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為了得到什麼東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 - by 鋼之鍊金術師
▋表達是知識煉金術師的魔王關卡?
我自己很常遇過這樣的狀況:自以為花了好久整理筆記、準備好滿滿的知識寶物。
結果到要分享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或是要說什麼。
明明腦中有過很多想法,卻怕講出來卻無法影響現場氣氛。有時候甚至會擔心講得不好,乾脆放棄開口。
對我來說表達就是我的魔王關卡。
想說,說出來怕被指責。
想分享又怕被冷場的焦慮。
在生活上我想我還沒有辦法先給於什麼分享。
但是在分享知識上,我覺得我可以分享出我現在已經做到的。
畢竟 [ 帶著輸入 | 找輸出 ] 系列就是我將我學習到,自己也親身在使用的系列。
▋煉金師的3大必殺技!
第一招:快速釋出技能
「完美」 是最大絆腳石。
就像遊戲裡的鍊金實驗,不斷試錯才有機會煉成魔法藥水。
要敢先把想法說出來,即使還沒整理好、甚至帶點粗糙,也要先丟出來。
就好比我前期剛開始的文章一樣。
表達不好沒關係,重點是能收集實戰的反饋。
我幾乎都是自己給自己反饋,每隔一段時間回去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想說下次怎樣寫會比較好。
透過一點一滴的修正和改良,我的表達才穩步升級。 ( 自認為 XD )
每次表達像打 Boss,每一次都是成長的戰鬥。
第二招:回饋記錄卷軸
每次表達結束後,我都會拿起「回饋記錄卷軸」仔細記錄。
這個卷軸是幫助我反思到底哪些地方講得順暢,哪些需要加強。
思考關鍵主題,主要表達的最重點是什麼。
盡量只重複表達一件最重要的事。
因為沒人天生就會說話,反饋是我最強大的經驗值。
所以我有時間的話都會記錄從我這邊的輸出是什麼。
我這邊認為只要教導別人是學習到精通的起步。
教會別人才是真的掌握。
那要怎麼知道人家已經掌握了 ?
請看下一招
第三招:回饋融合法陣
無論是自己的文章、別人的文章,還是我給別人的留言。
我都會去當一個回饋者,希望從我的回饋大家都可以變更好。
當我覺得我所有輸出的東西有得到回饋,我就會想從這個回覆中看其中內容。
如果回饋的是出出我意料的,我就會再度記錄下來然後下次做些微調整。
我不指定需要收到什麼內容。
但我會期待人家回饋給我說,真的有效耶~或是我也有這樣做~之類的~
我就覺得~我就算已經有習得目前分享出去的概念了。
而輸出只是第一步,收到回饋後才是啟動掌握了解的第二步。
▋日常鍛鍊任務,養成表達大師的節奏
好的攻略要有穩定的練習計劃,我給自己設計了每日二段式鍛鍊:
- 晨間任務:整理昨天的回饋筆記,設定今天的嘗試。
讓表達不再那麼隨機應變,而是有計劃的發展。 - 夜間復盤:回顧今天的成果和不足,以及準備明天的升級路線。
晚上的自我對話,讓自己明白進步的軌跡,也能安撫心中的不安。
▋挑戰任務:突破表達瓶頸
想說最近可以給自己來個挑戰任務:
- 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激發創意火花。
換個語氣、改變寫文章的風格,讓表達不再一成不變。 - 跨領域融合,嘗試把不同知識串連,打造獨特的表達風格。
盡量把學到的技術用日常生活或是遊戲化的比喻,讓專業變得親切好懂。
▋最終Boss:你準備好了嗎?
現在,問題來了,有沒有人準備好。
根據這樣子連續五天的文章,試用看看 CODE 概念改變一下自己的接受知識流程 ?
別再猶豫啦,動手寫下第一句話,分享自己的第一個想法吧。
就算還不完美,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掌握了打怪升級的秘技。
從今天開始,你的表達之路不再孤單,而是充滿魔法和成長的冒險。
3個關鍵回顧問題
- 敢不完美地快速釋出想法,還是總在等完美?
- 要不要記錄表達,並好好分析?
- 是否用回饋打磨出獨特風格,讓自己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