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厭惡「只愛自己的人」的我,沒辦法愛自己嗎?

更新於 2024/05/30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Designed by Nijijourney AI


厭惡「只愛自己的人」的我,沒辦法愛自己嗎?


這是我前幾天半夜忽然萌芽的疑問。


我會習慣性反芻自己白天說過的話、留過的言,因為我說過的話裡面往往帶有我自己的價值觀。


我近期說過的某個概念濃縮後是「人無法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如果期望自己成為某個樣貌,卻表現出討厭那些人的模樣,是不可能成為那樣子的人的。我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我討厭怎樣的人?


我討厭「只在乎自己不重視他人的人」、「會從他人身上搾取利益壯大自己的人」、「只愛自己的人」。


但我同時又想到,我的內心深處很渴望自己可以成為「愛自己的人」。


那麼,我討厭的東西不就跟我渴望的東西互相衝突了嗎?



我有點慌,我身邊的高靈發現我的思路開始鬼打牆甚至開始自爛,就提醒我:


『去想想你最近討厭的人與事是什麼。找到那些人的共通特質,去拆解、分析特質,挖掘他們這些特質產生底層的脈絡,你就會理解你的慌張毫無必要。』


我不太明白,總之我照做了。


近期最讓我感到憤慨的是跨性別議題。


我察覺到這個團體中有許多男跨女的人士不斷在放送自己的焦慮,要求其他人應該要體諒他們,應該要讓他們進入女廁、女更衣室、各種女性私密空間,這些跨女並沒有經過手術,還是保有自己的生殖器官,他們會在成功進入女廁、女更衣室、女湯後勃起,很明顯他們不是為了得到認同而進入女性私密場所,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性慾才進入。


在美國,這種強制政治正確的風氣已經嚴重到沒有經過手術的(自稱)跨女進入女性監獄,強暴數名女囚犯使女囚犯懷孕。也有許多自稱是跨女的男性混入女性運動賽事,輕鬆獲得冠軍。


請問一下,跨性別議題我們一開始要關懷的對象,是誰?


理應是對於性別認同感到焦慮,會害怕他人眼光的人。


我試著將自己帶入那樣的情境,我覺得如果我處在那個狀態下,假設我認為自己是個女孩,但擁有一個男性的肉體,我的確不會想進男性私密空間,但我也根本不會想進入女性私密空間,尤其是在我的下體還有GG的時候。我這麼大一根進去女更衣室人家不會側目?我承受得住這種側目?


我一定會受不了吧。


換作是我,我處在這種性別認同的焦慮下,我會覺得男生那邊沒有我的容身之處,女生那邊也沒有。所以呢?


我應該會選擇獨立空間。


許多制定政策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於是推出了性別友善空間。結果呢?


raw-image


當我看到這張圖的內容,我真的是直接氣到飆罵。提出這些要求的人明擺著就不是怕被貼什麼標籤,就是想正大光明進入廁所偷拍女性,完全無視女性的安全需求,只在乎自己的生理需求。


