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人用信仰朝聖,我們用氧氣站穩—色達讓我認真呼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紅屋成海,佛音繚繞,我們一家靠意志和氧氣在信仰裡喘息前行

raw-image

2024.04.03 | 川西自駕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色達 縣˙喇榮五明佛學院

高原上的紅色佛國,真實存在於四川甘孜的色達。當車子一彎進山谷,滿山滿谷的紅色小屋鋪天蓋地地湧入視野,像是信仰的顏色一層層刷上山坡。屋頂是金的,天空是白的(雪下得很真),空氣是稀薄的,而這裡的信仰,厚重到讓人屏息。

我們一家人從成都自駕而來,當地藏人們正進行每日的朝聖:嗑長頭,五體投地,繞寺而行。有些人是徒步來的,風雪中三步一拜,一身泥巴卻神情莊嚴。他們的身體好像不需要氧氣——快走、誦經、拜伏,如行雲流水。

而我們呢?我們不缺信仰,但很缺氧。從下車的那一刻開始,就進入一種「每走十步,就想找個地方喘氣」的狀態。本來想深度走訪佛學院,但學院實施限時、限線參觀,我們也實在沒氣力深走。高反壓得人只想坐著、躺著、發呆——但也是在那發呆裡,我們被這片紅色與誦經聲震住了。

藏人用身體去修行,我們用身體去體會別人的修行。色達不是觀光景點,而是一種信仰的生活場景。它沒有大聲說話,卻處處在發聲,像是靜靜告訴你:「這是另一種活著的方式。」

巴赫金說:「信仰不是一種信念,而是一種行動。
我說:「在色達,最接近天堂的不是佛光,而是"缺氧"。」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喇榮五明佛學院

我們是在2024年4月初去的,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所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正值春寒料峭的時節。雖已進入春季,但高原地區的氣候依然寒冷,尤其是在早晚時分,氣溫可能降至零下,我們有遇到下雪,天氣說變就變,暴冷。白天則相對溫和,氣溫約在-4°C至10°C之間。此時,山谷中常見積雪未融,紅色的僧舍在白雪映襯下,呈現出莊嚴而寧靜的景象。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位於海拔約4,000公尺的高原地帶,部分區域甚至達到4,127公尺。在此高海拔環境中,空氣稀薄,含氧量低,容易引發高原反應(高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如何進入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我們從成都飛抵成都,開啟一場高原之上的自駕旅程。一路翻山越嶺,終於抵達這座傳說中的紅色佛國——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進入佛學院,並非隨到隨進。這裡的參觀制度,是有規則的,也帶著一點莊嚴儀式感:

✅ 入場須知:

  • 票券申請:需線下實名預約購票,並持台胞證(或有效證件)辦理。
  • 預約時間:需提前一天完成預約,無法當日即入。
  • 預約地點:色達縣洛若鎮遊客中心 或 色達縣金馬草原遊客集散中心

建議提早抵達、提早排隊,因為人多時需等待登記與身份驗證。

🚫 參觀限制:

  • 目前學院僅開放部分路線供遊客行走,有清楚的路線規劃,請勿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
  • 僧舍、閉關修行區、課堂區等屬於僧侶專用地,不對外開放,請予以尊重。
  • 全程請配合管理單位指示,保持安靜、不打擾修行氛圍。

走進色達,不只是走進一座學院,而是走進一個活著的信仰體系。一步一步走進去,也是一種心的練習。這裡沒有歡迎標語,但有數萬雙低頭跪拜的身影,他們以行動告訴你:「這不是觀光景點,而是我們心靈的所在。」

raw-image


注意事項

高原反應:建議先到低海拔地點(如康定)適應1-2天;備好高原藥品(我們是備紅景天及葡萄糖)、氧氣瓶(我們買了一箱)。

穿著保暖:溫差大,羽絨外套、帽子、圍巾、手套,鞋子建議防滑防水。

飲食習慣:飲食偏油重、口味較辣,可自行攜帶乾糧或泡麵 (我帶了好幾碗滿漢大餐)

