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厭惡「只愛自己的人」的我,沒辦法愛自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厭惡「只愛自己的人」的我,沒辦法愛自己嗎?


這是我前幾天半夜忽然萌芽的疑問。


我會習慣性反芻自己白天說過的話、留過的言,因為我說過的話裡面往往帶有我自己的價值觀。


我近期說過的某個概念濃縮後是「人無法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如果期望自己成為某個樣貌,卻表現出討厭那些人的模樣,是不可能成為那樣子的人的。我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我討厭怎樣的人?


我討厭「只在乎自己不重視他人的人」、「會從他人身上搾取利益壯大自己的人」、「只愛自己的人」。


但我同時又想到,我的內心深處很渴望自己可以成為「愛自己的人」。


那麼,我討厭的東西不就跟我渴望的東西互相衝突了嗎?



我有點慌,我身邊的高靈發現我的思路開始鬼打牆甚至開始自爛,就提醒我:


『去想想你最近討厭的人與事是什麼。找到那些人的共通特質,去拆解、分析特質,挖掘他們這些特質產生底層的脈絡,你就會理解你的慌張毫無必要。』


我不太明白,總之我照做了。


近期最讓我感到憤慨的是跨性別議題。


我察覺到這個團體中有許多男跨女的人士不斷在放送自己的焦慮,要求其他人應該要體諒他們,應該要讓他們進入女廁、女更衣室、各種女性私密空間,這些跨女並沒有經過手術,還是保有自己的生殖器官,他們會在成功進入女廁、女更衣室、女湯後勃起,很明顯他們不是為了得到認同而進入女性私密場所,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性慾才進入。


在美國,這種強制政治正確的風氣已經嚴重到沒有經過手術的(自稱)跨女進入女性監獄,強暴數名女囚犯使女囚犯懷孕。也有許多自稱是跨女的男性混入女性運動賽事,輕鬆獲得冠軍。


請問一下,跨性別議題我們一開始要關懷的對象,是誰?


理應是對於性別認同感到焦慮,會害怕他人眼光的人。


我試著將自己帶入那樣的情境,我覺得如果我處在那個狀態下,假設我認為自己是個女孩,但擁有一個男性的肉體,我的確不會想進男性私密空間,但我也根本不會想進入女性私密空間,尤其是在我的下體還有GG的時候。我這麼大一根進去女更衣室人家不會側目?我承受得住這種側目?


我一定會受不了吧。


換作是我,我處在這種性別認同的焦慮下,我會覺得男生那邊沒有我的容身之處,女生那邊也沒有。所以呢?


我應該會選擇獨立空間。


許多制定政策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於是推出了性別友善空間。結果呢?


raw-image


當我看到這張圖的內容,我真的是直接氣到飆罵。提出這些要求的人明擺著就不是怕被貼什麼標籤,就是想正大光明進入廁所偷拍女性,完全無視女性的安全需求,只在乎自己的生理需求。


