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Suno 推出 V4.5 版本,為專業用戶(Pro 和 Premier)帶來更強大的功能。然而,隨著 Suno 和其他 AI 音樂生成服務的崛起,AI 音樂生成的版權爭議也日益浮出水面。本文將介紹 Suno V4.5 的更新特色、比較其他知名 AI 音樂生成服務,並探討 AI 音樂的版權問題。

Suno V4.5:更智能、更人性化的音樂創作體驗
1. 擴展音樂風格與混搭能力
Suno V4.5 在音樂風格的生成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支援更智能的風格混搭,例如將電子舞曲(EDM)與民謠結合,或創造新靈魂樂的獨特音色。對於特定風格如龐克搖滾或爵士浩室,Suno V4.5 的生成準確度顯著提升,確保音樂更貼近用戶的創意需求。2. 情感豐富的人聲表現
新版本的人聲生成技術更加出色,聲音情感更飽滿、清晰,幾乎媲美真人演唱。這使得 Suno V4.5 特別適合需要強烈情感表達的音樂類型,如流行音樂或抒情歌曲。
3. 豐富的音色層次
Suno V4.5 在音色設計上更加細膩,能生成複雜的音層結構,支援獨特的創作提示,如「旋律口哨」等音效。這讓創作者能打造更具個性的音樂作品。
4. 更精準的提示遵循
新版本改進了對用戶輸入提示的理解能力,新增的提示增強助手(prompt enhancement helper)能幫助用戶改善指令,讓生成的音樂更符合預期。
5. 進階功能與更長曲目
Suno V4.5 升級了封面(Covers)和角色(Personas)功能,允許用戶將兩者結合,創造更具創意的作品。此外,歌曲長度從原本的限制延長至 8 分鐘,滿足更複雜的音樂創作需求。
競爭激烈的 AI 音樂生成市場
除了 Suno V4.5,市場上還有許多其他優秀的 AI 音樂生成服務,以下為幾個主要競爭者的簡介:
1. Udio:高音質與靈活創作
Udio 是 Suno 的主要競爭對手,以高音質和靈活的生成方式聞名,支援文字到音樂和音訊到音訊的創作。其免費功能豐富,伺服器穩定,但可能需要多次嘗試以達到理想效果。Udio 在人聲質量上表現出色,但在複雜歌詞的遵循上略遜於 Suno。
2. AIVA:電影配樂的理想選擇
AIVA 專注於電影配樂和背景音樂,支援超過 250 種音樂風格,並提供 MIDI 編輯功能,雖然人聲生成不如 Suno,但其專業音質和免費方案使其成為影視創作者的熱門選擇。
3. Boomy:快速創作與商業化
Boomy 適合音樂創作新手,支援快速生成歌曲並上傳至 Spotify 等平台,通過版稅分成模式讓創作者獲利。然而,其音質相較 Suno 和 Udio 稍顯不足,適合追求效率的創作者。
AI 音樂生成的版權爭議
隨著 AI 音樂生成技術的普及,版權問題也成為焦點。以下為主要的爭議面向:
1. 訓練資料的版權侵權
AI 音樂平台通常使用大量現有音樂進行模型訓練,其中可能包含受版權保護的歌曲。2024 年 6 月,環球音樂(UMG)、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聯合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對 Suno 和 Udio 提起訴訟,指控其未經許可使用受版權保護的錄音進行訓練,稱此為「幾乎難以想像的侵權規模」。Suno 和 Udio 則以「合理使用」(fair use)為辯護,強調其生成音樂具變革性且不直接複製原作。然而,美國法院尚未對此作出明確裁決。
2. AI 生成音樂的所有權
AI 生成音樂的所有權問題同樣複雜。美國版權局規定,只有具備人類創作成分的作品才能獲得版權保護,因此純粹由 AI 生成的音樂可能無法註冊版權。但若用戶在生成過程中提供顯著創意輸入(如編輯或提示),則可能獲得版權。
3. 聲音複製與肖像權
AI 複製藝人聲音的能力引發了肖像權和公開權的爭議。例如,2023 年模仿 Drake 和 The Weeknd 的 AI 歌曲《Heart on My Sleeve》被 UMG 要求下架。2024 年,田納西州通過的 ELVIS 法案將藝人聲音視為財產權,進一步規範 AI 聲音複製行為。
4. 產業應對與解決方案
證明 AI 音樂侵權的難度很高,因為各家模型的訓練過程不透明,且生成的音樂通常模仿風格而非直接複製。國際間的版權法差異也增加了執法難度。為解決版權問題,一些平台也開始與權利人洽談授權協議,例如 UMG 與 SoundLabs 合作開發的 AI 工具。
Suno V4.5 的推出展示了 AI 音樂生成技術的巨大潛力,其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應用場景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版權爭議的升溫,或許 AI 音樂等產業未來需要在技術創新和法律規範之間找到平衡。
我是TN科技筆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選愛心、轉發給我支持鼓勵~
也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撰寫更多科技文章,一起跟著科技浪潮前進!!
>>>請我喝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