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可抗力條款」?企業遇上了天災、疫情怎麼辦?-談不可抗力的法律效果,以及保證保險的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企業面對不可抗力的違約時,其實可以透過企業保險來分散風險。所謂保證保險,係指保證保險人於被保險人因其受僱人之不誠實行為或其債務人之不履行債務所致損失,負賠償之責(保險法第95條之1)。幫助公司企業應對因天災、人為事故或受僱人的不誠實行為等原因而產生的損失和風險。大誠保經的楊慧婷經理是我合作的企業保險顧問,如果任何公司有預防風險跟損失的需求,都歡迎聯繫與我們討論。

一、不可抗力是指什麼?

所謂「不可抗力」,依司法實務見解,係指人力所不能抗拒之事由,即任何人縱加以最嚴密之注意,亦不能避免者而言,亦即該非常事變之發生,由於外界力量,而非人力所能抵抗者,例如落雷、洪水、颱風等天災、戰爭等情事均屬之(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763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字第129號判決)。

例如前陣子流行的新冠疫情,113年度板簡字第3239號民事判決就認定:「新冠疫情事件乃是全球大流行、影響全球的疾病傳染事件,甚至政府機關直接以第三級警戒方式防疫,其影響層面既深且廣,已屬於不可抗力事由,亦即人力所不能抗拒,任何人縱加以最嚴密之注意,亦不能避免之事由。因此,被告稱未依約定期限取得使用執照,係因新冠疫情影響等情,若合符節。」

至於個人年老臥病則非屬不可抗力之情形(法務部106年9月14日法律字第10603511560號函) 

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及契約效果?

不可抗力主要在民法法律上,體現於情事變更及不可歸責事由之主張

我國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規定「契約成立後,情事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其原有效果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其給付或變更其他原有之效果」

我國民法第225條規定「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務人免給付義務」、同法第230條規定「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未為給付者,債務人不負遲延責任」等。

至於不可抗力在契約效果上,許多契約會訂定不可抗力條款,例如因天災或事變等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契約當事人之事由,致未能依時履約者,得展延履約期限;不能履約者,得免除契約責任,或約定得終止/解除契約。

三、如果你是被違約的一方,該怎麼辦?

事實上,就算訂有不可抗力條款,也不一定能成功主張免責或主張情事變更,還是要取決於是否有不可抗力事實,不可抗力與不履行給付義務(違約)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

例如112年度北訴字第18號民事判決,原告主張因不可抗力要依情事變更調整租金,法院認定原告請求調整系爭租約租金期間,Covid-19疫情防疫措施業已逐漸開放,並帶動健身房展店、改裝風潮,及健身人口回流等情,故駁回原告之訴。

所以在面對類似情況時,還是要蒐集證據,並且看違約方的主張是否有理由。並且於約定契約當時,就需要就不可抗力條款的效力,審慎的評估及決定。

四、什麼是保證保險?

另外,企業當面對不可抗力的違約時,其實可以透過企業保險來分散風險。所謂的保證保險,係指保證保險人於被保險人因其受僱人之不誠實行為或其債務人之不履行債務所致損失,負賠償之責(保險法第95條之1)。保證保險可以幫助公司企業應對因天災、人為事故或受僱人的不誠實行為等原因而產生的損失和風險。

大誠保經的楊慧婷經理(https://ibi.circlewelife.com/expert/169)是我長期合作的企業保險顧問,她對於企業保險提供完整且專業的服務方案。我也有完整的保險團隊可以提供客戶協助。如果任何公司有預防風險跟損失的需求,都歡迎聯繫與我討論。

五、結論:

不可抗力是個人、企業都不願遇到的情況,但世事難料,總會有無法預知的情況發生,如何避免損失、分散風險及應對,有賴於商業及法律專業的契約約定及風險分散措施,以及訴訟上的攻防主張。歡迎找王平成律師進行法律跟保險諮詢,以及委任處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平成律師的沙龍
10會員
8內容數
2025/04/17
偽造連署書依其性質,可能涉犯偽造私文書罪(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500號刑事判決)或較重的偽造公文書罪。如果是大量偽造連署書,行為上可能同時涉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一條非法處理個人資料罪。這篇文章我們先說明偽造文書罪。
2025/04/17
偽造連署書依其性質,可能涉犯偽造私文書罪(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500號刑事判決)或較重的偽造公文書罪。如果是大量偽造連署書,行為上可能同時涉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一條非法處理個人資料罪。這篇文章我們先說明偽造文書罪。
2024/12/10
壹、爭議緣由 本件為變更性別登記事件,聲請人是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二庭,因為審理110年度訴字第522號戶政事件,認為釋憲標的,也就是戶籍法及內政部的命令,有違憲情形。 貳、聲請釋憲標的 1、戶籍法第4條第1款、第6條出生登記規定及第21條、第46條變更登記規定 戶籍法第4條第1款、第6條出生
2024/12/10
壹、爭議緣由 本件為變更性別登記事件,聲請人是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二庭,因為審理110年度訴字第522號戶政事件,認為釋憲標的,也就是戶籍法及內政部的命令,有違憲情形。 貳、聲請釋憲標的 1、戶籍法第4條第1款、第6條出生登記規定及第21條、第46條變更登記規定 戶籍法第4條第1款、第6條出生
2024/11/12
本篇為婚姻法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常有當事人問我:「律師,我需不需要幫我先生還債?」、「我們夫妻的財產是不是共有共用的?」、「如果我離婚,我能不能主張我要分配房子的持份,拿一半的房子?」對婚姻法律的錯誤理解,常影響當事人的財產規劃,今天王律師與大家一併解釋跟說明 錯誤觀念一:結婚後夫妻
Thumbnail
2024/11/12
本篇為婚姻法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常有當事人問我:「律師,我需不需要幫我先生還債?」、「我們夫妻的財產是不是共有共用的?」、「如果我離婚,我能不能主張我要分配房子的持份,拿一半的房子?」對婚姻法律的錯誤理解,常影響當事人的財產規劃,今天王律師與大家一併解釋跟說明 錯誤觀念一:結婚後夫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