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全家人每週至少一起吃 3 ~ 4 次晚餐對兒童發育有正面影響,不管是兒童心理、親子關係甚至是飲食偏好等層面,都能更深入地建立良好的互動與習慣,文章連結在這裡給大家參考,我就不贅述了,接下來我想談談煮飯這件事。
在美國,因為小費文化、物價和地理環境等原因,外食始終不像台灣一樣是個很吸引人或方便的選項,除非週末出門在外,否則一日三餐都是得自行打點的,對於我這種對烹飪沒什麼熱情、廚藝也一般般的人來說真是壓力山大。可是來到美國這兩年,我突然發現煮飯帶給我的壓力居然沒有在台灣時那麼大,心態上反而輕鬆很多,這是我在來之前始料未及的,接著細細的思考一番,我覺得可以歸因於以下這幾個因素。在台灣的時候很受餐餐五蔬果、六大類食物的制約,尤其家裡又有小孩,總覺得都要至少煮個三菜一湯、菜色上有葷有素有山有海才算達標,若是只吃個水餃加蛋花湯都會令人感到隨便與有罪惡感。
而美國的輕食卻是截然不同的,在我以往傳統的觀念上很難將之視為一份正餐,可是其實一個潛艇堡也有做到六大類啊,這個窒礙打通之後,對於該準備什麼食物作為一餐的選擇性廣泛很多,我也不再覺得只吃水餃很隨便。
於是平日晚餐只要有主食、有肉、有青菜,甭管是一道還是五道,心態上我都可以很安然。
以往在台灣可是看不起那些便利商店的微波炒飯、義大利麵的,覺得難吃又貴,甚至廚藝普普也能做出更好吃的,可是美國的即食料理真真打破我的刻板印象,口感不輸現做料理欸,至少這滋味我是做不出來 XD。
像是 Trader Joe's 就有很多冷凍即食料理非常優秀-韓式牛肉炒飯、西班牙蒜蝦、鮮蝦煎餃、白醬蕈菇義大利麵、日式三角飯糰等,有夠好吃!只需要微波加熱或是用平底鍋回溫即可。
美國住家的空間大多了,就有地方可以擺較大型且多元的廚房家電,例如高配版十三合一的電子壓力鍋、食物調理機、破壁機、真空封裝機等,對比以往在台灣的廚房,放個大同電鍋跟象印電子鍋就有點擠的情況來說,在美國的我有種廚具暴富的感覺~
此外,這裡也能輕易買到各式各樣的調味料,家裡也有足夠的空間放,這些調味料讓簡單的燙青菜變得不簡單且多變化,調味料和廚具綜合起來的功效讓煮飯變得比以前容易許多,也美味許多。
但是我也沒有因此更喜歡下廚啦哈哈~雖然煮飯過程較輕鬆,可是煮飯頻率也增加不少,想菜色依然是一件令人煩躁的事,不過,至少心理上的負擔減輕一些,例如以往覺得泡麵不太好會盡量避開,現在煮豪華泡麵很熟練很常煮也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