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死,卻差點被送進太平間凍死:一則徘徊在醫療與法律邊界的真實瀕死案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AI生成圖

AI生成圖

文/喬正一

今天在一家大型教學醫院,我聽到一則令人震撼的真實案例。

一位曾在醫院補給室服務多年且已退休的大哥,某日突感身體不適,被緊急送往急診,不久之後,他的心跳停止,醫師當場宣告他死亡。但就在準備將他送入太平間冷凍庫之際,這一位大哥陽壽未盡、命不該絕,另一位醫師察覺有異,驟然大喊:「等一下!再觀察看看!」結果沒過多久,這位大哥竟奇蹟般地從陰陽界又重返人世,他「還陽」了

但,他其實並沒死,至少在法律的定義上他並有死透,只是進入了一種瀕死狀態,而若非有福遇到這位醫師貴人及時阻止,恐怕他真會被當成遺體給送進冰冷的太平間活活凍死

這讓我立刻聯想到司法實務[1]對「死亡」的界定:

一、心跳與呼吸功能出現不可逆的停止,且中樞神經功能也終止;

二、包括腦幹在內的整個腦部功能,呈現不可逆的全面停止。

換言之,關鍵在於:死亡,究竟是一瞬間,還是一段「過程」?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1692號刑事判決,就徹底顛覆我們對「死亡」的直覺認知——「不是心跳一停,人就死了」這麼簡單。該判決理由[2]明確指出:「死亡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點。」只有當一個人生命進入無法逆轉、無法挽回的終點時,才算真正「法律上的死亡」。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不能算是死

回到這起真人真事的案例,那一位大哥雖然心跳已經停止,卻最終被救回,代表當時他的身體並未真正達到「不可逆」的死亡終點,而如果當初那位醫師沒發現異狀,而是直接將他送進太平間,那麼他或許並不是因病而亡,而是因為「誤判死亡」而被活活凍死或悶死。

那麼,如果事情真的走向最壞的結果——大哥被宣告死亡→被送入太平間→活活凍死,那位宣告他死亡的醫師,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即便該醫師並無殺人故意,但若他本應注意、能夠注意卻未注意,導致病人遭誤判死亡,最終死於冷凍或缺氧,那麼此行為便極可能構成刑法第276條的「過失致死罪」,刑度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由於醫師屬專業人員,依法本應負有更高程度的注意義務,然而「業務過失致死罪」已於2019年被廢除,現行制度已提高「過失致死罪」的法定刑,同時也讓法官擁有更大的裁量空間。

最高法院的這一則判決還特別強調:「死亡的判斷,不能只憑醫師一人說了算,而應依據科學、標準,並以極為審慎的程序進行。」否則,一旦誤判,不僅會斷送一條寶貴生命,更可能讓原本可被救活的人進入死亡程序——這才是真正令人膽寒的部分。

我的心中因此湧起一個巨大的疑問:如果我們從不曾懷疑「死亡的定義」,如果當時那位貴人醫師沒出現,那麼,那條命是否就這麼被錯誤的程序給「結束」了?想來,這一位大哥平時一定積攢了很多的善業與功德,因此有福報能在鬼門關前命懸一線之際得以遇到貴人醫師出手相救,有驚無險,平安過關。我固然對這一位死裡逃生的大哥感到慶興,但也不禁對他的遭遇捏把冷汗。

華人社會向來有「停靈」的傳統,也稱「暫厝」,是將遺體停放在靈堂數日,讓親友前來弔唁,同時確認亡者是真死而非假死或昏迷。靈堂可以是自宅大廳、臨時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空間,堂內設有悼念條幅、遺像、供品、香燭、紙錢等。

這項習俗並非迷信,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停靈讓家屬有時間與逝者道別,也提供一段情感上的緩衝期,有助於撫平傷痛。

但若從科學與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一種習俗,因為古代醫術尚未發達,死因判斷不一定準確,加上可能出現假死或昏迷狀況,透過停靈,可讓家屬多一層確認與觀察的機會。若未等確認就立即下葬,那麼原本尚有生機之人,便可能慘遭活埋。

