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UPS(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宣布一系列重大營運調整,包括裁員20,000人與關閉73個營運據點。這些措施預計將在2025年節省高達35億美元成本,不過,公司也預計將因此承擔約4億至6億美元的遣散費與租賃終止費用。此次大規模重組是對亞馬遜包裹量下滑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直接回應。
亞馬遜長期是UPS的重要客戶之一,2024年佔公司總收入約11.8%。然而,這項合作的獲利能力一直存在爭議。UPS已決定在2026年中以前,將來自亞馬遜的包裹量削減超過50%,此舉代表UPS將重心轉向更高毛利、分散風險的客戶組合。
UPS於2025年第一季財報中指出,其總營收同比下降0.7%,至215億美元。當中,供應鏈解決方案部門營收下滑幅度高達14.8%,反映出在經濟壓力下企業物流需求的疲弱,或可能揭示內部營運效率問題。儘管供應鏈部門表現不佳,UPS在美國國內與國際部門皆繳出亮眼成績。美國境內業務營收年增1.4%,主因單件平均收入成長4.5%,成功抵消3.5%的每日包裹量下滑;國際部門表現更佳,營收年增2.7%,每日包裹數更成長7.1%。這顯示即便市場波動,UPS在核心業務仍具韌性。
從宏觀層面來看,全球貿易局勢與關稅變動對UPS的跨境物流產能與成本結構產生實質影響。公司在裁員聲明中特別指出,關稅政策改變與經濟放緩為促使其進行人力與資產調整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突顯出物流業受地緣政治波動牽動的高敏感性。
UPS的節流策略並非單一應對措施,而是一系列結構性調整的開始。除了人力縮減與營運據點整併外,該公司正全面推進流程自動化與路線最佳化,力求提升營運效率。管理層預期,光是這一輪調整,就能在2025年為公司帶來35億美元的直接節省效益。
儘管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UPS仍維持2025全年收入預期約890億美元,並預估全年營運利潤率可達10.8%。不過,公司也坦言,由於全球政經局勢仍不穩定,目前無意進一步調整未來展望。
市場分析師對UPS最新一季表現與裁員計畫反應不一,有部分券商維持審慎樂觀立場,並根據策略轉向調整目標價。截至2025年4月,UPS本益比約為14.3倍,與FedEx相當,處於行業合理區間。雙方皆在近期提高股息水準,表明對未來現金流穩健性的信心,也釋出持續回饋股東的訊號。
UPS正積極調整業務模式,以因應電商需求波動與B2B/B2C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公司策略性地將重點擴展至中小型企業與醫療物流領域,以分散對單一大型客戶(如亞馬遜)的依賴。這樣的佈局不僅有助強化利潤結構,也提高對不同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
總體而言,UPS在2025年展開的系列轉型行動,是對當前物流行業劇烈變動的積極回應。短期內固然面臨營收壓力與裁員風波,但若公司能成功落實降本增效並鞏固新興業務板塊,其中長期體質與競爭力仍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與深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