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的目的在於使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 by Peter Drucke
▋CODE 的組織意味著?
在知識世界的冒險旅程中,已經知道了捕捉知識的技巧。
但光是收集物品是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整理和運用這些寶物。今天,讓我分享一套知識整理的藝術:PARA 系統。
這在第二大腦的作者概念就是 Origranize ( 組織 )。
▋冒險者的背包整理術
想像你是一位資深的冒險者,背包裡裝滿了各種寶物。
但如果物品擺放雜亂,在關鍵時刻找不到需要的道具,再珍貴的寶物也可能成為負擔。
而 Tiago Forte 表示, PARA 系統或許可以幫的上忙。
▋PARA 四大寶庫
一、專案寶庫(Projects)
特性:有明確的結束時間和目標
適合存放:
- 當前進行的任務道具
- 有時限的重要物品
- 需要立即使用的裝備
二、領域寶庫(Areas)
特性:持續性的責任範圍
適合存放:
- 日常必備的生活用品
- 長期培養的技能道具
- 需要持續維護的裝備
三、資源寶庫(Resources)
特性:未來可能用到的參考資料
適合存放:
- 珍貴的知識卷軸
- 待使用的材料
- 有潛力的道具
四、封存寶庫(Archives)
特性:已完成或不常用的項目
適合存放:
- 完成任務的證明
- 過往的冒險記錄
- 可能未來用得到的道具
▋冒險者的整理技巧
Level 1:臨時收納術
建立一個「收件匣」(Inbox)作為臨時收納空間:
- 新獲得的物品先放入此處
- 定期整理分類
- 避免過度堆積
Level 2:分類判定術
學會快速判斷物品的歸屬:
- 是否有明確期限?→ 專案寶庫
- 需要持續維護?→ 領域寶庫
- 未來可能用到?→ 資源寶庫
- 已完成的任務物品?→ 封存寶庫
Level 3:動態管理術
掌握物品在不同寶庫間的轉移:
- 專案完成後的物品→考慮移至封存
- 資源突然需要使用→可能升級為專案
- 領域中發現新目標→可能轉化為專案
▋特殊技能:平衡之術
- 時間平衡
- 工作任務進度
- 生活品質維護
- 自我提升規劃
- 精力平衡
- 核心工作時段
- 休息恢復期
- 創意醞釀時光
▋進階挑戰任務
任務一:七日整理挑戰
目標:每天整理一個領域的物品
獎勵:獲得「整理大師」稱號
任務二:效率提升挑戰
目標:建立個人化的快速存取系統
獎勵:解鎖「時間管理師」成就
▋冒險者注意事項
- 保持系統簡單,避免過度分類
- 定期檢視並更新各個寶庫
- 適時清理不需要的物品
- 建立個人化的整理節奏
▋下一關預告
知道了知識的捕捉和整理技巧,接下來會分享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
記住,優秀的冒險者不只是會收集寶物,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整理和運用這些寶藏。
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世界中,成為真正的整理大師!( 不是整理師 )
3 小問題回顧
- 知識和任務資料,好在 PARA 做分類嗎?
- 要不要考慮定期清理收件匣,然後調整資料的分類?
- 覺得這個概念,適合自己當自己的整理節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