如果對跨性別爭議感興趣,在此不贅述,可以詳見這個討論串:https://www.plurk.com/p/3foqihye5v


總之我真正厭惡的,是那些假裝自己有性別認同障礙好可憐,但實際上只是利用這個弱勢標籤獲得利益的人。


這些人甚至會害真正有性別認同障礙的人也被貼上負面標籤,他們就是一坨老鼠屎,混在鍋裡你想把他撈掉都很困難。



所以我的高靈要我做什麼?要我去分析我最痛恨的那群人在想什麼。


What the Fuck……


於是我一邊捏鼻子一邊看那些人的社群貼文,多虧一些很閒的人做的奇人軼事特輯,我還真的歸納出一些小結論。我姑且先把我討厭的那個族群稱之為跨跨好了,以下用跨跨代稱。


我觀察到的跨跨是出生在極度傳統的客家家庭,甚至是家中的長孫,從小到大背負的期望與壓力極重。


儘管長輩死後他獲得的遺產最多,但沒有彌平跨跨心中的怨恨。跨跨總是怨恨姊姊妹妹會被疼愛,但實際上長輩最疼愛的就是他,長輩把所有資源都給了跨跨,姊姊妹妹都是捨棄學業提早出社會打工,讓跨跨有錢可以念書。但跨跨發現投射在他身上的愛都有代價,要孝順父母啊、要聽爸媽的話啊、要燒香拜拜啊、要捧斗啊──跨跨發現只要他一拒絕,他身上所有的愛都會消失。但跨跨發現姊姊妹妹不是,姊姊妹妹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會有男人願意愛她們、養她們──


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不得而知,總之跨跨是這麼想的。


「為什麼我不孝順他們就一直說我很爛?我就不想啊,我就不要啊!」

「為什麼我不照他們的話做就要被打?為什麼他們都要哭?好像是我的錯一樣?」

「錯的明明是他們啊,他們為什麼都要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

「為什麼我不能有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人家都說爸媽會無條件為自己的孩子好,我家的卻是這樣?憑什麼?」

「為什麼我爸媽給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我也好想被無條件疼愛。」

「女生好好喔,只要穿的漂漂亮亮就會有一堆男生貼。」

「機掰咧,而且也不用捧斗。生前都那麼機了死後還要繼續糾纏,煩不煩!又不是我想當長孫的!」

「好想變成女生喔。女生都不用負這些責任。媽的負責負責負責,孝順孝順孝順,每天都在念這些!」

「媽的投錯胎!」

「欸好像不一定要重新投胎?」

「我也變成女生看看好了。」

「我想被疼愛。」


……


通靈了一下跨跨的想法,我才忽然驚覺跨跨其中一個部分是跟我有共鳴的。


是「為什麼我爸媽給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這句。


我也有一段時間有這樣的憤怒,事實上我前不久才剛經歷完。那段時間我很悲傷、難過、憤怒,我抽掉所有我對家人的愛與關懷,拒絕提供金錢,甚至避不見面。有幾個月的時間,我跟我的家人就好像陌生人一樣。


過去的我總是在付出,我心底總是有一個疑問:


如果我不願意付出了,你們還願意愛我嗎?


當時的我心中這個意念再也壓制不住,於是我搬出家裡。我發現我再也承擔不了更多的負面情緒,我選擇遠離負面情緒日漸增加的家,我需要寧靜,我需要獨處的空間。


當我做出這個選擇,起初我的家人的確很不諒解,情緒上頭的他們說出很多讓我難過的話,當我停止回應後,他們不斷奪命連環Call給我,要我回家。但搬出去後互相隔離好一陣子,經過好幾次的對話,雙方的情緒都發洩得差不多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我爸媽都是愛我的。


最後他們都接受我的決定,也祝福我。


過去情緒當頭說出來的垃圾話,現在想來已經沒有那麼痛苦,因為我理解我跟我父母都是情緒化的人,情緒爆衝當下說出來的話如果要較真,那跟誰都相處不下去,算了吧。


於是我就想,跨跨們是不是也遭遇到類似的事件呢?


唯一的差別是,他們沒有選擇跟家人和解。


或許是因為害怕被拒絕、害怕再次承受重擔,他們不敢也不想跟家人和解。


但他們心底實際上是渴望跟家人和解的,他們真正渴望的是被家人疼愛。他們不見得不願意付出,事實上從小到大他們肯定付出了過多,所以才會壓抑到受不了直接爆炸。但他們發現每次他們提出需求,自己的需求總是會被忽視,因此才會選擇用最極端、最引人注目的方式表達需求。


無論是「只愛自己」還是「只愛他人」,都太極端。


過去的跨跨很可能「只愛他人」,只服務他人,只在乎家人的感受,只在乎外人的眼光,嚴重忽視自己的感受。而這個過度傾斜的天秤終究會出事,於是為了平衡,跨跨選擇成為「只愛自己」的人。


