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大叔|PM住海邊?

PM大叔|PM住海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團隊成員A:PM,我需要XXX單位的協助,你處理一下。

PM:所以你在申請支援時有遇到什麼困難嗎?團隊成員A:沒有啊,我還沒申請,因為這涉及其他單位,所以是PM要處理吧!

PM:......(我住海邊嗎?)

這種對話場景,身為PM的大叔我可以說是聽到耳朵都長繭了。

不誇張,這大概是我過去十幾年來最常遇到的情境之一。幾乎每個PM,都曾經被當成跨部門的萬事通兼客服專員,不管事情是誰的、只要有跨單位,就丟給PM處理。

這種現象在台灣企業尤其常見,外商雖然也會遇到,但相對少見,本質上是來自「對PM角色的誤解」。


大叔心中的PM職責是什麼?

照我對PM的理解,PM的核心職責大概是這樣:

規劃專案 → 協調團隊 → 引導共識 → 解決跨部門衝突 → 持續推進目標

其中,「跨部門衝突」這件事,常常讓人誤以為只要一跨部門,就是PM該出手的時機。

錯錯錯——這其實是職場上非常常見的錯誤認知!


跨部門溝通,不是PM專利

請大家想一想,在現實生活中,不管你是哪一個職位、哪一個部門,本來就會遇到跟你立場不同、職能不同的人,對吧?

所以與他人溝通、協作,本來就是大家工作的一部分,應該是每個人達成目標的日常,而不是PM的專屬職責

那什麼時候才該由PM出面呢?


PM真正該出場的時候是——

當跨部門之間因為資源、立場、時程等差異,導致無法取得共識或進展卡住時

這時候,PM才會跳出來協助「拆彈」,甚至在必要時向上層爭取支援或仲裁。這才是PM的核心價值所在,不是當跑腿也不是當萬應公。


外商怎麼看這件事?

在許多外商或管理文化比較成熟的企業裡,有個概念叫做:

Project Operation(專案操作)

意思是,每個成員在自己職責範圍內,該做的事自己先完成、該協調的人自己先找、該流程自己跑。

而不是一遇到「跨部門」三個字就自動把任務「推給PM」。

PM的角色,應該是在協助團隊「排除障礙」的過程中出手,

而不是一開始就被當成替代執行工作的工具人、多能工。

當團隊成員放棄自己的 Project Operation,把一切丟給PM,

那其實就等於沒有履行自己的 SOW(Statement of Work,工作範疇)

這不只是偷懶,更是職業責任感的缺席。


你也是這樣深受其擾的PM嗎?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

身為PM的你,是否也常常背負著這種「只要不屬於任何人,就是你的事」的無形壓力?還是你已經練成「微笑接受、暗中爆肝」的PM神功?

歡迎留言一起碎碎念!

raw-image

圖:圖文不符的大叔個人照

avatar-img
Uncle Jerry
1會員
7內容數
四十歲的上班族大叔, 愛閒聊、運動,追求躺平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Uncle Jerry 的其他內容
傑瑞大叔從出社會到現在,一路都在做PM,十六、七年下來,也算是個老師傅了。 今天就撥點時間,來聊聊這個看起來光鮮、實際上滿是內傷的職業。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千禧世代(也就是我這個大叔的年代)堪稱「史上最不幸的一代」。 我看著標題點了點頭,再看內文,默默關掉網頁。因為,實在太真實了……差點流下社畜的淚水。 回憶人生這齣戲裡的「災難宇宙觀」: 2008:金融海嘯開局送下馬威 剛畢業,履歷印好、西裝燙平,準備進職場闖天下。 結果
最近常問自己,想四十歲以後,還能開始些什麼? 年輕的時候,很多想法,但說出來也沒人聽。 中年的時候,好像終於有人聽了,但我們卻少講了很多話。 這個部落格,就是我給自己的回答。 不是什麼專家說法,不是什麼金句語錄。只是一些生活裡的觀察、職場裡的心得。 過去這些年,我在職場上打滾,也在人生裡繞
傑瑞大叔從出社會到現在,一路都在做PM,十六、七年下來,也算是個老師傅了。 今天就撥點時間,來聊聊這個看起來光鮮、實際上滿是內傷的職業。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千禧世代(也就是我這個大叔的年代)堪稱「史上最不幸的一代」。 我看著標題點了點頭,再看內文,默默關掉網頁。因為,實在太真實了……差點流下社畜的淚水。 回憶人生這齣戲裡的「災難宇宙觀」: 2008:金融海嘯開局送下馬威 剛畢業,履歷印好、西裝燙平,準備進職場闖天下。 結果
最近常問自己,想四十歲以後,還能開始些什麼? 年輕的時候,很多想法,但說出來也沒人聽。 中年的時候,好像終於有人聽了,但我們卻少講了很多話。 這個部落格,就是我給自己的回答。 不是什麼專家說法,不是什麼金句語錄。只是一些生活裡的觀察、職場裡的心得。 過去這些年,我在職場上打滾,也在人生裡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