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金課程-印度古老的內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觀察方法之一。這項技術曾經失傳,直到約兩千五百年前由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透過如實觀照,洞察事物本來的樣貌——也就是透過觀察自身的經驗,進行身心的淨化。

呂秀金老師長年致力於身心靈教育與修行實踐,對各種不同文化中的修行法門持開放而審慎的態度。她特別認同源自印度、由釋迦牟尼佛所重傳的「內觀」(Vipassana)課程,並肯定其在現代社會中對身心淨化與自我轉化的實質價值。

呂老師認為,內觀並非僅是一種冥想技巧,而是一條完整的修行之道。它引導學員回歸自身,透過觀照呼吸與身心變化,深刻體會無常、苦與無我的實相。這種由內而外的修行方式,讓人不依賴外在宗教儀式或信仰支撐,而是透過自身的觀察與體驗,逐步洗滌內心的雜染。

對於內觀課程的設計——十日閉關、守戒、不說話、專注修習——呂老師也給予高度肯定。她指出,這種密集且結構嚴謹的學習形式,是為了協助學員暫時遠離日常生活的干擾,進一步深入潛意識,清除根深蒂固的煩惱與情緒模式。她認為這是一種「面對真實自我」的訓練,也是現代人難得的心靈療癒機會。

此外,呂秀金老師強調,內觀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跨越宗教與文化的界線。無論信仰背景為何,只要願意實修,人人都能從中獲得平靜、智慧與自由。她鼓勵對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人,不妨親身體驗一次內觀課程,用自己的生命去驗證這門源遠流長的修行法門。

修習的第一步是專注於自然的呼吸,使心變得穩定集中。之後,修行者以清明的覺知,觀察身心持續變化的狀態,親身體驗無常、痛苦與無我等真理。透過這種直接經驗的方式,逐步深入了解實相,進而達到內在的淨化。

整個修行的道路,是針對人類共通煩惱的一帖療方,與任何宗教或教派無涉,因此不具排他性。無論身處何地、來自何種文化或信仰背景,人人都可以修習,互不衝突。而且每個人親身實踐後,都能獲得相同的、真實的利益。

勿誤解內觀

  •  內觀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一種典禮或儀式 。
  •  內觀不是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
  •  內觀不是靜養、渡假或社交的良機 。
  •  內觀不是逃避日常生活上的考驗與磨難。

內觀真正的含義

  •  內觀是能根除痛苦的技巧。
  •  內觀是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
  •  內觀是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壓力及困難。

透過觀照內在,進行身心的深層自我淨化,這是一條並不輕鬆的修行之路。學員必須投入極大的努力,才能親身體會這項技術所帶來的轉化。這是一項只能靠自己實修才能獲得成果的過程,無人能代勞。因此,唯有那些真心願意投入、並願意遵守行為準則的人,才能真正從中受益。

行為準則的設立,是為了保護修行者,使他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成效,因此,它不只是輔助措施,而是修習內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天的課程看似短暫,實則是深入潛意識深層、學習去除根深蒂固心理習氣的重要時期。這項技術之所以有效,在於它強調持續、專注、不受外緣干擾的實修。因此,那些看似嚴格的規範,其實是為了創造一個支持轉化的環境,而不是為了課程管理上的方便,更不是基於任何宗教教條或盲目的信仰要求。

這些規則的制定,來自無數修行者多年累積的實際經驗,是科學且合乎理性的成果。遵守規範,能夠營造出一個安穩、有利於深入觀照的氛圍;反之,若缺乏這樣的支持環境,修行過程就可能受到干擾甚至中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秀琳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自我療癒旅程的文章,分享了我的身心意識轉化的體驗和如何透過阿育吠陀的醫學智慧實現整體健康平衡。在過程中包括了意識擴展的靜坐練習,以及多種阿育吠陀的日常作息和療法。如果您對阿育吠陀醫學和自我療癒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旅程,一起體驗身心意識轉化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自我療癒旅程的文章,分享了我的身心意識轉化的體驗和如何透過阿育吠陀的醫學智慧實現整體健康平衡。在過程中包括了意識擴展的靜坐練習,以及多種阿育吠陀的日常作息和療法。如果您對阿育吠陀醫學和自我療癒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旅程,一起體驗身心意識轉化的美好。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日常中,人們經常尋求一種靜謐的力量,用以淨化心靈、尋回內在的平和。頌缽與冥想,作為古老的靈修工具,近年來逐漸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與喜愛。它們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開啟心靈之窗、探索自我深處的鑰匙。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頌缽與冥想的奧秘,揭示它們如何幫助我們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日常中,人們經常尋求一種靜謐的力量,用以淨化心靈、尋回內在的平和。頌缽與冥想,作為古老的靈修工具,近年來逐漸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與喜愛。它們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開啟心靈之窗、探索自我深處的鑰匙。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頌缽與冥想的奧秘,揭示它們如何幫助我們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九宮格思考法,又稱為曼陀羅思考法,它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印度教和佛教。連大谷翔平和楊勇緯以及愈來愈多人使用的思考法如何幫助我們提升記憶力?
Thumbnail
九宮格思考法,又稱為曼陀羅思考法,它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印度教和佛教。連大谷翔平和楊勇緯以及愈來愈多人使用的思考法如何幫助我們提升記憶力?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我的名字是「中觀」,取自佛教中的八正道: 中,是一種不偏不倚,無執著的立場; 觀,是用智慧去覺察、觀照諸法的實相。 從小不喜歡這頗為中性化的名字,但命運卻很有趣,「中觀」卻成了我一生的修行。 自我覺察,這件事情相當有趣,當你覺察得越深,你越能體認到何謂「諸法空相」。 因為在
Thumbnail
我的名字是「中觀」,取自佛教中的八正道: 中,是一種不偏不倚,無執著的立場; 觀,是用智慧去覺察、觀照諸法的實相。 從小不喜歡這頗為中性化的名字,但命運卻很有趣,「中觀」卻成了我一生的修行。 自我覺察,這件事情相當有趣,當你覺察得越深,你越能體認到何謂「諸法空相」。 因為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