我看著這些跨跨感到憤怒,現在總算理解是為什麼。


因為我對於他們的傷痛感到共鳴,甚至也對他們「只愛自己」的那一面感到共鳴,我在「只愛自己」的狀態下也傷害到許多愛我的人,而我此時此刻在一步步地修復我跟那些人的關係與信任。


儘管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但原來會產生情緒的理由,竟然真的是因為「共鳴」。


儘管如此,我也不認為跨跨們此時此刻「爭取權益」的行為是正確的。畢竟作為生理女性的我如果默不作聲,他們爭取權益的行徑會讓生理女遭受到風險與損害。


我希望能在「愛自己」與「愛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點。


我可以同理他們,但不代表我要把整個人都賠進去。


既然能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那我覺得,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無底線的退讓,而是有人把他們敲醒──因為無底線的退讓就是他們過去在做的事。


他們在經歷一個迴圈,他們的祖先在年幼時都「只愛他人」,被教導凡事都要替人著想,要孝順、要聽話;老了之後「只愛自己」,徹底奴役自己的晚輩,叫晚輩幹嘛晚輩就該幹嘛──那是一種補償心態,補償自己年輕時那麼苦的心態。


我們都不想要繼續當一個「只愛他人」的人,我們累了、倦了、受不了了。


但我們不見得要成為一個「只愛自己」的人。


事實上,處在那個狀態下的自己,也不快樂,不是嗎?


人生不是只有二選一,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愛自己也愛他人」的人。


我們都無法100%成為某種樣貌的人,我們可以試著抓到平衡點或甜蜜點,總是會有一個讓自己最舒服的比例。並不是只愛自己的人就最舒服,看著別人對自己投來的總是擔憂、無奈、痛苦、怨恨的眼光,這樣的人生真的會舒服嗎?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想通之後,我理解了。


我討厭的是100%愛自己的人,也就是「只愛自己」的人。


因為我理解處在那個當下的人,乍看之下占盡所有便宜,似乎拿了所有好處,實際上內心卻空虛無比──他一定不快樂,這點我可以肯定。


他拿越多,他越不快樂。


因為他內心的渴望彷彿永無止盡,他貪婪、他自私。


但他從沒想過自己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那些外在的好處。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


貪婪與自私的本質,竟然是「不理解自己的需求」。


「自私」的起源是害怕被掠奪。


他害怕自己不武裝起來就會被搶走所有資源──自私背後真實的需求是「安全」。


如果一個人有幸處在一個溫良恭謙的環境,所有人都懂得互相禮讓,他可以感到「安全」,他理應不會「自私」。但似乎很多人的腦袋轉不過來,儘管他已經轉換了環境,他現在身邊的人都不會搶他的東西,他還是會怕。因此他就會顯得不樂於分享,顯得吝嗇,顯得自私。


他需要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他已經不必再張牙舞爪地保護自己了,他很安全。


「貪婪」的起源是感到困乏。


但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就不斷地找東西填補自己──貪婪背後真實的需求是「滿足」。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有什麼目標,過去他有好惡或目標時都會被打壓,導致他習慣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壓抑到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就不知道什麼可以「滿足」自己。


當他成長到一個階段,他有力量、有資源,不再是會任人擺佈的孩子了,他的心性卻還是過去那個孩子,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他一直覺得有哪裡不夠、覺得自己就是缺了點什麼。


他想要撫平自己心中的躁動,他做出各種嘗試,他聽從許多人的意見,從社會價值中尋找方向,但他怎麼嘗試都發現這些不是他要的──於是他就成為一個表面光鮮亮麗的企業家,他的競爭對手都認為他很「貪婪」、不擇手段,但他不在乎。他努力追求後獲得了世俗認可的一切,但他臨終前可能會很悲哀的發覺,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其實他真正想要的是愛。但他並不明白。


唯有愛自己也願意愛別人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愛。


這也是我不斷勉勵自己的,我希望自己能學會抓到「愛自己」與「愛他人」的最佳比例。



我認為用傷害他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無助,是不對的。


因為傷害他人來獲得同情,只會讓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會孤身一人,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你。


