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渴望快快長大,總覺得只要成為大人,就能去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
但真正長大後才發現,這個世界的運作,和我們當初的想像,截然不同。
那些曾經掛在嘴邊的「夢想」,那些心中嚮往的「想做的事」、甚至是「想成為的樣子」,好像都在生活的洪流中慢慢被遺忘了。
每天只是一心想著要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彷彿只要賺得夠多,生活就會變得美好。
可是,當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重複,內心卻越來越空,對生活感到麻木,對未來也逐漸失去了方向。
我開始思考:這樣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我一直很喜歡一首歌,叫做〈這是你期盼的長大嗎〉,原唱是張齊山。
其中幾句歌詞深深觸動了我:「你很失望吧,大人的世界不快樂吧?那個愛笑的自己去哪了?拼盡全力掙扎,只為能成為普通人啊!」
在這個名為「大人」的世界裡,好像大家都不再快樂。
那個曾經自信滿滿、滔滔不絕談著夢想的自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悄悄地不見了。長大後,我們學會了掩飾、變得謹慎,甚至開始相信:「能成為普通人,已經是一種幸運。」
記得剛出社會的時候,有位朋友曾問我一句話,至今仍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嘿,Rex,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愣了一下,思索了一會兒,最後竟回答:「我不知道。」
他又說:「你以前不是常說,想開一間咖啡廳嗎?」
我笑了笑,回他:「哈哈哈哈,你也知道我想開的那種咖啡廳,肯定賺不了錢啦。」
就是在那一瞬間,我才真正意識到----那個在大學時對未來滿懷希望、充滿熱情的我,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被現實與資本慢慢吞噬。
連自己曾經的夢想是什麼、曾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已經模糊得快記不清楚了。
那麼,為什麼出了社會以後,我變得這麼在意「錢」?
或許是因為我漸漸發現:沒錢,生活真的無法繼續下去。
我曾聽過一句話:「興趣不能當飯吃。如果這份工作是你的興趣,但它不會給你薪水,你還會繼續做下去嗎?」
那時候聽到這句話,我點頭如搗蒜,覺得說得很對。
因為出社會後,食、衣、住、行、育樂、雜支、醫療……
這些原本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全都需要錢來支撐。
那如果沒有錢呢?我還能好好生活嗎?
更重要的是----我還能繼續堅持那些曾經熱愛的夢想嗎?
沒錯,我當時的夢想,確實是開一間咖啡廳。
但我後來想了想:
從租下店面開始,添購器材、挑選原物料、招募人手、行銷規劃……光是還沒開門營業,就已經得投入大量資金與時間。
當我仔細想像那些現實重重疊疊的壓力時,
「我要追夢」這句話,忽然變得好膽怯,也好奢侈。
現在的我,每天早上睜開眼就是準備去上班,下班回家後就是洗澡、吃飯、睡覺。
生活像是預設好的程式,一天接著一天,不斷重複。
彷彿,我的夢想與人生目標,就只剩下兩個字:「賺錢」。
賺多少錢和自我價值的錯亂
出了社會以後,我漸漸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只要賺得比別人少,是不是就代表我不夠好?
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進入大企業、薪資翻倍成長,我開始變得焦慮、緊張,總覺得自己正被遠遠拋在後頭。
也許是因為我所處的環境不錯,周遭的人都非常優秀,
但也正因如此,我對自己的要求愈來愈高。
即便主業的壓力已讓我喘不過氣,我卻仍無法停止思考:「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才能追上大家?」
我曾一度想發展副業,想藉此縮小與他人的差距,也讓焦慮找到一個出口;
但後來我發現,如果這樣的選擇只是出於比較,最終只會讓自己更加疲憊,反而失去了原本該有的生活平衡。
因此,我開始思考了一個問題:
『「賺多少錢」和「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真的能夠畫上等號嗎?』
在這個名為「人生」的賽道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
有時候,走得慢一點、不那麼耀眼,也不代表我們輸了。
我們只是選擇了不同的節奏,走在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上而已。
我告訴自己----努力賺錢沒有錯,但別忘了,生活不是只有錢。
夢想、健康、快樂、安心,這些東西雖然無法量化,卻才是真正支撐我們走下去的養分。
如果人生終究是一場馬拉松,那我更希望自己能撐得久、跑得穩,而不是一開始就被焦慮逼到耗盡力氣。
與其活在比較裡,不如誠實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錢進未來,還是,前進未來?
或許,我們都應該在喧囂中,停下腳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找回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錢」雖然重要,但有時候,夠用就好。』
這是家人和一些朋友曾經給我的忠告。
為了不讓自己困在對「錢」的執著裡,我試著向外探索,也向內尋找答案。
我開始請教他人、傾聽不同人生的聲音。
慢慢地,我理解到:「成功」不一定是銀行存款有多少、職稱有多高。
有時候,只是在清晨醒來,心裡沒有太多壓力,能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早餐,就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如果人生能活到八十歲,那也不過三萬多個日子。
我不想用這有限的時間,永遠只是在追逐金錢與對未來的焦慮中度過。
我希望,在這有限的生命裡,找回那些真正讓我快樂的事。
也許它們不華麗,或許只是簡單的日常:一場漫無目的的散步、一個人的下午茶、或與朋友來一場深度對談。
但正是這些微小的片刻,不斷提醒我:「我還活著。」
也許現在的我,確實有點忘記了當初的夢想,
但我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照顧自己、聆聽內心,總有一天,我會重新找回那個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憧憬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段人生裡迷失方向,
但只要不放棄對生活的提問、不停止對自己的傾聽,終究能在平凡之中,找回那個曾經閃閃發光的自己。
我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
也許,我還沒找到所有答案。
但至少現在的我,願意停下來,問自己一句:「我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
如果這個問題一時無解,那也沒關係。
重要的是,我已經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未來的路或許依舊不輕鬆,
但我希望每一步,都是我真心選擇的方向,而不是被「錢」與焦慮推著向前。
前進未來,還是錢進未來?
我想,這一次,我願意自己決定。
夢想,不該只是青春裡的片段記憶,
它也可以是成年後,在日常裡靜靜閃爍的微光。
我不急著證明什麼。
只想,好好活著、好好感受,忠實於自己的節奏。
所謂理想的人生,從來不是誰定義的模樣----而是,每個早晨醒來,我都能對自己說:「這樣的生活,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