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母親節的到來,讓我思索著何謂母親?生下孩子就能是母親了嗎?僅僅不讓孩子餓肚子的扶養方式,就能認定是一名母親嗎?那與其他哺乳類動物相比,我們“人類”與他們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我覺得是:「關心與教育」。光憑食物與棲息之地的養育方式,這與Discovery動物星球頻道介紹的獅子有何區別?獅子也是群居動物,母獅出外打獵,公獅保護領地不被侵占。提供保護與食物已經不是現代文明社會所追求的,而是追求更高的關心與教育。
我發現很多人只養而不教。例如:在餐廳或賣場,小孩不該在場域裡奔跑玩樂,很多父母都冷眼旁觀,放任孩子瘋狂撒野,絲毫沒有想制止他們的野獸行為,以及是否已經打擾到他人?至於關心,不是給孩子金錢上的一切供應,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錢能解決的事。例如:很會賺錢的父母,根本沒時間陪小孩,甚至是簡單的與孩子吃頓晚餐,也是奢侈的願望。以為給了一張信用卡,提供金錢上的支持,就能什麼都不管不問?那身心上的關懷呢?
很多青少年之所以會走偏,大部分是缺乏父母的關懷與教育,透過離經叛道的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父母因為不理解、現實的忙碌與壓力,經常使用「打罵」的方式制止叛逆行為,又何曾想:孩子為何會這樣?有真切的關心與在乎,就能好好溝通,才不會相互厭惡彼此導致關係僵化。
父母為了生存,家庭與工作勢必無法兩全,但這也不是你們冠冕堂皇的藉口,更不是你們不負責任的免死金牌。因為決定要不要生養是你們的選擇,我們小孩根本沒選擇權,生養後的責任怎能不一肩扛起?
不想負責任拜託不要生,不要互相殘害彼此,你們大可以過著兩人夫妻世界的生活,不是很好嗎?
養而不教、不關心,還能算稱職的父母嗎?與野獸又有何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