的確有人走到這個境地,但對於這種因太過在意他人眼光而走向極端的人而言,徹底的孤獨或許是他唯一的救贖。因為他身邊再也沒有任何人了,他總算脫離了「他人期望」的枷鎖,他總算獲得了平靜。


經歷了平靜與休息後,他接下來打算怎麼做,那是他自己能夠選擇的。


或許跨跨們最需要的不是他人的認同,或許他們張牙舞爪、恣意妄為的目的,就是想推開身邊的所有人,他們想孤立自己,好讓其他人再也干涉不了自己,因為他們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在意到覺得全世界都在關注自己──他們想要的也許是自由,也許是平靜。



當我思考完整個脈絡之後,我就不會認為,我「不幫」他,不站在他那一邊,我有什麼錯。甚至可能我幫他完成他現在的願望,反而會使他在完成靈魂課題的路上繞遠路。因為他此時此刻提出的要求,其實根本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也不是他需要的。


更何況,他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狀況下提出的要求,很可能會損害到我的權益,甚至是人身安全,那我更不該退讓。


最後來延伸閱讀我之前發過的文章:

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理解不代表認同,也不代表同情,更不代表原諒。


理解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自己釐清事情真正的脈絡,在自己可能會被誤傷時,理解到自己會被傷害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對方處在某個劇情中。