如果對跨性別爭議感興趣,在此不贅述,可以詳見這個討論串:https://www.plurk.com/p/3foqihye5v


總之我真正厭惡的,是那些假裝自己有性別認同障礙好可憐,但實際上只是利用這個弱勢標籤獲得利益的人。


這些人甚至會害真正有性別認同障礙的人也被貼上負面標籤,他們就是一坨老鼠屎,混在鍋裡你想把他撈掉都很困難。



所以我的高靈要我做什麼?要我去分析我最痛恨的那群人在想什麼。


What the Fuck……


於是我一邊捏鼻子一邊看那些人的社群貼文,多虧一些很閒的人做的奇人軼事特輯,我還真的歸納出一些小結論。我姑且先把我討厭的那個族群稱之為跨跨好了,以下用跨跨代稱。


我觀察到的跨跨是出生在極度傳統的客家家庭,甚至是家中的長孫,從小到大背負的期望與壓力極重。


儘管長輩死後他獲得的遺產最多,但沒有彌平跨跨心中的怨恨。跨跨總是怨恨姊姊妹妹會被疼愛,但實際上長輩最疼愛的就是他,長輩把所有資源都給了跨跨,姊姊妹妹都是捨棄學業提早出社會打工,讓跨跨有錢可以念書。但跨跨發現投射在他身上的愛都有代價,要孝順父母啊、要聽爸媽的話啊、要燒香拜拜啊、要捧斗啊──跨跨發現只要他一拒絕,他身上所有的愛都會消失。但跨跨發現姊姊妹妹不是,姊姊妹妹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會有男人願意愛她們、養她們──


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不得而知,總之跨跨是這麼想的。


「為什麼我不孝順他們就一直說我很爛?我就不想啊,我就不要啊!」

「為什麼我不照他們的話做就要被打?為什麼他們都要哭?好像是我的錯一樣?」

「錯的明明是他們啊,他們為什麼都要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

「為什麼我不能有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人家都說爸媽會無條件為自己的孩子好,我家的卻是這樣?憑什麼?」

「為什麼我爸媽給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我也好想被無條件疼愛。」

「女生好好喔,只要穿的漂漂亮亮就會有一堆男生貼。」

「機掰咧,而且也不用捧斗。生前都那麼機了死後還要繼續糾纏,煩不煩!又不是我想當長孫的!」

「好想變成女生喔。女生都不用負這些責任。媽的負責負責負責,孝順孝順孝順,每天都在念這些!」

「媽的投錯胎!」

「欸好像不一定要重新投胎?」

「我也變成女生看看好了。」

「我想被疼愛。」


……


通靈了一下跨跨的想法,我才忽然驚覺跨跨其中一個部分是跟我有共鳴的。


是「為什麼我爸媽給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這句。


我也有一段時間有這樣的憤怒,事實上我前不久才剛經歷完。那段時間我很悲傷、難過、憤怒,我抽掉所有我對家人的愛與關懷,拒絕提供金錢,甚至避不見面。有幾個月的時間,我跟我的家人就好像陌生人一樣。


過去的我總是在付出,我心底總是有一個疑問:


如果我不願意付出了,你們還願意愛我嗎?


當時的我心中這個意念再也壓制不住,於是我搬出家裡。我發現我再也承擔不了更多的負面情緒,我選擇遠離負面情緒日漸增加的家,我需要寧靜,我需要獨處的空間。


當我做出這個選擇,起初我的家人的確很不諒解,情緒上頭的他們說出很多讓我難過的話,當我停止回應後,他們不斷奪命連環Call給我,要我回家。但搬出去後互相隔離好一陣子,經過好幾次的對話,雙方的情緒都發洩得差不多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我爸媽都是愛我的。


最後他們都接受我的決定,也祝福我。


過去情緒當頭說出來的垃圾話,現在想來已經沒有那麼痛苦,因為我理解我跟我父母都是情緒化的人,情緒爆衝當下說出來的話如果要較真,那跟誰都相處不下去,算了吧。


於是我就想,跨跨們是不是也遭遇到類似的事件呢?


唯一的差別是,他們沒有選擇跟家人和解。


或許是因為害怕被拒絕、害怕再次承受重擔,他們不敢也不想跟家人和解。


但他們心底實際上是渴望跟家人和解的,他們真正渴望的是被家人疼愛。他們不見得不願意付出,事實上從小到大他們肯定付出了過多,所以才會壓抑到受不了直接爆炸。但他們發現每次他們提出需求,自己的需求總是會被忽視,因此才會選擇用最極端、最引人注目的方式表達需求。


無論是「只愛自己」還是「只愛他人」,都太極端。


過去的跨跨很可能「只愛他人」,只服務他人,只在乎家人的感受,只在乎外人的眼光,嚴重忽視自己的感受。而這個過度傾斜的天秤終究會出事,於是為了平衡,跨跨選擇成為「只愛自己」的人。


