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費誓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尚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 原文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


2. 注釋


1. 魯侯伯禽:魯國的國君伯禽,周公之子。

2. 宅曲阜:居住於曲阜,即魯國的都城。

3. 徐、夷並興:「徐」為徐國,「夷」指東方的夷族,此處指東方諸夷的勢力崛起。

4. 東郊不開:東方郊野地區未能開拓安定,指局勢未穩。

5. 作《費誓》:「費」為魯國地名,此處指在費地發表誓師文告,為《費誓》的背景。


3. 白話文


魯國國君伯禽定居於曲阜之後,徐國與東夷部族相繼興起,使得魯國東部邊郊地區未能穩定。於是他在費地發表誓言,作為《費誓》。


4. 總結


此段簡述《費誓》的歷史背景:伯禽受封魯國後,面對東方異族的威脅,局勢不穩,於是在費地誓師,展現安國定邦的決心。


啟示


面對局勢動盪,領袖須明志整軍


外患壓境時,更需內政穩固


發誓誓師不僅是鼓舞人心,更是凝聚共識、強化治理的方式





一、


1. 原文


公曰:「嗟!人無嘩,聽命。徂茲淮夷、徐戎並興。善敹乃甲冑,敿乃干,無敢不弔!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馬,杜乃擭,敜乃穽,無敢傷牿。牿之傷,汝則有常刑!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復之,我商賚汝。乃越逐不復,汝則有常刑!無敢寇攘,逾垣牆,竊馬牛,誘臣妾,汝則有常刑!」


2. 注釋


1. 無嘩:不要喧鬧、吵鬧。

2. 淮夷、徐戎:東方的異族勢力。

3. 敹:整理、整頓。

4. 干:盾牌。

5. 弔:憂慮、警惕,也可解作整備。

6. 淫舍:過度擴建房舍。

7. 牿牛馬:圈養的牛馬。

8. 杜乃擭,敜乃穽:堵住你的捕獸網與陷阱。

9. 馬牛其風:指馬牛走失。

10. 臣妾逋逃:僕人奴婢逃亡。

11. 越逐不復:越界追趕不送回。

12. 寇攘:掠奪。

13. 有常刑:有明確的刑罰。


3. 白話文


公說:「唉!大家不要吵鬧,要聽從命令。現在淮夷與徐戎同時興起,請大家整頓好自己的盔甲和盾牌,不得懈怠!準備好弓箭,鍛造好戈與矛,磨利武器鋒刃,不得有任何怠慢!


如今嚴禁任意擴建房舍與圈養牛馬,要堵住自己的捕獸網和陷阱,不可傷害圈養的牲畜;若有損害,要受應有的懲罰!


若馬牛走失,或奴僕逃亡,不可私自越境追捕;應該送還他們,我國會獎賞你。若越境追人而不送還,也會受到刑罰!


不可劫奪、偷越牆垣,偷竊馬牛,拐騙奴僕,否則都將依法懲罰!」


4. 總結


此段為伯禽向民眾頒布的軍令與法律,既有對軍備整頓的要求,也明確規範百姓行為,禁止擅捕牲畜、私逐逃僕、行竊掠奪,並強調一切違法行為必有常刑。


啟示


國有軍備,民有法守,治國安民需兩手並重


軍事與民事法紀並行,才能防亂制變


法律需明確、執行需嚴,方能懲惡勸善





二、


1. 原文


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糧,無敢不逮;汝則有大刑!魯人三郊三遂,峙乃楨干。甲戌,我惟築,無敢不供;汝則有無餘刑,非殺。魯人三郊三遂,峙乃芻茭,無敢不多;汝則有大刑!


2. 注釋


1. 甲戌:天干地支紀日,表示某一天。

2. 惟征徐戎:我要出征徐戎。

3. 峙乃糗糧:備齊你們的乾糧與糧食。

4. 無敢不逮:不許有人不準備齊全。

5. 大刑:嚴厲的處罰。

6. 三郊三遂:指魯國的三個郊區和三個鄉里。

7. 楨干:建築所用的柱木。

8. 惟築:指我正從事築城等建設工作。

9. 無餘刑,非殺:不致於殺頭,但也有其他重罰。

10. 芻茭:草料。

11. 無敢不多:務必要供給充足。


3. 白話文


在甲戌這一天,我將要出征徐戎。你們要準備好乾糧糧食,不得有任何怠慢,否則將受重刑!魯國三郊三遂之人,必須準備好建築用的木材支柱。


在同一天,我也正在進行築城之事,你們不可不供應所需,否則將受到嚴厲但非死刑的懲罰!魯人三郊三遂,必須備足草料,數量不可少,否則將受重罰!


4. 總結


此段強調軍事與建設行動中,民眾須配合徵糧、供料、供草等事宜,違令者將受重罰,展現出軍政嚴明、紀律分明的統治風格。


啟示


國家動員需全民配合,軍政統籌才能有效推進


法令需嚴格執行,獎罰分明以保社會秩序


不僅軍事作戰,基建亦為國政大事,民眾有責任參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5會員
518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2025/05/17
1. 原文 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2. 注釋 1. 平王:周平王,即周幽王之子,遷都洛邑,開東周之君。 2. 錫:賜予。 3. 晉文侯:晉國國君,名燮,西周末至東周初的重要諸侯。 4. 秬鬯:以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宗廟祭祀,象徵禮儀之重。 5. 圭瓚:圭
2025/05/17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2025/05/17
1. 原文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2. 注釋 1. 呂命:呂,即周公姬旦之後裔,封於呂地,後稱「呂侯」。此處指呂侯奉命行事。 2.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君王。 3. 訓夏贖刑:「訓」指訓誡、教導;「夏」指夏朝,此處借指古代典法制度;「贖刑」指用財物來贖抵應受的刑罰。
2025/05/17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2025/05/17
1. 原文 穆王命伯冏,為周太僕正,作《冏命》。 2. 注釋 1. 穆王:周穆王,西周中期的君主。 2. 命:任命、授命。 3. 伯冏:人名,受命者。 4. 周太僕正:「太僕」是掌管王家車馬事務的官職;「正」有主管、長官之意。 5. 作《冏命》:「作」指撰寫、制定;《冏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  閔子騫,孔子弟子,魯國人。姓閔名損,字子騫。費(mì),季氏的封邑。   季氏差人召閔子騫做費邑的總管。閔子騫不想去,對來人說:『請代我婉言謝絕吧!如果再來煩我,我
Thumbnail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  閔子騫,孔子弟子,魯國人。姓閔名損,字子騫。費(mì),季氏的封邑。   季氏差人召閔子騫做費邑的總管。閔子騫不想去,對來人說:『請代我婉言謝絕吧!如果再來煩我,我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國非常強盛,以寡擊眾仍能旗開得勝。周桓王下令將蘇忿生封地中的十二個城邑交給鄭國,並且收回鄭國的四個城邑。
Thumbnail
鄭國非常強盛,以寡擊眾仍能旗開得勝。周桓王下令將蘇忿生封地中的十二個城邑交給鄭國,並且收回鄭國的四個城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