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被視為一種跨通道的表達方式,或者說是跨語言感知模式的選擇,雖不必然屬於「跨領域」(如文學x音樂、科技x藝術那種學科整合),但的確透露了認知與表達方式的轉換與偏好。
從心理學或語言學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書寫導向的溝通偏好。人們根據自身的思考節奏、感官敏感度、成長背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打字 vs 說話的差異其實很深:- 說話:即時、聲音強烈、有情緒波動,要處理眼神與表情等非語言訊號,對很多人來說是高壓場域。
- 打字:可編輯、可刪改、節奏自主、沒有眼神接觸的壓力,更利於深度思考或情緒整理。
所以若你不喜歡說話、偏好用打字表達,其實是一種認知風格與溝通風格的選擇,你可能比較擅長:
- 文書創作(寫作、編輯)
- 線上交流(論壇、社群)
- 策略性思維(慢熱但有深度)
這不是退縮,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輸出創造力的通道。可以說,你走的是「文字溝通」這一個平行宇宙,與「口語交流」同等重要,甚至在AI與網路時代更具價值。