尊重信仰:遇到磕長頭者請繞行不打擾。

限時參觀:喇榮五明佛學院目前為「限流開放」,視天候調整,建議事先查詢官方公告或旅遊社建議路線。

連"歐告"都缺氧了

連"歐告"都缺氧了

「我們不是朝聖者,是靠氧氣瓶撐到最後一圈的凡夫俗子。

但每一趟旅行,都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修行。

我用媽媽的視角、旅人的步伐,記錄那些看見別人世界的瞬間,也偷偷對自己說:這世界還真不簡單,真好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很忙的閒人
2會員
20內容數
我沒職稱,但有感觸 大家都以為沒工作的人就是在家耍廢, 但~只要你夠閒,宇宙就會自動派任務給你。 「妳不是沒上班?怎麼還這麼忙?」 我想回:「對啊,我是閒人,但我忙著活著,好嗎?」 忙著家裡大小事、應付婆婆媽媽,還得空出時間焦慮、懷疑人生,還得去健身免得被說胖,全身是戲還不能倒。 我閒著寫你就用力看
很忙的閒人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很有「味道」的寫實記述文|慎入小心踩坑! 有人說,旅行是為了尋找風景, 但我總覺得,真正能讓人記住的,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味道」。 不是咖啡香、不是花香, 而是混合著汗水、泥土、風沙,甚至……某些難以言喻氣味的, 生活本身的味道。 幾趟大陸之行,我走過繁華都市,踩過無人戈壁, 從按鍵加熱、音樂播
Thumbnail
2025/04/29
很有「味道」的寫實記述文|慎入小心踩坑! 有人說,旅行是為了尋找風景, 但我總覺得,真正能讓人記住的,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味道」。 不是咖啡香、不是花香, 而是混合著汗水、泥土、風沙,甚至……某些難以言喻氣味的, 生活本身的味道。 幾趟大陸之行,我走過繁華都市,踩過無人戈壁, 從按鍵加熱、音樂播
Thumbnail
2025/04/28
相簿不是用來懷念,是用來緊急降溫的。 馬來西亞熱到連空氣都在跳肚皮舞, 所以我翻出2023年哈爾濱雪景, 用回憶把自己冷藏起來。 有些回憶,真的是——救命用的。 ❄️枯枝戴雪帽 ☀️ 太陽為什麼不融化這麼厚的雪? 「太陽是在哈囉嗎?」 太陽不一定會及時溫暖你,但你自己撐下來的樣
Thumbnail
2025/04/28
相簿不是用來懷念,是用來緊急降溫的。 馬來西亞熱到連空氣都在跳肚皮舞, 所以我翻出2023年哈爾濱雪景, 用回憶把自己冷藏起來。 有些回憶,真的是——救命用的。 ❄️枯枝戴雪帽 ☀️ 太陽為什麼不融化這麼厚的雪? 「太陽是在哈囉嗎?」 太陽不一定會及時溫暖你,但你自己撐下來的樣
Thumbnail
2025/04/09
那些曾經以為自己懂的,氣候、文化、地理與家人,其實全都得重新學一遍。 以前總聽人家說:「視野決定你的世界。」當時還在台灣生活的我,每次聽到這句話,只會默默翻個白眼心想:「啊,不就是要多出去旅遊、多看看世界嗎?我懂啦,我懂啦!」 後來真正走出去,才知道以前的我,根本只是只坐在井底抬頭看天的青蛙
Thumbnail
2025/04/09
那些曾經以為自己懂的,氣候、文化、地理與家人,其實全都得重新學一遍。 以前總聽人家說:「視野決定你的世界。」當時還在台灣生活的我,每次聽到這句話,只會默默翻個白眼心想:「啊,不就是要多出去旅遊、多看看世界嗎?我懂啦,我懂啦!」 後來真正走出去,才知道以前的我,根本只是只坐在井底抬頭看天的青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旅行] 觀察自己 是開始 認識自我 的旅行
Thumbnail
[旅行] 觀察自己 是開始 認識自我 的旅行
Thumbnail
這一年與印度的因緣,竟讓我見證了一個藏人生命的重大轉變。
Thumbnail
這一年與印度的因緣,竟讓我見證了一個藏人生命的重大轉變。
Thumbnail
不是搭機出國叫旅行,不是吃齋念佛是修行。歡迎跟著安布爾沒搭機、不唸經的一起旅行與修行。 旅行,是為了跳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迴圈,修行,是想看見完全、完整的自己。透過每一次的離開和尋找,我們一起來發現這世界和自己更多的美好!共同分享每一次旅行的經歷和修行的故事!
Thumbnail
不是搭機出國叫旅行,不是吃齋念佛是修行。歡迎跟著安布爾沒搭機、不唸經的一起旅行與修行。 旅行,是為了跳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迴圈,修行,是想看見完全、完整的自己。透過每一次的離開和尋找,我們一起來發現這世界和自己更多的美好!共同分享每一次旅行的經歷和修行的故事!
Thumbnail
💡旅遊,是靈魂得以換氣的機轉。用頭腦旅遊,得到的是和過去一樣僵硬;用心旅遊,得到的是靈魂的refresh,自由自在💡
Thumbnail
💡旅遊,是靈魂得以換氣的機轉。用頭腦旅遊,得到的是和過去一樣僵硬;用心旅遊,得到的是靈魂的refresh,自由自在💡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我們在如同屋簷的石壁陰影處停下,等候烈日的推移,這樣就不用一直追著陰影移動。我坐在石塊上望著天邊朦朧泛白的遠山,忽然一道白光閃現。
Thumbnail
我們在如同屋簷的石壁陰影處停下,等候烈日的推移,這樣就不用一直追著陰影移動。我坐在石塊上望著天邊朦朧泛白的遠山,忽然一道白光閃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