁
無數的小問題,累積久了也是會變成大問題的!
然而當你意識到「大問題」時
情況可能已經變得極為複雜(因為它是由眾多小問題組成)
因此,「問題」出現的訊號,我認為「情緒、身體」反而比大腦意識更加準確
一旦你察覺到問題訊號
下一步,你只需問問自己「發生什麼事」
大腦就會自動為你辨識問題訊號背後的資訊
那些資訊,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第二步、再問「兩個問題」
針對你所發現的問題,再多問以下的「兩個問題」
1、為什麼?
2、怎麼做?
「為什麼」在於探討「問題發生的原因」
「怎麼做」則是在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
1、探討「為什麼」,能幫我們找出問題的來源,全面地展開問題
2、思考「怎麼做」,能強制我們去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當你將一個問題剖析成「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怎麼做
」
你就完成了這個問題「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拼圖
看著這個時間軸(時間拼圖)
恭喜你,擁有了更全面的格局觀!
如此,才能做到──
1、當問題解決後,我們能從「根源」去做好檢討與調整,降低問題再發生的機率
2、減少我們沉浸在負面狀態的精神及時間,把寶貴的資源用來真正地解決問題
第三步、「兩個問題」的提問順序
既然要針對原問題,多問「兩個問題」,那麼誰先誰後呢?
以下,我整理兩個情境:
(一)問題本身很「緊急」
正因為「緊急」,所以要趕快想辦法解決
因此,提問順序為:先問「怎麼做」→再問「為什麼」
等到問題解決了,再回頭去探討問題的成因
人生有限,盡量去做到「不二過」
別把時間浪費在犯相同的錯誤上!
找出成因之後,對症下藥,盡可能地預防問題再發生!
(二)問題本身「不緊急」
我認為更一勞永逸的方式
自然是從問題的根源著手,來去起擬解決辦法
哪些問題不緊急呢?
通常都是一些「深思型」的議題
比方說:職涯發展、人生規劃、親密關係、自我認識等等
它的陷阱在於,因為沒有急迫性,所以很容易被大腦冷處理
如果你想真正地將它們「由負轉正」
找到問題的根源,或許是最效率的做法
前面有提到,探討「為什麼」,就尤如「將問題全面展開」
當問題一目瞭然,你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哪裡是你的著力點」
選好著力點,再去解決問題,事半功倍!
因此,這種情境下的提問順序為:先問「為什麼」→再問「怎麼做」
結語
不論你來到地球上第幾個週年
你會發現,「問題」們,總是五花八門
以往解決問題時,我們是「當事人」,用的是第一視角
當我們為曾經面對過、曾經解決過的問題做統整,這就是第三視角
更誇張點說──是「上帝視角」──你都看得到、你都做得到!
因此,再繁瑣、再多樣的問題
我們都能找到它們的共同點及規律
我深信「萬物本同源」
在一定的基礎上,「問題們」必定是相同的
我正是藉由這篇文章的創作,來匯整的我的「處事」經驗
沒有100%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一招鮮」
但有一個持續成長、能力愈來愈好的你!
祝福你,可以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力量
也祝福你,可以獲得每個問題帶來的「禮物」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模式嗎?歡迎你來訊跟我分享!
如果對於這篇文章有任何問題,或者是在技巧的實作上碰壁
你可以用任何方式(email、留言等等)讓我知道,我會盡我所能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