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讀書會輪到我分享,選的這套《長襪皮皮》三部曲是瑞典國寶兒童文學作家林格倫的代表作,文案上說這系列至今已風靡全球超過七十年,但老實說我小時候並沒有讀過或聽過,當初會買這套書是因為文案上還說這有關於哲學思辨,是大人小孩都適合讀的童書。
原本我只打算讀完並分享第一部就好,殊不知在讀第一部的過程中內文劇情都讓我超不舒服的,這完全不是我預想中會發生的事,於是乎我乾脆一口氣讀完三部曲,試圖找出造成我不舒服的原因,好在,這個決定是對的,也因此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並讚嘆作者的劇情巧思和角色設計,好多細節值得讀者挖掘深思。
《長襪皮皮》故事簡介(由 Chatgpt 生成再潤飾)
故事的主角皮皮,是一位九歲的女孩,住在「亂糟糟別墅」,家中沒有大人陪伴,只有一隻猴子和一匹馬。她聲稱父親是海上的國王,獨居的她不僅擁有一口裝滿金幣的箱子得以衣食無缺,還有比大人還大的力氣可以抵抗並保護自己。第一部中,她與鄰居小孩湯米和安妮卡成為朋友,湯米和安妮卡是一般世俗中的乖孩子-生活常規不需擔心、衣著整齊乾淨、十分有禮貌,皮皮帶著他們一起玩了許多大人會皺眉且弄得髒兮兮的遊戲,自己則拒絕上學、獨自對抗警察與小偷等,她的作為顛覆了大人世界的規矩與常識。
第二部中,皮皮的行為雖然仍充滿荒誕與幽默,但開始出現對人際互動、禮貌與友誼的些微思考。她雖然叛逆,卻也對其他孩子和動物逐漸顯現出善良溫柔的一面,與湯米與安妮卡的情誼也日益深厚,最後為了和好朋友繼續在一起而拒絕了出海去南島找父親的提議。
第三部則進一步展現她內心的轉變與孤獨感,在這一集中,她帶著兩位朋友航行至遙遠的塔卡圖卡島,暫時逃離規則重重的世界,並重逢多年未見的父親。在島上與原住民小孩一起探險玩樂、對抗海盜,似乎在這個過程中,皮皮開始感受到長大和童年漸離後的不那麼美好的部分了。
整部作品在童趣與荒謬中藏有對教育、社會規範與童年本質的深刻省思,是一部幽默而深邃的經典兒童文學。
讀後感(微雷)
前面提過第一部讀起來讓我極度不舒服,皮皮許多離經叛道的言行舉止,像是誇大其詞、疑似說謊、生活作息和日常行為都一團亂、與其他人的互動簡直可以稱之為白目等,全都讓身為母親的我感到難以接受。第二部的前半段依然如此,我仍對她的一舉一動感到不適,但到了後半段和整個第三部,我居然漸漸就接受了,這是個很神奇的過程,而我回頭再檢視之後很驚人的發現,我之所以越看越舒服,也是因為皮皮逐漸社會化了啊。
第一部的皮皮是最原始的狀態,完全不受規範與社會制約,代表了最純粹的童年自由與幻想。第二部,她開始與更多人互動,逐漸理解「文明社會」的某些隱形邊界,也開始模糊地感知到人際關係與規範。到了第三部,除了南島原住民和文明世界的孩子們生活方式有極大的對比,海盜事件也讓皮皮開始意識到一般孩子和大人間的身體力量是多麼懸殊,而擁有可比擬大人力氣的她,刻意選擇不變成那樣以力氣壓迫孩子的大人,並轉變為孩子們的守護者,讓我聯想到《彼得潘》-擁有神奇的能力卻也孤獨地守護孩子們的童年與夢想。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的最後一幕,皮皮一個人回到冷清凌亂的別墅,隔天卻暖心地為湯米和安妮卡補辦一場錯過的聖誕派對。派對結束後,兩人從自家窗戶望見皮皮獨自坐在亂糟糟別墅燭光搖曳的餐桌前,神情茫然似放空,夜深了,她默默吹熄蠟燭,一併吹走的是我對皮皮最一開始的反感,最後只餘心疼。我覺得這幕也是個隱喻-此時的皮皮就是最終仍然長大了的每個人,而湯米與安妮卡則是被藏在心中的、相信聖誕節的內在小孩。
不過其中最讓我意外與敬佩的角色,是湯米與安妮卡的媽媽。前面提過,湯米和安妮卡是典型的「乖孩子」,照理說,他們的母親應該會對孩子與皮皮這樣古怪又無禮的小女孩來往感到反感,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從孩子每次跟皮皮玩得髒兮兮回家,到她第一次邀請皮皮來家裡卻因其失禮舉止而不快,她始終沒有阻止孩子們的來往。甚至到了第三部,她還願意讓湯米與安妮卡隨皮皮出海,到塔卡圖卡島短暫生活。我對這位媽媽感到敬佩,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她背後的考量,但她的開放心態與尊重孩子選擇的勇氣,十分值得借鏡,她彷彿代表一種少見的父母典範——給予他們與「不一樣的人」交往的空間與信任。
值得深思的細節
這個系列很多部分真的都值得細品,我稍微列出一些:
- 皮皮的大力氣:這個設定真的很一針見血,孩子與成人最直觀的差異就在肢體的力氣上,皮皮因為有這個設定,才得以不依賴成人,也不被成人制肘,我想甚至可以稱她是最自由的小孩。
- 上學或不上學:這三部中都有一定的篇幅在諷刺教育現場,像是教材內容、知識的評核方式等,只因不知道歷史上的名人是哪一年去世就被評為下等是合理的嗎?重點難道不該是我們知道歷史上有這個人以及他做的事情嗎?此外,南島原住民小孩和來自「文明社會」的小孩,藉由光譜兩端的生活方式,交互質疑教育的本質究竟是為了得到什麼?
- 皮皮說謊成性?:皮皮總是說她看見過什麼什麼樣的人事物,說出來的內容都十分荒誕不真實,讓人第一個反應就覺得她在說謊,而湯米針對這件事說出了一段很耐人尋味的話:「皮皮只是習慣將編出來的故事當成謊話而已。」,原本我不太理解,後來聽到我家兩寶聊天聊起剛看過的故事書內容才恍然明瞭,他們用的句子也是「我看過......」,一樣的句子卻給人不同的反應,很值得反思大人是否應該更謹慎的使用帶有框架的判斷力。
- 湯米與安妮卡的媽媽:如果是我,會和這位媽媽做出一樣的選擇和態度嗎?我是否擁有足夠的包容心呢?
結語
總之,這系列是超乎我預期的有意思,文句非常淺顯易懂,大約國小中高年級的程度就能讀了,真心推薦給大家~是說我真的很好奇孩子的讀後感會是什麼,總覺得會有出乎意料的觀點,等我家兩寶的識字量足夠後一定要讓他們讀看看!
讀冊生活商品頁:《長襪皮皮》系列(安徒生大獎作家林格倫經典作.全新譯本.原版插圖經典皮皮色收藏版.完整收錄《長襪皮皮》《長襪皮皮出海去》《長襪皮皮到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