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愛,摯愛》原創短篇小說-成年篇1丨樹屋札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學畢業後,黃遠跟其他人一樣紛紛投入職場,黃遠聽從父親安排,靠關係進到台北某建築事務所上班。一開始黃遠跟其他新進人員一樣競競業業,但隨著年資增長漸漸厭倦了每天畫設計圖的工作,況且自己的設計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職場倦怠隨之襲來。

隨著年紀漸長,大家在各領域也逐漸站穩腳根;也有的人還在尋找人生志向。有一次同學會,有的同學訴說著自己的豐功偉業、百萬年薪;有的同學則是轉換人生跑道,由職軍轉做房仲,在他們分店裡可是當季銷售冠軍。

看著做房仲同學侃侃而談的樣子,不是那種想炫耀自己收入的膚淺模樣,因為他眼裡充滿著光,一種難以言喻的光。眼睛炯炯有神、真心為自己感到驕傲,做自己喜歡的事的那種光芒。

因為那眼神黃遠也在語心的眼裡看過,只要語心一談到影音創作工作,那語氣、眼神完全變了一個人,變得開心且自信。在鏡頭面前搞怪表演、唱歌,甚至她最不擅長的舞蹈,為了拍攝順利認真的練舞,這為了興趣與夢想努力的語心,吸引了不少粉絲。

即使建和現在只是個社群小編,他仍未放棄對寫作的熱愛,把他那天馬行空、戲劇化的想法,全寫在他最愛的小說創作裡。黃遠看著建和在桌案前奮筆疾書的樣子,他的眼神裡也透著一絲光芒,是黃遠夢寐以求的那種光。

有一天,語心跟黃遠去看畫展緩解工作上的壓力。走著走著,黃遠被一幅畫所吸引,是由不同大小的圓圈勾勒而成,圓圈內可以是各種圖形符號、隨心所欲。有點類似草間彌生的圓點藝術。為了成功作畫,黃遠開始拜師學藝,想不到自己遺傳了媽媽的藝術細胞,一點就通。也只有沉浸在藝術創作中,黃遠才找到自己的光

正當黃遠以為一切都步入正軌,在一次的身體檢查中,黃爸爸確診肺癌。起初黃爸爸還與常人無異,不以為意地繼續日常生活,完全沒有想接受化療的意願,但隨著病情惡化,身體開始緩緩消瘦,宛如一根細長的竹竿,四肢纖細、肚子也逐步扁塌。

不久後‧‧‧‧‧‧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熹聽C.T 丨 原創樹屋
15會員
36內容數
HI,我是熹聽C.T 丨 原創樹屋,自詡為靈感系創作者~ 我在這裡寫下一些只屬於我的文字。 不定期更新~
2025/04/28
成人的生活宛如孤島上的燈塔,在寂寞中療癒自己。探討成長、本我的消失、雞湯好壞等議題。
2025/04/28
成人的生活宛如孤島上的燈塔,在寂寞中療癒自己。探討成長、本我的消失、雞湯好壞等議題。
2025/04/17
《窒愛,摯愛》寫著關於父權體制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黃遠,壓抑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到漸漸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探討愛情、同性、家庭影響自我成長的議題。
2025/04/17
《窒愛,摯愛》寫著關於父權體制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黃遠,壓抑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到漸漸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探討愛情、同性、家庭影響自我成長的議題。
2025/04/15
《窒愛,摯愛》寫著關於父權體制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黃遠,壓抑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到漸漸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探討愛情、同性、家庭影響自我成長的議題。
2025/04/15
《窒愛,摯愛》寫著關於父權體制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黃遠,壓抑自己的情感與想法,到漸漸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探討愛情、同性、家庭影響自我成長的議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很喜歡律師呂秋遠的文章,內容平易近人,卻能夠深刻影響著我或其他讀者,再次閱讀又能獲得新的啟發或是更深層的理解,他就像是個明明看透世俗紅塵,卻還願意彎下腰接著滿滿的惆悵地氣,心平氣和訴說「人類社會本應有的道理與價值觀」,他的善良使我、或他人、甚至眾人還願意相信這個社會。
Thumbnail
很喜歡律師呂秋遠的文章,內容平易近人,卻能夠深刻影響著我或其他讀者,再次閱讀又能獲得新的啟發或是更深層的理解,他就像是個明明看透世俗紅塵,卻還願意彎下腰接著滿滿的惆悵地氣,心平氣和訴說「人類社會本應有的道理與價值觀」,他的善良使我、或他人、甚至眾人還願意相信這個社會。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