我看著這些跨跨感到憤怒,現在總算理解是為什麼。


因為我對於他們的傷痛感到共鳴,甚至也對他們「只愛自己」的那一面感到共鳴,我在「只愛自己」的狀態下也傷害到許多愛我的人,而我此時此刻在一步步地修復我跟那些人的關係與信任。


儘管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但原來會產生情緒的理由,竟然真的是因為「共鳴」。


儘管如此,我也不認為跨跨們此時此刻「爭取權益」的行為是正確的。畢竟作為生理女性的我如果默不作聲,他們爭取權益的行徑會讓生理女遭受到風險與損害。


我希望能在「愛自己」與「愛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點。


我可以同理他們,但不代表我要把整個人都賠進去。


既然能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那我覺得,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無底線的退讓,而是有人把他們敲醒──因為無底線的退讓就是他們過去在做的事。


他們在經歷一個迴圈,他們的祖先在年幼時都「只愛他人」,被教導凡事都要替人著想,要孝順、要聽話;老了之後「只愛自己」,徹底奴役自己的晚輩,叫晚輩幹嘛晚輩就該幹嘛──那是一種補償心態,補償自己年輕時那麼苦的心態。


我們都不想要繼續當一個「只愛他人」的人,我們累了、倦了、受不了了。


但我們不見得要成為一個「只愛自己」的人。


事實上,處在那個狀態下的自己,也不快樂,不是嗎?


人生不是只有二選一,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愛自己也愛他人」的人。


我們都無法100%成為某種樣貌的人,我們可以試著抓到平衡點或甜蜜點,總是會有一個讓自己最舒服的比例。並不是只愛自己的人就最舒服,看著別人對自己投來的總是擔憂、無奈、痛苦、怨恨的眼光,這樣的人生真的會舒服嗎?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想通之後,我理解了。


我討厭的是100%愛自己的人,也就是「只愛自己」的人。


因為我理解處在那個當下的人,乍看之下占盡所有便宜,似乎拿了所有好處,實際上內心卻空虛無比──他一定不快樂,這點我可以肯定。


他拿越多,他越不快樂。


因為他內心的渴望彷彿永無止盡,他貪婪、他自私。


但他從沒想過自己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那些外在的好處。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


貪婪與自私的本質,竟然是「不理解自己的需求」。


「自私」的起源是害怕被掠奪。


他害怕自己不武裝起來就會被搶走所有資源──自私背後真實的需求是「安全」。


如果一個人有幸處在一個溫良恭謙的環境,所有人都懂得互相禮讓,他可以感到「安全」,他理應不會「自私」。但似乎很多人的腦袋轉不過來,儘管他已經轉換了環境,他現在身邊的人都不會搶他的東西,他還是會怕。因此他就會顯得不樂於分享,顯得吝嗇,顯得自私。


他需要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他已經不必再張牙舞爪地保護自己了,他很安全。


「貪婪」的起源是感到困乏。


但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就不斷地找東西填補自己──貪婪背後真實的需求是「滿足」。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有什麼目標,過去他有好惡或目標時都會被打壓,導致他習慣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壓抑到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就不知道什麼可以「滿足」自己。


當他成長到一個階段,他有力量、有資源,不再是會任人擺佈的孩子了,他的心性卻還是過去那個孩子,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他一直覺得有哪裡不夠、覺得自己就是缺了點什麼。


他想要撫平自己心中的躁動,他做出各種嘗試,他聽從許多人的意見,從社會價值中尋找方向,但他怎麼嘗試都發現這些不是他要的──於是他就成為一個表面光鮮亮麗的企業家,他的競爭對手都認為他很「貪婪」、不擇手段,但他不在乎。他努力追求後獲得了世俗認可的一切,但他臨終前可能會很悲哀的發覺,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其實他真正想要的是愛。但他並不明白。