而我們可以選擇不隨之起舞。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其實有想過,這段關係就這麼結束,也好。 放棄一切很輕鬆,忘記一切很輕鬆,假裝一切都沒發生過很輕鬆。 明知道回憶起一切會招致難以想像的痛苦,明知道放棄就不必承受痛苦…… 依然沒辦法裝作一切都不存在。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我很常聽我爸在抱怨說「我幫他們這麼多,啊都沒有人感謝我」,小時候我會替他感到不值,但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都遇到了相同的課題,甚至連我自己偶爾都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就會延伸出幾個詞彙:「過度付出」、「過度奉獻」,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症狀呢? 明明我們都是出於自願,為什麼又會感到...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其實有想過,這段關係就這麼結束,也好。 放棄一切很輕鬆,忘記一切很輕鬆,假裝一切都沒發生過很輕鬆。 明知道回憶起一切會招致難以想像的痛苦,明知道放棄就不必承受痛苦…… 依然沒辦法裝作一切都不存在。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我很常聽我爸在抱怨說「我幫他們這麼多,啊都沒有人感謝我」,小時候我會替他感到不值,但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都遇到了相同的課題,甚至連我自己偶爾都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就會延伸出幾個詞彙:「過度付出」、「過度奉獻」,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症狀呢? 明明我們都是出於自願,為什麼又會感到...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三三一:「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乾薑5、生附子3、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二兩炙、
Thumbnail
厭惡剝奪效應的其中一個心理學就是引發"損失規避" 會對自有的所有物產生依戀,討厭失去它的感覺 也是我常常在投資說的心理學情緒"失落感" 1.愛情 習慣的擁有往往不會知道失去後的失落感,多數失敗的戀人都是不懂得珍惜而失去後產生厭惡剝奪的情緒,都認定自己是"付出最多的人"不甘心其他人擁有另外
Thumbnail
通常想到某個人就覺得很討厭,其實不是討厭這個人,仔細去想想你討厭誰,只是厭惡這個人的言行而已。 從兩個方面去想, 1、厭惡他的行為:這個行為跟你的準則不同,你不認同,同時也不允許別人跟你不一樣,所以你厭惡。 2、厭惡他整個人:你不認同並且不允許他的行為已經累積太多了,所以看到他就討厭。
Thumbnail
新聞標題為了要吸引人點進去看,常常是誇大甚至扭曲意思,點進去文不對題是常有的事。 因為從農的關係,夏天很注意颱風新聞,後來自己下載的氣象雲圖app,隨時注意颱風的可能生成和變化的路徑。 也因為自己懂得看氣象雲圖了,才發現一堆氣象新聞全是噁爛的假標題,看了超級火大。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Thumbnail
對同性婚姻議題、多元成家法案,我覺得非常厭惡!
Thumbnail
總能在一瞬間明白是否真切喜歡, 與其說是困擾,倒不如說是一種影響。
Thumbnail
職場上每天都有不同的狀況發生,總是令人意想不到…….. 最近工作上有些許的變動,但那個變動卻不是我所喜歡的,而我是第一次學會了「拒絕」。 原因很簡單,我不想多加工作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一定會覺得,怎麼可以、怎麼可能、怎麼這樣,確實,如果我是新進人員,當然,那是不可以,但其實有看過我在「人生,好難!」
Thumbnail
厭惡了來來往往的人群  厭惡了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 厭惡了被人嘲笑 厭惡了聽著別人的指揮 厭惡了健康的活在這世界  - 抱歉這篇文比較低氣壓一點⋯  還是希望各位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 順帶一提 聖誕節快樂 INS caicaizi_972 ins會最先更新~
Thumbnail
別總讓你的批評和否定,成為你對自己的習慣;也別把理想性的自我要求,和對自己的不滿意,當作是自己前進或提升的動力,那只是會讓你淪陷在害怕自己不好的漩渦裡,同時讓你不斷強迫自己「必須要完美」(即使根本沒有完美這一件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三三一:「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乾薑5、生附子3、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二兩炙、
Thumbnail
厭惡剝奪效應的其中一個心理學就是引發"損失規避" 會對自有的所有物產生依戀,討厭失去它的感覺 也是我常常在投資說的心理學情緒"失落感" 1.愛情 習慣的擁有往往不會知道失去後的失落感,多數失敗的戀人都是不懂得珍惜而失去後產生厭惡剝奪的情緒,都認定自己是"付出最多的人"不甘心其他人擁有另外
Thumbnail
通常想到某個人就覺得很討厭,其實不是討厭這個人,仔細去想想你討厭誰,只是厭惡這個人的言行而已。 從兩個方面去想, 1、厭惡他的行為:這個行為跟你的準則不同,你不認同,同時也不允許別人跟你不一樣,所以你厭惡。 2、厭惡他整個人:你不認同並且不允許他的行為已經累積太多了,所以看到他就討厭。
Thumbnail
新聞標題為了要吸引人點進去看,常常是誇大甚至扭曲意思,點進去文不對題是常有的事。 因為從農的關係,夏天很注意颱風新聞,後來自己下載的氣象雲圖app,隨時注意颱風的可能生成和變化的路徑。 也因為自己懂得看氣象雲圖了,才發現一堆氣象新聞全是噁爛的假標題,看了超級火大。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Thumbnail
對同性婚姻議題、多元成家法案,我覺得非常厭惡!
Thumbnail
總能在一瞬間明白是否真切喜歡, 與其說是困擾,倒不如說是一種影響。
Thumbnail
職場上每天都有不同的狀況發生,總是令人意想不到…….. 最近工作上有些許的變動,但那個變動卻不是我所喜歡的,而我是第一次學會了「拒絕」。 原因很簡單,我不想多加工作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一定會覺得,怎麼可以、怎麼可能、怎麼這樣,確實,如果我是新進人員,當然,那是不可以,但其實有看過我在「人生,好難!」
Thumbnail
厭惡了來來往往的人群  厭惡了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 厭惡了被人嘲笑 厭惡了聽著別人的指揮 厭惡了健康的活在這世界  - 抱歉這篇文比較低氣壓一點⋯  還是希望各位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 順帶一提 聖誕節快樂 INS caicaizi_972 ins會最先更新~
Thumbnail
別總讓你的批評和否定,成為你對自己的習慣;也別把理想性的自我要求,和對自己的不滿意,當作是自己前進或提升的動力,那只是會讓你淪陷在害怕自己不好的漩渦裡,同時讓你不斷強迫自己「必須要完美」(即使根本沒有完美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