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鍊魂師的第一個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吾認為,「這世界所遇到的爭議與難題,只要夠多人類的心靈鍊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既然想從事身心靈領域方面的工作,吾自然不能免俗地去查閱那些可以彰顯人性光明面的工作內容,也嘗試理解一些推動時代進步的慈善觀念,例如社會型企業、藍色革命、共享經濟、環境永續、氣候變遷、偏鄉教育、乾淨能源、糧食危機、多元性別等。查閱這些資料時,我才發覺,這世界積極向上的人可真不少,憑我今世不上不下的能力似乎沒什麼可做的事。
但我也發覺,這些有利於人類整體進化的工作推廣,雖然做事的人很多,但「礙事」的人也不少。
由於個人習慣上的人性研究偏向人性黑暗面,像年輕時寫的第一篇小說就是驚悚血腥的恐怖小說,所以我總是不自覺會去關注那些「礙事」的人所用的手段。
當然,這些礙事的人的心態,某種程度上我也算了解,畢竟若沒有機緣巧合的去理解並深入身心靈領域的內容,我應該也算同一類人。
且因自身內在心態產生的變化,我也明白我們這類人是無法接受道德勸說的,而且一些所謂「很有愛的行為」,在我們這類人的感受中,是很噁心反胃的。
至於是那些行為就不列舉了。因為這些讓我噁心的行為目前明面上還是被多數群眾接受的作為,具體舉例只會徒增困擾,也會離題。
即使是現在,很多所謂公眾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內容,或是心靈領域上的某種正面思考等,我只要一接觸就會有程度不一從輕微到強烈的噁心感,這也讓我不太喜歡與人群接觸。
但也因為我是這樣的內在,所以吾也明白,我們這類人改變的方法只有一個——當我自己判斷所處環境有需要我自己做出改變時,我就會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有句話說得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因此我也不會費心地想去勸說那些想「礙事」的人。而作為原本他們的成員之一,我能理解,是「環境」讓他們覺得有需要去做些「礙事」的事,以免自己不知不覺被犧牲了。
那我是被人性光明面感化所以改變了嗎?並沒有。我其實有點「見光死」,不太喜歡融入一些太過積極正面的團體。
我會改變,是因為弄清了因果報應與業力循環是怎麼回事,所以決定放下那些投機取巧自認聰明的念頭。
我只是弄清了我活著的世界在人類意識難以覺知的深層之下的運作方式,為免自找麻煩自尋死路,所以決定乖一點。
也是這份想法與對世界運作方式的理解,我能認知哪些概念對人類整體進化確實有什麼幫助,自然就會想要支持這些具有影響力的概念。
但「礙事」的人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正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對這些有助進化的觀念多點「礙事」也很好,能發揮去蕪存菁錘鍛夯實的效果,使這些理念逐漸蛻變成經得起時間與空間變遷考驗的永恆正義。
只是,雖然「礙事」的人有其必要存在,可惜事成之後,這些「礙事」之人的下場通常不算很好。
這有點可惜。
畢竟他們願意出來「礙事」,主動性比起那些「怕事」、「躲事」、「丟事」及「忘事」的人要好多了。念頭只要稍有轉變,這些「礙事」之人都有可能變成「做事」之人,人類整體進化就會多了一批生力軍。
這樣,這個世界也會好住一點。
嗯,是好住一點,不是美好一點。
世界不會因為人類整體進化而變得美好,只會變得豐富多元,精彩刺激。
看過那麼多前世,吾可沒感受過哪個時代在客觀評價上是美好的。但可以肯定的,幾千年來的變化確實豐富多彩,有趣的東西多了很多。
例如千年前的鄉村與現在的鄉村相較起來差距就很大,要我回到古人的生活,我可不願意。
而且「美好」這回事是主觀的存在,你的「美好」只是你自己的「美好」,不一定是別人眼中的「美好」。
總之,因為如此,所以這般,我覺得「做事」之人需支持,「礙事」之人須轉變,「怕事」之人需推踹,「躲事」之人需開挖,「丟事」之人需自省,「忘事」之人需敲打,反正每個人類都須努力別想逃,這就有了提升人類整體意識的打算。
這世界的背後運作模式雖然有生生不息的固有驅力,但可不一定會讓當今人類這個物種生生不息喔。
吾認為,「這世界所遇到的爭議與難題,只要夠多人類的心靈鍊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這就是我推廣「鍊魂師」的第一個原因,也是核心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