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大叔|PM好像很爽?

PM大叔|PM好像很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傑瑞大叔從出社會到現在,一路都在做PM,十六、七年下來,也算是個老師傅了。

今天就撥點時間,來聊聊這個看起來光鮮、實際上滿是內傷的職業。


💬 「誒~你不是只出一張嘴嗎?」

PM:我們有機會這樣這樣,然後提早完成嗎?

RD:你這樣不行啦,這不符合流程,風險很高啦,八九成會出事啦!

PM:沒關係啦,我們試試嘛~有問題再來說!

RD:你都出一張嘴而已,做的是我耶!我要加班到半夜,不然你來陪我加班啊?PM:我也很無奈啊~這是老闆的要求啦!

RD:……(沉默爆氣)

這段對話,是職場重播率最高的經典橋段,

播放頻率堪比電影台的《功夫》、衛視中文台的《七龍珠》——全年無休、強力放送。

沒錯,大多數人眼中的PM,就是那個只出嘴、不動手的職場靈體

身為一位PM,我完全懂,甚至可以說——我認同這個說法。

但我要補一句:出嘴,其實也很辛苦。

嘴巴雖然動得比手快,但背後有一大串腦內多工運算,外加一缸子的壓力跟眼神死。


📅 PM日常:不是在開會,就是在路上開會

PM的上班日常怎麼過?來,我們精算一下:

  • 正常工時:8 小時
  • 開會:佔掉至少一半
  • 溝通協調:吃掉剩下的一半
  • 流程處理、簡報整理、火線支援:壓在剩下的半半

**這樣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對吧?**但PM的工作不只是一堆雜事湊起來而已,它的可怕在於:

⏱️ 時效性 + 高關聯性 + 無可預期性

簡單講,PM做的事情都不能等,而且不能一個人搞定。

任何一件事,背後都牽動設計、生產、供應鏈、客戶、老闆、還有心情很差的RD。


🧯 真實案例:產品爆異常,PM腦中變奇異博士

驗證單位一通電話:「出事了!」

PM馬上從日常模式切換成 漫(Marvel) 模式,如奇異博士般,腦中跑起的運算,預判各種平行時空的可能性:

  1. 和驗證單位確認問題、影響程度
  2. 找設計部門研判原因、評估風險
  3. 查產線排程、供料狀況、已出貨風險
  4. 拉進所有關係人,找出最小損失解法
  5. 跟老闆報告、同仁溝通、做簡報、修簡報、再簡報…

你以為可以花幾天處理?

根據我在電子業這十幾年的經驗:半天。甚至不到。

這還只是一個專案的一個事件,PM同時在身上的,通常是三到五個專案一起跑,每個都有突發狀況、時效壓力、跨部門協調,還要想辦法讓所有人看起來「沒那麼痛」。

所以我常說:x86處理器有什麼了不起,一個PM就等同好幾顆高階Xeon處理器,能同時運作十幾個任務還要笑著開會。


🌙 「RD在加班,PM去哪?」

夜深人靜,RD還在實驗室裡奮戰,心裡難免嘀咕:「PM咧?怎麼不見了?」

但各位啊,那不代表PM下班啦……

PM只是回家繼續開會、清郵件、修簡報、接國外call。

PM只要有網路、有電腦、有耳機,就可以 anywhere 開工,

這種「看起來彈性實則無止盡」的工作模式,常常讓PM陷入無休、無界限、無人生的地獄循環。

10小時工時是基本款,12小時以上是常態,還要on call接不完。


🎯 不然你來做?

我常問工程師朋友一個問題:

你想一次做很多件事,但可以自由離開辦公室?

還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但要固定加班待到深夜?你想下班就斷線?還是離開公司後還要隨時on-call?

這其實就是PM與RD最大的工作型態差異

沒有哪一個比較爽,只有哪一個比較適合你。


總結:PM,看起來很爽,但其實很燒

PM的工作,是沒有實權,是開最多會卻最少掌聲的位置。

不是我們不動手,而是我們需要讓每一雙手都能協作。

我們不是最懂技術的那一個,但我們是最懂讓大家在一起搞定技術的那一個。

我們不是最重要的人,但往往是那個沒了就會炸鍋的人。


你也是PM嗎?還是你每天都在觀察你們辦公室那個「只出一張嘴」的PM?

歡迎留言一起吐槽,因為人生太苦,寫點字喘口氣。

raw-image

圖: 大叔傑瑞|四十路PM

avatar-img
Uncle Jerry
1會員
7內容數
四十歲的上班族大叔, 愛閒聊、運動,追求躺平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