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心得分享:佛法是修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我第五次參加內觀10日課程。每一次我都以為自己正確理解了內觀這個法門,而實際上,原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打算理解的話,是不會理解的,並且只會跟隨自身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去。這次就是發現自己的執著在哪裡。

因為呼吸困難,產生對於呼吸本身的執著,以及加強了吸不到空氣的恐懼緊張反應(註),而三年期間長期呼吸困難產生的全身瘀滯,也間接導致我對於恢復身體健康通暢的執著。正是這份執著,反而讓我更加容易緊張而堵塞。帶著這份對身體健康的執著,我來到內觀的空間中,身心變得更加敏感,隨時都會跑出這種敏感而更容易啟動身心的緊張而縮緊、卡住、阻塞。

雖然我明明知道,不要去想就沒事了,不要對身體健康執著就沒事了,似乎這種自我喊話,在禪修時並不管用。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理性無法說服存在於身心的緊張業力。這其實很好理解。例如,請你現在開始不要想到大象。接下來你就等著被大象纏住好幾個小時吧!😆唯一的解脫之道是臣服。但臣服來自於深深地看見。假使我還一直有這份對身體健康的執著,有這份渴望存在著,我永遠會是緊張的。

我來到內觀,我卻抱持著那股強烈的渴望,強烈恢復健康的渴望,我就同時為自己創造了障礙。只要身體一緊張起來,通常是下腹部,執著與渴望,還有緊張和挫敗的感覺就跟著來了。這樣根本無法獲得寧靜與平安。也許一時不去想這份渴望,但我發現,只要這份渴望在的一天,只要我身體還未通暢的一天,我的焦慮與沮喪感就會一直存在。

這次回到內觀,我發現,身體的緊張本來就會隨著內觀過程而出現。緊張是其中一種身體感受。雖然我認為是我的妄想執著跑出來,而造成身體的緊張,但假使只觀察感受的話,不去管是否想法引發的,緊張不過是其中一種感受。不過是肌肉的緊繃收縮的感受。我在內觀中唯一要做的是:不對緊張的感受起分別心,不去說這是好的或不好的,不去期待它離開。就只是客觀觀察各種感受。讓自己不再對緊張的感受,升起更多的緊張以及引發心的不平靜。

我當然還是知道內觀絕對可以讓我身體的病苦徹底解決,但如果我只是把內觀當成處理疾病的方法,我等於是走錯了路,也等於是錯過這個方法。依舊會為了各種發生的緊繃感受而感覺低落、失望。因此我這次真的看見這份執著,讓我走錯了路,反而創造了困難,也看見內觀法門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修練平等心與修慧。

在深層的身體裡面,我們其實一直有著感受,以及對感受產生的貪嗔反應。因為對這樣的反應沒有覺知,是處在無明的狀態,因此無形中,讓心累積了習氣反應,累積了貪嗔的業力。我以前不太明白,因為我算是很耐痛的人,而且也不太會因為疼痛而生氣。所以倒是常常把自己弄成一身傷,就是因為沒那麼在意。後來差點把自己弄殘,怕自己無法走路,才懺悔自己對待身體的方式,而走向身體覺察開發的身心學(Somatics)。

雖然自己很耐痛,但發現在跟前男友相處之後,他帶給我各種生活中感官的享受,心在無明間,快速而大量的累積貪的業力。而當我失去了所習慣的舒適後,回到相對不舒適的環境中,就開始產生嗔的業力反應了。這些都是我從來沒有意料到的,也因此心會為此而受苦。失去原有的平靜。

在內觀時,當我們對感受開始有了觀察,就會對感受產生了距離。不把這些感受直接當成我、我的。也不去想讓這個感受快點過去,或是期待某些感受。我一直以為自己有做到內觀所指導的這些:不去玩感受的遊戲。但我發現我錯了。我想讓身體變好的渴望,讓我期待著有天可以不要再有這些不愉悅的感受。只要有這樣的念頭,希望不舒服快點離開,希望舒服早點到來,我就活在被感受所控制的世界中了。

佛法是修心。這次我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我只是藉由內觀過程中,產生的身體感受,反過來清理心對於感受的貪愛與嗔恨反應。感受是無常的。就像生命是無常的一樣。生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雨,不是都盡如人意,如果我只要人生那好的一部分,那我的心就會在人生處在低潮時而更加受苦了。類似禍福相倚,而只要心可以不過度執著好的,反而心感受到的一直都會是平安的。

這次終於正確理解了內觀。重點不是各種感受啊!重點是透過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清理貪愛與嗔恨啊!

註:我之後會補充我為什麼會呼吸困難,以及第二次去內觀,也就是面對呼吸困難的那一次內觀經驗,真的很恐怖...



























avatar-img
4會員
10內容數
這裡的一切,都是寫給你看的。這是我的禮物,獻給這個世界,獻給生命,獻給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難得的緣分,願我的心意透過文字傳達出去。 這裡將分享關於我經歷的一切,包含身心覺察、靜心、內觀、修習佛法的體悟或是對自己觀察的各種發現與寶藏,以及肢體開發的身心觀念與動作細節,各種創作如詩、歌、散文小品、繪畫、攝影等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如果三三四念佛的時候,觀察佛號聲音太用力太專注,希望佛號的聲音能夠很清楚地在我心中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呼吸就會變得澀,變成喘相。觀數息也是一樣。在觀呼吸的時候,這個影像不是很清楚,我希望它清楚一點,就不自覺地用力去觀這個影像。 你心用力的時候,身跟息都會跟著緊繃,息的緊繃就是喘相。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這是我去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感受分享。     內觀第一天我懷疑,這樣做真的可以解脫煩惱嗎?真的可以不再受苦了嗎?沒想到第十天,真的讓我看到深藏在心裡的傷,我一直掉眼淚,雖然不知道到底在傷心什麼‧‧‧。     參加內觀的十天之內,不能使用手機、文字,不能說話、不能有眼神與肢體接觸。每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如說我們觀察呼吸。觀呼吸的時候,隨著你的心越來越定,你呼吸的相狀從氣相到息相,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個息相會越來越細,但是同時你能觀照的心也更加敏銳,所以你這個息的所緣境應該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可以看到它從粗到細,可以看得清楚。
這裡所說的調息,不是說真的讓你去調,而是從息當中去看你的心。如果你心是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跟好的息相相應。如果還不是,但是也沒有粗重的妄想、昏沉,沒有風相,沒有喘相,這個時候就是氣相。所以從呼吸狀態,也可以去看你心的狀態。
如果三三四念佛的時候,觀察佛號聲音太用力太專注,希望佛號的聲音能夠很清楚地在我心中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呼吸就會變得澀,變成喘相。觀數息也是一樣。在觀呼吸的時候,這個影像不是很清楚,我希望它清楚一點,就不自覺地用力去觀這個影像。 你心用力的時候,身跟息都會跟著緊繃,息的緊繃就是喘相。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這是我去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感受分享。     內觀第一天我懷疑,這樣做真的可以解脫煩惱嗎?真的可以不再受苦了嗎?沒想到第十天,真的讓我看到深藏在心裡的傷,我一直掉眼淚,雖然不知道到底在傷心什麼‧‧‧。     參加內觀的十天之內,不能使用手機、文字,不能說話、不能有眼神與肢體接觸。每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