唯有愛自己也願意愛別人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愛。


這也是我不斷勉勵自己的,我希望自己能學會抓到「愛自己」與「愛他人」的最佳比例。



我認為用傷害他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無助,是不對的。


因為傷害他人來獲得同情,只會讓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會孤身一人,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你。


的確有人走到這個境地,但對於這種因太過在意他人眼光而走向極端的人而言,徹底的孤獨或許是他唯一的救贖。因為他身邊再也沒有任何人了,他總算脫離了「他人期望」的枷鎖,他總算獲得了平靜。


經歷了平靜與休息後,他接下來打算怎麼做,那是他自己能夠選擇的。


或許跨跨們最需要的不是他人的認同,或許他們張牙舞爪、恣意妄為的目的,就是想推開身邊的所有人,他們想孤立自己,好讓其他人再也干涉不了自己,因為他們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在意到覺得全世界都在關注自己──他們想要的也許是自由,也許是平靜。



當我思考完整個脈絡之後,我就不會認為,我「不幫」他,不站在他那一邊,我有什麼錯。甚至可能我幫他完成他現在的願望,反而會使他在完成靈魂課題的路上繞遠路。因為他此時此刻提出的要求,其實根本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也不是他需要的。


更何況,他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狀況下提出的要求,很可能會損害到我的權益,甚至是人身安全,那我更不該退讓。


最後來延伸閱讀我之前發過的文章:

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理解不代表認同,也不代表同情,更不代表原諒。


理解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自己釐清事情真正的脈絡,在自己可能會被誤傷時,理解到自己會被傷害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對方處在某個劇情中。


而我們可以選擇不隨之起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著向前走 | Slash GO!》
109會員
90內容數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近期給自己一點推力,做了一件原本不喜歡的事情。
Thumbnail
近期給自己一點推力,做了一件原本不喜歡的事情。
Thumbnail
心平靜下來時 我看見自己 一個不折不扣的自己 妳眼中的我 是否一如想像中從前的我 妳問妳自己 怎麼會選擇這樣的男人 伴著自己 要將一生行渡 沒有理由的藉口 卻是 來自於過去   學庸94.01.15/23:25
Thumbnail
心平靜下來時 我看見自己 一個不折不扣的自己 妳眼中的我 是否一如想像中從前的我 妳問妳自己 怎麼會選擇這樣的男人 伴著自己 要將一生行渡 沒有理由的藉口 卻是 來自於過去   學庸94.01.15/23:25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3歸零 #Day5 Q.你在成長的過程中,聽過最討厭的一句話是什麼? ✍️「可以認真一點嗎?」「我都是為妳好!」 這句話在什麼情況下會隱隱地干擾你? ✍️在面對不同的關卡時。 寫於20240329(週五)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3歸零 #Day5 Q.你在成長的過程中,聽過最討厭的一句話是什麼? ✍️「可以認真一點嗎?」「我都是為妳好!」 這句話在什麼情況下會隱隱地干擾你? ✍️在面對不同的關卡時。 寫於20240329(週五)
Thumbnail
到底要怎樣才能夠不討厭自己呢? 對自己的厭惡感時多時少,狀況好的時候覺得自己沒什麼不好,狀況不好的時候每天都想直接砍掉重練。不管是外在或內在,什麼都覺得好討厭、不喜歡、乾脆消失。不管做了什麼努力好像都沒有什麼差別。也討厭自己的腦、自己的心,常常被旁人說「你真的想太多了」但是思緒啊他就是會自己跑
Thumbnail
到底要怎樣才能夠不討厭自己呢? 對自己的厭惡感時多時少,狀況好的時候覺得自己沒什麼不好,狀況不好的時候每天都想直接砍掉重練。不管是外在或內在,什麼都覺得好討厭、不喜歡、乾脆消失。不管做了什麼努力好像都沒有什麼差別。也討厭自己的腦、自己的心,常常被旁人說「你真的想太多了」但是思緒啊他就是會自己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