不過,我更好奇的是:這位經歷瀕死體驗的大哥,在那段昏迷時間裡,是否看見、感受到什麼特別的事?只可惜,告訴我這段故事的志工大哥很直爽可愛,他沒問,因此,這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不過我已提醒這位志工大哥,若日後還有機會再遇見這位「還陽」的大哥,千萬別忘了問他那段瀕死經歷。因為,對我而言,這才是更令我感興趣的地方。


[1] 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1692號刑事判決

[2] 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1692號刑事判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4會員
295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當人生走到終點,我們希望自己及家人該被怎麼對待?是在插管急救中痛苦死去?還是自然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一部讓我們及家人在清醒時預先決定自己醫療選擇並替家人卸下沉重抉擇壓力的法律。這篇文章帶我們認識一部關於「如何好好說再見」的法律。
Thumbnail
2025/05/14
當人生走到終點,我們希望自己及家人該被怎麼對待?是在插管急救中痛苦死去?還是自然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一部讓我們及家人在清醒時預先決定自己醫療選擇並替家人卸下沉重抉擇壓力的法律。這篇文章帶我們認識一部關於「如何好好說再見」的法律。
Thumbnail
2025/05/10
最近,社會版面上出現名人的非婚生子女及拒絕認領該子的新聞,引發了許多的爭議與討論。本文借用知名宮鬥劇《甄嬛傳》中「滴血驗親」的經典情節,帶大家一起看一看《民法》的《親屬篇》與《家事事件法》是如何處理「婚生子女推定」、「否認子女之訴」、「認領」以及「確認親子關係訴訟」這些複雜的親子法律關係。
Thumbnail
2025/05/10
最近,社會版面上出現名人的非婚生子女及拒絕認領該子的新聞,引發了許多的爭議與討論。本文借用知名宮鬥劇《甄嬛傳》中「滴血驗親」的經典情節,帶大家一起看一看《民法》的《親屬篇》與《家事事件法》是如何處理「婚生子女推定」、「否認子女之訴」、「認領」以及「確認親子關係訴訟」這些複雜的親子法律關係。
Thumbnail
2025/05/01
2025年4月26日一則網路新聞報導一樁高雄「大學系主任偷情女教授」的新聞,意外爆出了一則台南地方法院認定民法從無「配偶權」的存在判決。無獨有偶,台北地方法院也有這麼一則類似的判決。本文將從偷情案件淺探民事婚姻法及司法實務到底承不承認「配偶權」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5/01
2025年4月26日一則網路新聞報導一樁高雄「大學系主任偷情女教授」的新聞,意外爆出了一則台南地方法院認定民法從無「配偶權」的存在判決。無獨有偶,台北地方法院也有這麼一則類似的判決。本文將從偷情案件淺探民事婚姻法及司法實務到底承不承認「配偶權」的存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店家播送中、沒得選 -->有人得了猛爆性肝炎,然後找人救命,結果對方說要作法救他結果是拿他親人的壽命,一命換一命。@@?? -->多年前模仿變臉face off,現在是"開腦"+"插晶片",就可以借屍還魂。\@.@/??(重點這件事是不知道幾年前就做到,TWN科技領軍全世界??) -->插入
Thumbnail
店家播送中、沒得選 -->有人得了猛爆性肝炎,然後找人救命,結果對方說要作法救他結果是拿他親人的壽命,一命換一命。@@?? -->多年前模仿變臉face off,現在是"開腦"+"插晶片",就可以借屍還魂。\@.@/??(重點這件事是不知道幾年前就做到,TWN科技領軍全世界??) -->插入
Thumbnail
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我想念,到底我那驚人的復原能力上哪去了?
Thumbnail
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我想念,到底我那驚人的復原能力上哪去了?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個案例,近日的明揚工廠爆炸,經銷人員搶救後死傷的慘面,真的慘不忍睹。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個案例,近日的明揚工廠爆炸,經銷人員搶救後死傷的慘面,真的慘不忍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