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不管別人死活之後,我活的更快樂了 — 網路金句
在別人的爛攤子收拾的差不多後,我總算徹底的放過自己了,別人的事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 在我人生最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對我施以援手,我卻把我大半的人生,都用來分擔其他人的人生,就因為血緣關係我沒得選?! 現在想起來,真的覺得很荒謬,以前是為了不想成為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所以我逼著自己去面對承擔,現在已經證明了,自己不是也不會成為那種人,就更沒有必要,去分擔別人的人生了,除了生養我的人,其他人再也無權享有,任何因我而產生的好處
現在的心理狀態,對我而言,是一種『早該如此』的狀態,吃飯,先想自己想吃什麼;買東西,先想自己要買什麼;出去玩,先想自己想去那;放假,先想自己要做什麼,先確認自己的想法,再去考慮別人的部份,更多的重點是在自己身上,不再是以前那種顧全大局,委屈自己替別人著想,還落得吃力不討好的爛好人思維
關於『愛自己』這件事,現在的我,好像有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以前膚淺的覺得,吃好穿貴,駕駛好車,時不時的買點東西犒賞自己,當個別人口中的乖小孩,老闆眼裡的好員工,就是愛自己,殊不知那些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無論得到多少,心裡仍然覺得空洞
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點真的很重要,在《2025 〝從〞新開始》 一文中提到的:「一直努力不讓自己,變成跟兄弟姐妹們一樣的人,我僅僅靠著自己期許,做到了其他人沒有做到的事,扛下了其他人不願意承擔的責任,既便這件事,花了我大半輩子的時間,陪伴了生養我的人,走過了無數的事件,從無能為力的單純陪伴,到能出錢出力,影響結果,這件事真的給了自己,莫大的鼓勵和自信,也完成了對自己的期許」,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愛自己』的一種體現
還有其他例子,像是反正自己,也極度厭惡這種行為,放過自己不再去插手別人的人生,是『愛自己』的體現,當被別人稱讚時,虛心的接受別人的讚美,是『愛自己』的體現,在能力範圍裡,滿足自己的欲望,是『愛自己』的體現,辭掉讓自己痛苦的工作,是『愛自己』的體現,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是『愛自己』的體現,還有其他各種各樣『愛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中的細節裡體現著
真正『愛自己』的人,無論如何都會是快樂的,這無關一個人的個性如何,也無關一個人富貴貧賤,社會階級的高低,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己所想所願,這樣生活的人,快樂一定是更多的
電視劇《玫瑰的故事》裡,玫瑰爸爸安慰玫塊時說:「過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別多想,也別太懂事,人這一輩子說白了,也就那麼幾十年,只要開心的時候,比難受的時候多,那你這輩子,值了」,過去終究成為了過去,現在開始懂得『愛自己』一點也不晚,希望當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天,我可以對自己說:「這輩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